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今年第四次降准,這次有何不同?

央妈今年第四次降准,这次有何不同?

央媽的大招,總放得讓人觸不及防。就在全國人民享受著國慶長假最後一天的時候,央媽宣佈從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以置換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

央妈今年第四次降准,这次有何不同?

據瞭解,這是央媽今年第四次定向降準了。

降準所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這部分中期借貸便利當日不再續做。除去此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央行相關負責人指出,本次降準的主要目的有兩方面,一是,優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二是,本輪定向降準釋放約7,500億元增量資金,可以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資金來源,促進提高經濟創新活力和韌性,增強內生經濟增長動力,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央媽解讀四大降準焦點問題

通過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將如何操作?

此次降準的主要內容是,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降準所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這部分MLF當日不再續做。除去此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央行再次通過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本次降準的主要目的是優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當前,隨著信貸投放的增加,金融機構中長期流動性需求也在增長。此時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能夠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釋放約7500億元增量資金,可以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資金來源,促進提高經濟創新活力和韌性,增強內生經濟增長動力,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降準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本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基本穩定,銀根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降準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餘下資金則與10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降準是否會加大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

本次降準彌補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優化了流動性結構,銀根並沒有放鬆,市場利率是穩定的,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率與名義GDP增長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適度的,不會形成貶值壓力。本次降準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更加鞏固。作為大型發展中經濟體,中國出口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中國經濟以內需為主,製造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較為完善,進口依存度適中,人民幣匯率有充足的條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央妈今年第四次降准,这次有何不同?

央行歷次降準及市場反應

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大中小型存款準備金變動了49次。其中2000年至2011年上半年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小幅降準了數次外,基本以增加存款準備金率為主,一直到2011年6月達到最高峰。其中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9.5%,大型存款類金融機構為21.5%。

隨後從2011年12月份逐漸進入降準通道中,最近8年時間裡,央行共進行了12次降準,其中2017年9月份宣佈,2018年1月份全面實施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較特殊,凡前一年上述(普惠金融)貸款餘額或增量佔比達到1.5%的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可在人民銀行公佈的基準檔基礎上下調0.5個百分點;前一年上述貸款餘額或增量佔比達到10%的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可按累進原則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

若不包括1月份這次有條件的定向降準外,今年央行還進行了3次降準,分別是4月17日宣佈,4月25日實施降準1個百分點;6月24日宣佈,7月5日實施的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和這次10月7日宣佈,10月15日實施的降準1個百分點。

那麼2000年以來,央行歷次宣佈降準後短期市場表現如何?有相關數據顯示,14次宣佈降準後,次日和短期5個交易日滬指上漲和下跌都是7次,漲跌各佔一半,可見市場較複雜,並非降準單一因素就能刺激其大幅上漲。

專家觀點

  • 經濟學家馬光

降準是對的,降準可以穩預期,穩經濟,特別是穩房價。當然,降準也意味著去槓桿政策其實已經退出,貨幣政策迴歸現實,企業的流動性枯竭問題得到緩解。

  • 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

央行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釋放約7,500億元增量資金,這可以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資金來源,促進提高經濟創新活力和韌性,增強內生經濟增長動力,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同時大幅提升股市信心,有利於“紅十月”行情展開,進而四季度啟動中級反彈行情。

  •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

再度降準置換MLF,保持了總量不變,體現了穩健中性;但拉長了期限結構,有助於壓縮期限利差;持續的降準,最終會有助於改善市場風險偏好,壓縮信用利差,改善民營企業融資條件。

  •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

此次降準可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該舉措能夠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流動性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及創新型企業支持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對穩定經濟增長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對股票市場也有正面作用,同時起到對沖假期境外市場大幅下跌的影響。屬重大利好消息!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