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一位法國洋媳婦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自古以來,大氣、包容就是融入西安城市中的歷史基因,並延綿千年,影響至今。隋唐時,長安曾與370多個藩國通使往來,使得隋唐文明在東方文明之中大放異彩,而如今,大西安這塊蘊藏奇蹟的寶地,更是以包容的姿態聚海內精英,兼四方文化。


西安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一位法國洋媳婦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南門燈光璀璨 (資料圖片)記者 竇翊明攝

“進了永寧門,就是西安人”

落吊橋、開城門、迎貴賓……

三響鐘聲後,隨著鴻臚寺卿一聲令下,吊橋緩緩落下,官兵、侍女盛裝出城迎接八方來客,在永寧門外擺開了迎接陣列。一剎那,時光彷彿倒流千載。

這是西安城牆永寧門的仿古入城儀式。大氣恢宏的永寧門,是西安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在這裡上演的迎賓入城式堪稱“天下第一禮”,至今已接待了200萬中外賓客。

而在今年5月25日晚,這裡迎來了一次家人的迴歸。上百架無人機擺出 的“WE”和“I’M BACK”字樣在漆黑的夜空裡顯得格外隆重。黃色的燈光映襯下,古城牆展現出現代的生機與活力,城樓上被映成金色的屋頂熠熠生輝,牆垛上懸掛的一串串紅燈籠古色古香。

那個夜晚,註定要在西安的亮麗名片上留下重要的印記:起源於西安的WE電子競技俱樂部回到古都的懷抱,將西安作為戰隊的主場城市。

職業電競戰隊WE主席裴樂在離開西安的第十三年,最終決定帶著WE重回西安。“我是西安人,我非常瞭解西安,而且近幾年西安的高速發展令人矚目。電子競技是一個新興的產業,西安‘開放、包容’的城市內涵讓我和WE選擇迴歸西安,落地曲江新區。”

“進了永寧門,就是西安人”。正如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在6月30號舉行的第二屆世界西商大會開幕式上致辭所言,西安正在以最誠摯的姿態邀請海內外人才助力西安發展,他說,“進了永寧門就是西安人。西安已經成為海內外投資熱土,要打造全球最優營商環境城市,我們的目標是‘不達最優不收兵’。回顧歷史,大西安是‘績優股’,歡迎大家‘加倉’;著眼未來,大西安是‘原始股’,歡迎大家‘打新’。”

短短兩年來,“天下第一禮”迎來了海內外八方賓朋,有人像裴樂一樣迴歸故里,有人將未來的選擇投向西安。“大氣包容”這張大西安城市新IP,如今成為世界精英的首選之地。

2017年,三星、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等幾十家世界500強企業相繼落戶西安。從“三大革命”到戶籍、人才、創新創業三大新政落地,西安為廣大青年朋友創業創新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今年上半年,50餘萬大學畢業生及各類人才落戶西安,西安新增市場主體21.99萬戶。西安這座古老城市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世界矚目的“網紅城市”“明星城市”。

大西安開放包容的懷抱,不僅迎來了海內外精英,也迎來了年輕的朝氣。9月13日晚7點30分,西安城牆永寧門廣場,華燈閃耀,色彩紛呈。來自西安交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等十多所高校的大一新生代表集結在這裡,西安市委、市政府為大學新生舉辦“相約新時代 愛上大西安”2018西安大學生開學盛典在永寧門啟幕。西安用最隆重、最熱情的禮儀歡迎高校大學新生。

從中外賓客到創業青年,從新西商到大學新生,始終敞開著的永寧門,迎來更多的新西安人,廣納天下英才,大氣包容不排外,是大西安永不褪色的特質。

西安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一位法國洋媳婦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燈光夜景

“我是外國人,卻有西安心”

千年前的唐都長安,是個萬國來朝,外籍人口超10萬的國際化大都市,它開放包容,兼收幷蓄,極其繁華。如今,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在西安工作生活的外國朋友越來越多,他們和西安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許多外國人的人生軌跡在日益頻繁的交往中開始逐漸改變:有人在這裡追逐自己的夢想,在西安開創一番事業;有人在這裡尋找文化家園,開啟心靈之旅;還有人在這裡收穫愛情,成就美滿人生……

“在我的家鄉,身邊的親戚、朋友們都說,中國是一個神奇、美麗的國家,有機會一定要到中國看看。”2017年,29歲的比利時姑娘卡洛琳深受西安人才、戶籍新政的吸引,決定來到西安創業。“永寧門周圍的夜景燈光、花壇造型、建築上的細節非常吸引我,西安的一切都能帶給我很多設計靈感,我也經常和其他國家的朋友分享。”

今年六月,卡洛琳特意給王永康書記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在西安創業的快樂:“我很感激有機會在西安創業,尤其是在西安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很榮幸能夠成為一名新西安人,為西安城市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我在西安已經生活了20年,今年取得中國‘綠卡’之後,在西安生活、工作也將變得更加方便。西安這座城市近兩年的變化特別大,生活便利、活動豐富,而且外國人越來越多。”來自也門,目前就職於陝西重型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哈立德先生說。

法國姑娘美珊不僅把自己嫁到西安,還醉心傳播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外國朋友瞭解開明開放的大西安。2006年10月,大學畢業後的美珊從法國圖盧茲來到了中國。十年多的時間,美珊已經成為一個地道的中國通,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甚至會做幾道拿手的中國菜。在丈夫的故鄉西安,設計師出身的她沉醉在傳統文化的土壤裡不能自拔,不遺餘力傳播大西安絲路起點的傳統文化。去年國慶期間,講述她與非遺結緣的專題片《絲路洋媳婦的泥塑情》在央視4套播出。如今在她西安的家中,到處是中國風的物件。從結緣鳳翔泥塑做表情包到不久前給陝西獲獎電影《塬上》做法語版,有繪畫和語言特長的她馬不停蹄地拓展著傳播的領域。她畫雙語漫畫、做鳳翔泥塑表情包、翻譯中國詩歌……她的白皮膚裡有一顆中國心,有一顆西安心。

“西安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恢宏大氣的格局,宏偉開放的視野。”法國洋媳婦美珊的話說出了很多外國人的心聲。“外國人都知道,唐朝長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它廣納四海賓朋,以開明開放精神享譽世界。今天的大西安,延續了這種氣度與魅力,再次成為中國與世界溝通連接的重要橋樑。”


西安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一位法國洋媳婦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西安敞開懷抱迎接世界各地的遊客(資料圖片)

“西安咋發展?大家提建議”

2017年7月5日,80後導演阿齊發布了一封網絡公開信,講述了他在西安創業遇到的困難經歷。公開信受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的關注,不到12個小時,阿奇的問題得到了“神速”反饋,刷出了阿奇對“大氣包容”西安精神的全新解讀。

像阿奇一樣的事例還有很多。朋友圈吐槽辦事難、貧困群眾無錢醫病、新建小區配套不全、打通城市斷頭路……只要看到諸如此類的群眾來信、網友心聲、媒體報道,永康書記都予以關注,批示要求有關部門事不過夜、馬上就辦。12345市民熱線開通以來,解決了大量群眾訴求,得到了群眾的點贊和社會的肯定,僅今年7月份,12345受理市民來電109526件,接通105596件,接通率96.41%。

如此高效的“星級”服務,正是大西安堅持開明開放、大氣包容,構建優質政務環境的縮影。市委、市政府對各方意見輿情高度重視、借鑑吸納,強調西安的容錯率,從市民的點滴需求出發,出臺一系列務實管用政策,充分展現了城市的包容氣度。

如果說,海納百川聽取民意只是大氣包容精神的一面,那廣開言路、廣納賢言則是包容的大西安又一個生動表情。

近年來,西安市先後邀請了先進城市政府工作人員、優秀企業家代表、各行各業專家學者講課,組織全市黨政機關幹部進行中心組學習,力度空前。課題從特色小鎮的發展建設,到招商引資的做法建議;從“三變”改革的探索實踐,到改革開放中的企業家精神……市委、市政府不斷藉助“外腦”為大西安的追趕超越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用“國際視野”“開放精神”詮釋一座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嶄新精神。

“有朋自遠方來,歌悠悠,舞翩翩!迎君幸至長安!”悠悠千年沉澱出古城開放包容的氣質內涵,而它迸發出的蓬勃力量更加令人驚歎,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的沃土,這座大氣包容的大西安正在積極主動地釋放著嶄新的魅力。


西安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一位法國洋媳婦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每逢節假日,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 記者王健 實習生劉天舒 攝

(西安日報首席記者 張端為您報道) fm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