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放著皇帝不做,偏偏愛搞邪門歪道的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把皇帝當作一種職業的話,那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無疑就是皇帝這個職業中“狀元”級別的人物;如果把詩詞也當作一種職業的話,那麼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李煜,蘇東坡,柳永,李清照,辛棄疾這些人也可以算“狀元”級別的人物;如果把書法繪畫當作一種職業的話,那麼王羲之,吳道子,宋徽宗無疑也是這裡面”狀元“級別的人物。

那些放著皇帝不做,偏偏愛搞邪門歪道的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但是就有好多人,明明是個皇帝卻喜歡鑽研別的業務。別的業務雖然做得欣欣向榮,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於是作為皇帝該做的“業務”便做得一團亂麻。比如李煜,明明是個皇帝,卻喜歡填詞作詩,最後身死國滅;還有宋徽宗,放著好好的皇帝業務不鑽研,偏偏喜歡書法繪畫,書法和繪畫,弄不好可以撕掉重新寫,重新畫。但是皇帝的業務一荒廢,最後他就被抓到了金國。

那些放著皇帝不做,偏偏愛搞邪門歪道的人

徽宗御筆

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兩個不務正業的人,明明是皇帝,卻喜歡研究木匠活。一說這個您肯定就知道原來說的是朱由校。是的,有一個就是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雖然文化不高,但是心靈手巧。對讀書治國興趣缺缺,但是對機械和建築原理入迷至深。小到漆器、床、梳匣,大到房屋建築,花園噴泉。他總能匠心獨運,做到美輪美奐,精彩絕倫。做完了就拆,拆完再做。似乎做傢俱就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於是國家政事都交給太監魏忠賢去處理。魏忠賢藉此排除異己,專權誤國,本來就風雨飄搖的大明朝,在斧剁刀砍鋸子開木頭的聲音中走向了滅亡。

那些放著皇帝不做,偏偏愛搞邪門歪道的人

明熹宗朱由校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彎弓射鵰,創建了輝煌的基業。而他的子孫後代也是驍勇異常,最後整個華夏大地都被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納入版圖。但是在元朝,竟然也有一位皇帝,對木匠活也非常感興趣,他被當時的人稱為“活魯班”,可見他的技藝有多麼的高超,而這人就是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名叫妥歡貼睦爾。

那些放著皇帝不做,偏偏愛搞邪門歪道的人

元順帝雕像

當時的元朝和西方有很多的交流,中西交匯,在科技上就會有很多交流。元順帝從小喜歡獨立思考,更喜歡琢磨一些精密儀器的原理。元順帝通曉機械原理,據文獻記載,元順帝結合西方的自鳴鐘和東方的沙漏,發明了一種宮漏,不但造型奇特,而且可以自動報時,定上鬧鐘,時間沒有半點差錯。比西方的自鳴鐘高級的多。

那些放著皇帝不做,偏偏愛搞邪門歪道的人

自鳴鐘

元順帝還是有資料記載的第一個發明建築模型的人。他將好多著名的建築,按照一定比列製成模型,供人觀看,精美至極,讓人讚不絕口。這些事,已經夠費腦子了,所以國事他都委託給權臣,他就躲在深宮裡幹木匠活。元朝末期,農民起義軍都要打到大都了,他還在宮裡玩的不亦樂乎。最後徐達帶兵都到了大都附近,他都沒有反抗就直接倉皇北逃,回到了祖先的草原上。朱元璋一看,元順帝還挺識時務,於是就給了他一個“順帝”的諡號。

那些放著皇帝不做,偏偏愛搞邪門歪道的人

徐達

術業有專供,玩物喪志最是大忌。皇帝如此,個人也是如此,我們可以有愛好,但是如果放棄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專談愛好,能得到好結果的,我還沒見過,您見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