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這部東北人自製的電影我只能給你差評了!

大家好,今天作者換個姿勢看電影給大家點評一部差評的電影《猛蟲過江》!

這部《猛蟲過江》是由小瀋陽執導,小瀋陽、潘斌龍、宋芸樺領銜主演,MC Hotdog、胡明、金士傑等主演的喜劇電影。

影片講述東北農村青年沈福意外得知一筆鉅額遺產需要自己繼承,從東北來到臺北,大鬧臺灣黑幫社團的喜劇故事。

對不起,這部東北人自制的電影我只能給你差評了!

小瀋陽

該電影劇情,其實很好理解小瀋陽的企圖,他想要講述一個小人物捲入大事件後面對一系列難題,以真誠、善良和正義感戰勝反派,

抱得美人歸的通俗故事,過程中通過反差、誤解、臺詞乃至無厘頭製造笑果。但正如我們看到的,小瀋陽完成的並不好。

對不起,這部東北人自制的電影我只能給你差評了!

喜劇中有一種手法叫“反配”,即人與事、人與環境的反配。“一個人的習性或文化習慣,在他應在的地方,看不出來機械或缺陷,

但一旦把人物放在和其性格、習慣等完全相反的的情境中,其機械性和缺陷就會被完全暴露”,比如《紅樓夢》裡劉姥姥進大觀園和

《歡迎來到東莫村》裡南北韓軍人進入世外桃源,他們依靠原來生活世界的規則行事卻鬧出一系列笑話,而在使觀眾笑過之後,我們產生的是對劉姥姥的悲憫,

是作者對底層與上層社會的揭露批判,是帝國戰爭對熱愛和平的朝鮮人民的摧殘。

對不起,這部東北人自制的電影我只能給你差評了!

《猛蟲過江》中最重要的設定也是人與環境的反配,表現一群東北爺們在溼熱的熱帶季風氣候的臺灣鬧出的一系列笑話。

但這部分恰是小瀋陽電影裡最失敗的部分,因為他既沒有利用人與環境的反配製造出優秀的喜劇效果,也沒有在最後對主旨進行令人信服的昇華。

片頭對東北的展示,我們看到的是參加酒席愛佔小便宜,打牌賭博耍詐、不認賬,碰瓷要較量技術高低等好逸惡勞的東北人。來到異文化的臺灣,

我們看到的僅是男二號穿著貂皮大衣熱的滿頭大汗的傻氣(智商正常的都不會這麼做吧)和時不時蹦出的幾句閩南話,所謂的“東北式”葬禮卻並未展現出東北味。

對不起,這部東北人自制的電影我只能給你差評了!

東北農村和臺灣大城市差異大嗎?大,當然大,從語言、環境、文化、風俗習慣等等都有巨大差異,可電影製造笑果依靠的竟是不停的磕頭還禮、

犯痔瘡和裝傻充愣等低俗方式來實現。本可以作為喜劇大扣的人與環境的“反配“被浪費了。

而更致命的是東北農村出來的男主角沈福似乎是完全適應這種新環境的,而且在經歷一系列事件後並有人物性格的轉變。

一部以小人物為主角的電影,他不應該臉譜化或者是一個超然的存在,我們希望看到的是隨著故事的發展人物的成長,看到小人物的人生高光時刻。

對不起,這部東北人自制的電影我只能給你差評了!

但《猛蟲過江》從頭至尾,小瀋陽飾演的男主都是一成不變的,他不像他的東北同類一樣在宴席上偷個蛋、偷塊肉愛貪小便宜,

並且還敦敦教誨他的兄弟、關心孝順他的奶奶,即使繼承了爺爺的集團也沒起一絲貪念,本能一走了之卻留下來無私的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在他由一個小人物突然躍至黑社會集團最高領導(甚至不是被動而更多的是主動)的過程中沒有展現出侷促不安、手足無措和格格不入。

對不起,這部東北人自制的電影我只能給你差評了!

小瀋陽一上任就放出豪言壯語要解決集團長久以來未解決的問題,雖然隨著劇情的發展問題解決,

但他所依靠的豪爽、真誠的東北人品質並不是片頭所給觀眾展現的那樣,而是相反的,這個男主角已然是

超越於所有人的一個存在,對比《夏洛特煩惱》或者《羞羞的鐵拳》在電影開始和結尾的主角,他的人物是有變化的,

過程中的喜劇效果也是由人與事、人與環境的反差生髮出來的。可是《猛蟲過江》中的沈福既沒有小人物的缺點,

也沒有成為大英雄有力的證據,沒有像夏洛在經歷一場夢後認識到妻子、家庭和踏實的珍貴,沒有如《大話西遊》

裡至尊寶在經歷種種掙扎鬥爭後在愛情與責任之間的痛苦選擇然後完成小人物到大英雄的轉變,我們在《猛蟲過江》

中看不到主角的成長,他的聰明機智,冷靜沉著,有情有義沒有任何依據,所以顯得單薄而無力。由此,這個小人物已經變得不真實、不可信了。

對不起,這部東北人自制的電影我只能給你差評了!

女主角宋芸樺是吸引我看這部片子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女主角作為一個重要的角色存在,不應該是個花瓶,她應該是鼓勵男主克服自身缺點,

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一個重要設置,但宋芸樺的角色全程像個打醬油的,作用微小。

再說潘斌龍的男二號,這個角色前半部分是不怎麼討喜的,這並有問題,但後半段人物的轉變(如果說有轉變的話)卻顯得勉強。

對不起,這部東北人自制的電影我只能給你差評了!

影片另一大失敗是劉樺一夥的故事線遊離於九天雲外。影片只有兩條故事線,主線劇情和劉樺一夥的副線。即使如此,小瀋陽依然沒有處理好。

片尾劉樺的小弟說我們千里迢迢跑這麼遠是為了什麼,劉樺略帶吐槽的說“就為了送把刀”,然後就被扔到了南極,這無疑算是此條副線的重大失敗。

當笑點或包袱不能依附故事,或者說為了故事服務,那觀眾在尷尬的笑過後覺得是毫無意義,所以我們在看到劉樺被房子三面大窟窿凍的瑟瑟發抖,

被狗追,乃至他新收的一群傻乎乎的小弟製造的笑料時卻覺得無聊,覺得低俗,其與主線劇情毫不相關,為了搞笑而搞笑的笑料堆砌就像一個廚師

往菜裡使勁放鹽一樣。因此我覺得預告片裡劉樺抱怨小瀋陽把自己的鏡頭剪的太多是錯誤的,小瀋陽不是剪的太多,是剪的太少,保留三個鏡頭足以。

.

對不起,這部東北人自制的電影我只能給你差評了!

作者換個姿勢看電影認為作為一部喜劇電影,一切包袱笑料都應該是為故事主線和塑造人物服務的,故事講的是人,小人物或者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平淡的,所以我們希望在電影中看到小人物遭遇我們平時不能經歷的事情,成就人生中的英雄時刻,滿足觀眾的想象。但如果這個人物不可信,那我們就無法將自己代入角色,從而享受這種意淫。

最後,一部優秀的喜劇並不是靠一句政治正確的話語就能完成主旨昇華的。

作者雖然在豆瓣上被小瀋陽的粉絲罵街了,但是作者的初衷是希望能夠多出一些精品的電影,希望作者的點評能夠得到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