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烘焙,首創 「校徽月餅」,西農女孩被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關注

一年一度中秋佳節,不僅市場上的月餅推陳出新,各大高校也紛紛祭出“大招”。既味美又有本校特色的月餅,填補了師生們的胃,也安撫了未及回鄉者的心。在去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生研發的校徽雜糧月餅一時刷爆了朋友圈,《新華社》、《人民網》、《澎湃新聞》等媒體爭先進行了相關報道,今天小編帶大家回顧下西農出品的“網紅月餅”。

自學烘焙,首創 “校徽月餅”,西農女孩被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關注

這款校徽月餅的研發者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二的學生嶽慧芬,談起研發月餅的初衷,嶽慧芬說:“記得大二那年,媽媽特地坐著火車帶來了家鄉的月餅,更記得每年舍友都會收到爸媽寄來的走過大半個中國的月餅,才突然想到,我們學校有這麼多優質的原材料,為什麼不能做出專屬於西農的月餅,寄託鄉思,向親人保平安。”

自學烘焙,首創 “校徽月餅”,西農女孩被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關注

嶽慧芬的研究生導師是西農農學院馮佰利教授,馮教授的科研成果西農9940苦蕎、西農9978和西農9976甜蕎已經成為了小雜糧烘焙產品的主要原料,在校內雜糧專櫃備受歡迎。

為了研發製作雜糧月餅,嶽慧芬自學小雜糧加工。秉承“綠色原料,科學工藝,健康食品”原則,依託西農科研與資源優勢,將烘烤技術與傳統雜糧完美結合,為消費者研發營養豐富,口味怡人,方便快捷多種雜糧烘焙食品。

自學烘焙,首創 “校徽月餅”,西農女孩被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關注

在得知農學院陳勤教授最新研究成果彩色馬鈴薯營養成分豐富,富含天然色素,嶽慧芬萌發了用此製作月餅的想法。“傳統月餅很多都是高油、高糖的,並不是十分健康,而彩色馬鈴薯不僅滿足視覺需求,而且兼具營養價值。”嶽慧芬介紹,在製作月餅的過程中,為了避免馬鈴薯營養成分丟失,採取加工彩色馬鈴薯全粉。同時為了不破壞花青素,採用了蒸製法。這樣製作出的月餅,既美觀又營養,受到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自學烘焙,首創 “校徽月餅”,西農女孩被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關注

西農校徽月餅在去年一經推出就接到了校內不少訂單。來自機電學院的賀嵩也特地給自己學生部門的同學帶回校徽月餅,送去屬於西農的節日祝福。來自生命學院的王恬同學也給父母帶回西農校徽月餅,讓她們在這舉家團圓的日子裡享受來自西農甜與蜜。最讓嶽慧芬驚訝的是還有許多西農校友的訂單,短短三四天裡,西農月餅已銷往南京、北京等,校友們表示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有專屬於母校的祝福讓他們倍感親切。

一枚小小的月餅寄託了對母校深深的感情,同時也是科研的心血結晶。2018年的中秋就要來臨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還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歡迎大家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獲取更多新鮮資訊,請關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