《中國式家長》熱銷!國產遊戲真的要崛起嗎?

不知道是不是優質的國產遊戲約好了要一起登陸steam,先是有著“蛐蛐繪卷”之名的《太吾繪卷》爆紅,令無數玩家投身武俠世界抓蛐蛐。後又有一款名為《中國式家長》的模擬遊戲突然走紅,這個各行各業所謂的“金九銀十”,莫非也是國產單機遊戲的春天?

《中國式家長》是一款完成度相對較高的人生模擬遊戲,在遊戲中,玩家的目的就是“養崽”,如何讓遊戲中的孩子未來的人生過得更美滿,就是玩家的目標。


《中國式家長》熱銷!國產遊戲真的要崛起嗎?

​ 《中國式家長》宣傳圖

在《中國式家長》中,孩子的成長與大家熟知的《模擬人生》系列遊戲截然不同,這款遊戲帶有濃濃的中國特色:哪怕天資再聰穎,如果不好好學習也無法考上大學;為了節約時間,有時候一些諸如“早戀“這樣”“浪費時間”的選項就要摒棄掉。

而在高考之後,玩家就無法再操控遊戲中的孩子——因為在很多“中國式家長”的觀念中,高考結束就意味著孩子長大,而上了大學之後的孩子,就要學會過上自己的人生,作為家長的“部分任務”也就暫時告一段落了。


《中國式家長》熱銷!國產遊戲真的要崛起嗎?

《中國式家長》中的“中國式成長”

同樣作為近期突然火熱的遊戲,《中國式家長》與《太吾繪卷》可以說完全是兩個極端,前者擁有極高的完成度,但在可玩性方面卻沒有什麼創新,拋開“中國特色”的體驗不談,堆數值、漲屬性,還有老套的小遊戲,這只是一款不算差,但或許也只能稱得上平庸的遊戲。

後者則擁有不算高的完成度,但可玩性與可延展性卻非常高,每一次開局都會截然不同的地圖、數量龐大的武學種類、別出心裁的遊戲玩法等等,都是值得稱道之處。


《中國式家長》熱銷!國產遊戲真的要崛起嗎?

但《中國式家長》中有更多“中國特色“

不過,《中國式家長》的賣點正是“中國特色”,這是別人無論如何都模仿不來的。將遊戲裡那些我們熟悉的場景替換,我們的遊戲體驗就會大大減少,我們在遊戲中能夠看到家長在炫耀、能夠看到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能夠看到種種遊戲裡的“中國特色”,這或許就是製作組想表達的東西吧?

畢竟,一款遊戲是否好玩,可以取決於它的世界多廣袤,它的玩法多創新,它的設計多精妙,更取決於它究竟能不能給玩家帶來同理心,也就是我們時常說的“代入感”。


《中國式家長》熱銷!國產遊戲真的要崛起嗎?

​ 這是中國玩家最熟悉的結局

所謂的同理心,不是大張旗鼓告訴你這個遊戲多牛逼,不是大聲宣揚這款遊戲每個像素點的排列都用嚴密的方程式排列、不是為了嚴謹的設定而找來幾十個顧問團、更不是告訴你它們用多少錢打造了這個世界——

而是當玩家玩了這款遊戲,覺得心底有什麼東西受到了觸動、這種觸動,既可以小到一顆吃了就會變大的蘑菇,也可以大到一個任由玩家自由探索的天際世界,當然,這種觸動也可以是旺達口中的“我早有覺悟”,或者一句話也不說,只有一個默默朝聖山前進的旅人。


《中國式家長》熱銷!國產遊戲真的要崛起嗎?

陳星漢的《風之旅人》

​小編一直認為:遊戲並沒有高低之分,但玩家所感受的觸動卻有強弱之別。

當玩家從《中國式家長》中看見了自己的過去,看見了自己的未來,看見了一代人的經歷,看見了曾經的夢與拼搏,那麼,這些受到觸動的玩家當然也會認可:它的的確確是個好遊戲。

是的,中國遊戲的發展,其實也恰如《中國式家長》那樣,中國的遊戲公司和玩家共同組成了父母,誕下了名為“中國遊戲”的嬰兒。我們渴望讓這個孩子茁壯成長,從上個世紀到這個世紀初,中國最初的遊戲製作人歷經艱苦,但結果卻不盡人意。而玩著一開始中國遊戲製作人製作的遊戲長大的玩家,已經悄然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那是他們曾經的成功、他們曾經走過的彎路、他們曾經付出的汗水。

“中國特色”所帶來的觸動正是如此,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是隻屬於我們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