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來自乾隆朝的怪異檔案,請查收 循貴妃:我比如懿混的好

高宗的循貴妃於嘉慶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薨,以貴妃禮葬。

循貴妃見證了乾隆帝最後的芳華。她是最後一個入宮的妃嬪,雖無寵卻陪伴乾隆22載;她在清史上無關大局,但檔案卻十分的怪異。

這份來自乾隆朝的怪異檔案,請查收 循貴妃:我比如懿混的好

循嬪畫像(左) 乾隆晚年畫像(右)

伊爾根覺羅氏,世居阿庫裡地方(今俄境瓦庫河流域),大清開國之初歸來,始祖胡成額,鑲藍旗人。循貴妃這一脈傳承於六世孫春山,祖父鶴年與父親桂林,都曾任兩廣總督。

循貴妃入宮時超過秀女年齡。

資料顯示,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丙戌。貴人伊爾根覺羅氏晉封為嬪。

按照清律,清宮選秀每三年為一個週期,所有符合條件的八旗女子(13歲到16歲)必須參加,一般定在選秀年的二月進行。

魏瓔珞二月初二入宮時,正值乾隆選秀。

但是生於乾隆二十三的循貴妃年18歲才入宮,不僅超過了秀女的年齡,她自己也並未嫁人。乾隆更是未追究各部篩選不實之則,反而選她入宮侍奉。

此一怪。

入宮就是嬪位。

檔案記載循嬪入宮時系十一月。

二月選秀,十一月入宮本就是一怪異之事。

清朝被選中後的旗女,留在宮中或被賜婚,回母族幾無可能的。有歷史的記載中只有慈禧享有此榮。

而選中直接晉封為嬪位的似只有循貴妃一人。

因此,循貴妃在選秀後雖沒有回母族,但卻是寄養在行宮中了。她初指應為貴人,後在十一月剛到紅牆就是嬪位了。

乾隆念情封循貴妃為妃。

這裡就比較怪異了,她從不受寵,也未有子嗣,何來唸情之說。

高宗在乾隆四十年固倫和孝公主出生之後再無子嗣。他把循貴妃放在後宮18年,直到乾隆五十九年才想起來,可見早已把此女子拋諸腦後。

因此,要說選循貴妃的入宮是為了寵幸,倒不如說選循貴妃入宮只是為了證明他精力旺盛。

冊文中說她:備位後宮。分班內職。家人演封。

循貴妃冊封為妃位,雖不是念情,但覺得是看在其父桂林為國盡忠的份上。桂林在提督、總督任內攻剿叛賊,頗著勞績,乾隆曾加恩有云騎尉世職。

她的待遇不比繼後如懿差。

這份來自乾隆朝的怪異檔案,請查收 循貴妃:我比如懿混的好

《清皇室四譜》節選

高宗的忻貴妃、愉貴妃、循貴妃都是在妃位薨逝的,卻都是以貴妃禮治喪,但史記中並未見乾隆帝冊封她們為貴妃的記載,也沒有正式的冊文。

循貴妃薨逝後在嘉慶四年九月葬於純惠皇貴妃園寢。

她和繼後如懿同穴,但待遇卻高出一大截。

繼後如懿是按妃位下葬的,而沒有冊文的她卻是以貴妃禮葬的。

不知當時的高宗是因歲數太大、精力不濟的原因,還是想證明對循貴妃還有些許眷戀之情。

總之,循貴妃是高宗為了滿足自已無止境私慾的犧牲品,他年齡雖大,但是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這點是毋容置疑的。發生在循貴妃身上的些許怪異之事也就不難理解了。清史中並未翻閱到更合理的解釋,如您有更多史料,歡迎推薦。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皇室四譜、清史列傳、大清高宗純皇帝(乾隆朝)實錄、百度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