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清風亭》:傳唱孝道訴悲情

河北梆子《清风亭》:传唱孝道诉悲情

10月7日,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有限責任公司在石家莊絲絃劇院上演河北梆子經典劇目《清風亭》。記者田瑞夫 耿輝攝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曹錚)10月7日,由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有限責任公司帶來的河北梆子經典劇目《清風亭》在石家莊絲絃劇院上演。一場蘊含“忠孝節義”、直指人性深處的悲情大戲,讓現場觀眾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元宵夜,花甲老人張元秀夫婦觀燈回家路過清風亭,拾得一男嬰……燈光亮起,《清風亭》以溫馨感人場景開篇,由此展開了一幅有關親情、孝道、良知的跌宕起伏的悲情畫卷。張元秀夫婦收養棄嬰,取名張繼保。老兩口含辛茹苦養育孩子十二載,直至機緣巧合下張繼保找到生母離去。五年後,張繼保金榜題名,路遇正在乞討的養父母,竟然忘恩負義,拒不相認。養母氣急,當場碰柱而亡,張元秀痛斥張繼保後也氣急身亡。

擅長表現蒼涼悲壯氣氛的梆子腔,在演繹主人公張元秀複雜痛苦的內心情感方面有著獨到的優勢。在“斥子”一場戲中,張元秀悲憤交加,以一段感人至深的演唱展現出哀莫大於心死的無奈和無助,將幾近絕望的內心情感宣洩得酣暢淋漓,讓觀眾感同身受。

“《清風亭》是一出有關孝道的傳統經典戲。孝道是中華傳統美德,而河北梆子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藝術魅力,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劇中飾演張元秀的著名河北梆子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王英會認為,很多河北梆子經典劇目中都蘊含著傳統文化內涵,戲曲工作者應深入挖掘這些傳統劇目,結合時代進行詮釋,讓觀眾從臺上的故事中尋找到情感共鳴。

“河北梆子高亢激越的聲腔非常有魅力。”19歲的王亞光和23歲的劉宇航來自河北科技大學,這是此次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開始以來,他們看的第三場演出。老家在保定的劉宇航對戲曲的喜愛,源自兒時鄉間廟會上的演出,至今他仍對傳統戲曲非常著迷。他認為,河北梆子高雅大氣,底蘊深厚,最能代表燕趙慷慨悲歌之氣,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夠走進劇場,親身感受梆子聲腔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