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依舊平凡-田二:每個農村都有一個這樣的「田二」

寫在前面

很早就想對《平凡的世界》寫點啥,還特意從頭看了一遍書,依然久久不能動筆,零散的筆記倒是記了不少。

原本打算寫作“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真正靜下心來寫的時候,卻改成了現在這樣“平凡的世界依舊平凡”。就連原本打算從“孫少平”寫起,也一併否了,從“田二”開始。

平凡的世界依舊平凡-田二:每個農村都有一個這樣的“田二”


田二:《平凡的世界》中的田二

平凡的世界依舊平凡-田二:每個農村都有一個這樣的“田二”

田二,原名田福順,按輩分應該和田福堂、田福軍一輩,所以潤葉叫他田二叔。田二已經是七十大幾的人了,具體歲數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在田二四十來歲上,同族的人摻和鬧騰著給他娶了鄰村的一個白痴女子,以免他這一門絕了種。白痴女子和憨漢丈夫的結合,生了一個純粹的傻瓜兒子——田牛。傻瓜媽也在產後三個月得病死了,田牛靠著“這個一把,那個一把”胡拉扯著長大的。田二不勞動,整天在村子的四面八方轉悠,撿各種破爛東西。破爛棉衣是公家救濟的,破皮帶是撿的,拿走廟會里的紅布匾不知是誰給做了個大煙袋,居然還學會抽上了旱菸,菸葉子肯定是向全村人要的,煙鍋子就不知道是誰送的了。

也就是這麼一個田二,嘴裡時常說著那句“永恆的格言”——世事要變了,也因為這話“捱了批”。

最先看《平凡的世界》看的是電視劇,不是書,也正是田二“挨批”那一幕,孫玉亭從板凳一頭栽倒在地上,引來一陣鬨笑。索性就看了幾集,後來乾脆看了全集,再之後才看的書。電視劇和書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在某些地方電視劇的處理還是非常合理,值得稱道的。

所以說,是“田二”把我引入了該書,進而想要寫點啥,說點啥。

原本很嚴肅正經的“批鬥會”,因為有了“田二”的加入,一切都看起來那麼兒戲,那麼荒唐。正如孫玉亭說的那樣,“田二不上來,你們之中就得上來一個”,也就是說“田二”完全是“背鍋”的。慶幸的是雖然捱了批鬥,因為年紀大的緣故,被革命寬恕免了“勞教”,完事之後也就沒人管他了。

這之後也在其他地方偶爾也會零星出現“田二”這個名字,再之後就是爆破的時候,田二被炸死了,孫少安的孩子出生。活著的人們,對於世事的變化,還是會想起“田二”,只因他時常唸叨的那句話,搞迷信的劉玉升還封了他一個照門房的職務。

那時候的民風還是十分淳樸厚道的,即便是這樣一個“田二”,孫少安也讓他父子二人成為了他隊裡的社員。村裡紅白喜事,田二也都不請自到。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叫花子上門,事主家不討厭,反而樂意施捨,有的甚至盼著結婚的日子來個叫花子。即便是田二死後,田二的小子憨牛,不能料理生活,幾乎頓頓生吃,也是孫少安接到他的磚窯來幹活,管飯吃,還開一點工錢。


田二:現實生活中的“田二”

平凡的世界依舊平凡-田二:每個農村都有一個這樣的“田二”

“田二”這樣的人物,在很多農村都能見到一二。

就我所見過的,其中有一位看起來還真像田二的兒子憨牛,他年紀比我還大些,時常混跡在鎮上的鄉間公路上,撿一些零碎去換一些錢。小時候經常碰見,現在已經很久沒有見過了。據說還讀過小學一年級,只是後來父親酗酒賭博,導致母親去世,後來發高燒把腦袋燒壞了。在我看來,他應該算是“正常”人,只是“傻”久了,又不能做其他的,也沒有人幫扶一把,瞭解關心一下,他也就只得這麼繼續“傻”下去。

另一位“田二”,嚴格來說還算是我小學同學,他與我一起上過幾天小學一年級。小學的時候,曾看見過一高年級的學生拿著餅乾逗引著他,很顯然,在很多人眼裡他就是取樂一般的存在,而不當他是一位病人。他父親是正常人,父親會在周邊打打零工,賺點錢養活他。現在他父親年紀也大了,每逢趕場天,父子二人經常出沒在街上,有時候會看見他手裡拿著一個小麵包,嘴裡不知道在唸叨著什麼。周圍有紅白喜事啥的,也可以看見父子二人的身影。真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他父親不在了,他該怎麼活下去。對於這位父親,的確值得敬佩,相較於那些因為發現孩子出生有問題,就被拋棄扔掉的,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

這樣的“田二”,城裡肯定是不能去的,因為有城管。即便是農村,民風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也越來越不受人待見,或許哪一天他們消失不見了,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大家都在忙碌著自己的生活,經營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寫在結尾

“田二”是不幸的,“田二”也是幸運的,幸運他活在了《平凡的世界》,幸運他活在了那個年代,我們這個時代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現實中可沒那麼多孫少安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