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等於三個騰訊?中美科技股值鴻溝如何形成?

在互聯網公司為主體的科技股中,中美形成了4:6的格局,但是,與2017年中美科技股一起上漲不同,現在的格局是分化的。一方面,美國以亞馬遜為主的科技股是繼續瘋長,而以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為主的中國科技股卻不斷下跌。

在一些評論中,很多人因此而嘲笑中國科技公司,認為是中國科技公司投入不足、研發不行、後勁不夠,實際上,這是一廂情願的臆想而已,現實遠比這個複雜的多。

首先我們得承認,包括中國科技股在內,世界上的主要科技公司股票泡沫都很大,美國的亞馬遜、谷歌也包括蘋果,這些公司的泡沫更大。要看到,亞馬遜呢市值從6000億美元到萬億美元,只用了165天,而在這165天里亞馬遜實際上什麼也沒有做。

不僅僅是科技股,全世界可能除了A股,股市的泡沫都不小,特別是美股是泡沫之最。數據顯示,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標普500指數已經累計上漲了320%以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了近30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了520%以上。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國股市的大部分漲幅都是由以“FAANG”為首的少數大型科技公司推動,這一方面顯出了科技和互聯網相關股票的強勁表現,另一方面也是泡沫要破裂的徵兆。同樣,這一現象也出現在港股,在2017年,港股的股王騰訊幾乎壟斷了漲幅空間,一直股票就帶動了恆生指數青雲直上。


亞馬遜等於三個騰訊?中美科技股值鴻溝如何形成?


高盛認為,美國股市陷入熊市的可能性已經達到了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來的最高水平。從這個角度講,在股市泡沫已經形成且找不到出路的時候,資金就會選擇集中在某些他們認為最安全的地方從事形成煙筒效應,從科技股到美國科技股,然後是頂尖的幾家美國科技股,這種資本的聚集正是泡沫即將全面破裂的徵兆和必然過程。

美銀美林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18年上半年科技股對標普500指數漲幅的貢獻率高達98%。高盛也指出,僅亞馬遜、微軟、蘋果和奈飛四家公司對標普500指數的貢獻就達到了84%。市場數據還顯示,科技股目前已佔標準普爾500指數的26%,這個權重佔比直逼2000年時的29%。如果包括亞馬遜在內,那麼科技行業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所佔權重已經超過了互聯網泡沫的頂峰時期。

實際上,在最近一兩年來,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所做的努力並不比美國公司差,兩個國家的互聯網公司的實力是在接近而不是在拉開。

2018年6月,畢馬威調查了全球近800位科技公司的高管,包括財富500強公司的高管,也有一部分是初創企業的高管。最終的調查報告顯示,參與調查的高管中,有12%的人認為阿里巴巴是最有可能顛覆他們公司業務的企業,是他們最為擔心的企業。另有有11%的高管選擇FACEBOOK,住房租賃服務平臺Airbnb以10%的得票率排在第3,亞馬遜和谷歌的得票率為9%。

從世界頂尖的互聯網公司的營收和利潤來看,即便是遭受到了遊戲行業限制與人口紅利喪失的困境,騰訊的營收與利潤增長依然比美國同行要好,阿里巴巴更是成為世界大科技公司中唯一一個聯繫數個季度保持50%以上同比增長的領頭羊。

如果說最近中國互聯網公司有什麼消息上的負面的話,那就是一批接一批的“壞公司”為了圈錢而上市,不僅分流了市場資金,也打壞了中國企業名聲和人氣。

當然,中美的互聯網公司市值的表現差異與當前的國際貿易戰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說是其中的重要戰場,在貿易爭奪沒有解決之前,兩個國家的互聯網大公司市值還會被“爆炒”,但塵埃落定,一切還都會回到基本面上來。企業是要盈利的,是要給社會帶來價值的,那個時候,裸泳的就會付出水面,不管其他公司如何,亞馬遜一定是浮在水面上的其中一個。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FAANG”的股價無邊際的上漲也並非是美國當權者所望,因為股市泡沫不加遏制一定是很快破裂,而這正是中美貿易戰的勝負手。所以,美國總統連續對包括谷歌、推特、Facebook在內的科技公司和平臺進行了抨擊,經常以信息安全或者其他理由痛下殺手,希望能拉住放縱的資本龍頭。我們完全可以看出美國當局的無奈,和對股市泡沫破裂的憂心忡忡,但好像所有的控制泡沫的手段都失效了。

福禍相依。美國科技巨頭股價暴漲,中國科技公司股價下滑,看似越來越大的市值鴻溝,真正害怕的人也許不是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