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前大清朝有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李鴻章爲什麼要堅持防守

公元1888年,日本為了實現稱霸亞洲的野心,對清朝不宣而戰。光緒皇帝震怒,不相信小小的日本竟然敢挑戰大清,真是反了天了。光緒皇帝也下旨開戰,他知道大請有幾個重要優勢。

甲午海戰前大清朝有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李鴻章為什麼要堅持防守

一是清朝大,日本小。當時清朝人口3億多,日本人口約在四千萬,大清人口幾乎是日本的十倍。大清領土1300多萬平方公里,面積是日本的一百倍。

二是軍隊多。大清朝已經平定南方太平天國的內亂,手下的將士都身經百戰、裝備精良,能調動的軍隊有幾十萬人。而日本派往朝鮮的軍隊只有一萬人,即使能再增兵也供應不起。

甲午海戰前大清朝有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李鴻章為什麼要堅持防守

三是本土作戰。日本對朝鮮畢竟是侵略者,況且日本歷史上經常侵略朝鮮,最近的一次就是大明萬曆年間的戰爭,因此日軍在朝鮮不得人心。大清則不一樣,大清是朝鮮的宗主國,清軍能得到當地老百姓的支持。

甲午海戰前大清朝有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李鴻章為什麼要堅持防守

四是海軍強大。1888年,清朝花了上億兩白銀,建起了亞洲最強大的北洋艦隊,排名世界海軍第六位。而日本的軍艦噸位很小,成立時間也晚於大清好幾年。

甲午海戰前大清朝有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李鴻章為什麼要堅持防守

但北洋大臣李鴻章卻說還是防守有把握,為什麼李鴻章臨陣退卻了呢?

一、裝備落後。李鴻章作為北洋大臣,最熟悉北洋水師的真實情況。現實是李鴻章因為和戶部尚書翁同龢不和,近幾年根本得不到大清財政的支持。北洋水師甚至只能自己想辦法,比如經商籌款、搞搞運輸。然而購買的軍艦如定遠艦、定遠艦噸位雖然大,卻已經是十年以前的老型號了,速度遠遠沒有日本新買的小型戰列艦速度快。作戰時候,北洋軍艦發一發炮彈很慢,北洋軍艦敗了根本跑不了,日本軍艦敗了北洋根本追不上。

甲午海戰前大清朝有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李鴻章為什麼要堅持防守

更尷尬的是,清軍雖然有從德國克虜伯工廠訂購的世界上質量最好的火炮,卻沒炮彈。因為彈藥消耗量太大,買炮彈的錢被戶部消減了預算。這個決策十分可恨,導致北洋水師平時沒炮彈訓練,戰時沒炮彈抗敵,等敵人來了,現從歐洲訂購運輸已經太晚。

甲午海戰前大清朝有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李鴻章為什麼要堅持防守

除了海軍的情況,李鴻章也向光緒皇帝彙報了陸軍在朝鮮的現狀。因為日軍是突然襲擊,清軍部隊只有2000人。說是幾十萬大部隊,其實是從江南大本營調兵的,即使海陸運輸也要幾個月才能趕到,而京城的部隊還要防禦日本海軍從天津偷襲,兵力其實很緊張。

甲午海戰前大清朝有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李鴻章為什麼要堅持防守

二、戰爭沒意義。李鴻章認為即使打贏了也沒多少好處,並不如談判好。因為大清朝現在被歐美列強欺負,能團結的對象也就是日本了。況且冤家宜解不宜結,一旦開打必定結仇。即使贏了戰爭,清軍也沒精力前往日本接收東京,不如保存實力。

李鴻章的分析很客觀,可是光緒皇帝與主戰派都不聽,戰車開動了沒結果誰也攔不住。結果不出李鴻章所料。黃海激戰時候,日軍是20多艘軍艦,清軍也是20多艘軍艦,看起來還是清軍噸位更大。丁汝昌坐鎮旗艦指揮全軍,戰爭開始清兵佔了上風,可是不到一個小時,清軍的短板就暴露了出來。那就是北洋水師的炮彈太少,既然買不起就只能自己造,但是工藝不行。

甲午海戰前大清朝有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李鴻章為什麼要堅持防守

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高仿”的水平都沒有,跟進口的大炮規格不匹配。每次開炮前,甚至要拿出銼刀加工一下,甚至還有啞彈。不僅炮彈少,軍艦的速度也很慢,鄧世昌彈盡糧絕想跟日軍同歸於盡,但是速度追不上日本軍艦。

甲午海戰前大清朝有亞洲最強大的海軍,李鴻章為什麼要堅持防守

這時候,光緒皇帝才知道李鴻章的防守策略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