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90後00後們,當你感到人生迷茫的時候,請讀讀這3篇人生指南


如果我提這樣一個問題:“老三篇”是什麼?我估計50歲以上的人基本能回答出來,而80後、90後、00後,也許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細細思之,這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因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支柱,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認識觀。記得有位作家說過:“老三篇”是人生指南,它能指導我們更好地進步。80後90後00後們,當你感到人生迷茫的時候,請讀讀這3篇人生指南。

“老三篇”是什麼呢?《老三篇》是他老人家寫的三篇短文,即《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寫於1939年12月21日,《為人民服務》寫於1944年9月8日,《愚公移山》寫於1945年6月11日。“老三篇”曾經激勵那一代人要做一個有擔當精神的中國好人,是那時人們的精神食糧,是我們父輩們的人生行動指南,為促進良好的社會風氣起來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時的很多人都能全文背誦“老三篇”,連很多一字不識的農民,在別人一字一句的口授下,也能背誦下來。現在的人是沒有這個精神與毅力的。現在的人除了能記住電視上那些亂七八糟的廣告詞,記住網絡上那些下三濫的段子外,恐怕沒有人能背誦一篇完整的幾百字的短文。那時的“老三篇”很多人隨身攜帶,有空就讀背與學習;現在的人都成了“低頭族”,有空就玩手機。


“老三篇”中的第一篇《紀念白求恩》,有一個名句: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第二篇《為人民服務》中也有一個名句: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第三篇《愚公移山》中也有一個名句: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60歲以上的很多人對這些名句記憶猶新。“城鄉掃描”認為,現在很多年輕人受“一切向錢看”的思想的影響,已經沒有半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了,很多人腦海裡恐怕只有“為人民幣服務”的思想。因此,重提學習“老三篇”還是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的。年輕人不妨讀讀“老三篇”,你一定會大有思想收穫的。讀者朋友們,你怎麼評價那個時代?你還能背誦出“老三篇”中的一些語句嗎?歡迎留言寫幾句,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