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55:新名字的新故事如何演繹?

■本報記者蘇啟桃

10月8日,000155股票簡稱正式從“川化股份”變更為“川能動力”。改名後,川能動力股價早盤一度動力十足,逆市上漲,午後動力衰減,股價不斷下行,最終淹沒在滿屏綠色之中。2017年12月重整成功後恢復上市,主營變換,到如今更名換姓,000155看起來已改頭換面。那麼,新名字是否意味著新未來?新故事又將如何演繹?

鋰業佈局有限

“動力”依賴電力

川化股份公告顯示,自10月8日開始,公司全稱由“川化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四川省新能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由“川化股份”變更為“川能動力”。

公司解釋稱,根據公司的產業規劃,公司持續加快發展新能源及新型化工產業,目前及未來將不再從事化肥、化工產品的生產與製造業務。而公司名稱“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已無法契合業務實際情況及未來發展方向,為此經公司研究決定對公司名稱進行變更。

事實上,從重整開始就一直言聚焦新能源的川能動力,對投資者最大的吸引和想像是鋰業;但截至目前,公司鋰業佈局進展有限。

今年年初,公司出資900萬元參股成都川能新源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川能基金公司 ”),獲得30%股權。隨後川能基金公司與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能投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成都能投新源股權投資基金中心,但前者僅認繳200萬元,後兩者分別認繳1億元和9800萬元。

另外,今年6月14日公司已與能投集團簽訂了《股權收購框架協議》,擬收購能投集團持有的能投鋰業50%股權,謀劃鋰礦產業佈局。但是此後已經過了4個月,再未看到公司公告此項收購的最新進展。

相對於鋰業佈局的小打小鬧,川能動力在電力業務上的佈局就顯得豪氣且有效率。比如,10月7日,公司發佈公告稱,控股子公司能投風電擬投資建設會東縣拉馬升壓站至松露變電站220kV送出工程,該項目投資金額1.24億元,工期約12個月,計劃在即將到來的12月就開工。

被昔日大客戶坑了

業績再次大幅下降

通過重整改頭換面的川能動力走出虧損泥淖,但沒高興幾天,又掉進了新的業績下降漩渦,因為被昔日大客戶四川翔齡坑了。

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川能動力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44.61萬元,同比下降75.86%;扣非淨利潤838.91萬元,同比下降92.07%。

引發淨利潤大幅下降的“禍首”就是公司另一項主營業務外貿,而這項業務也與公司加快發展的新能源及新型化工產業不太沾邊。今年上半年,公司貿易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2.65億元,同比增長0.63%,但受應收賬款回款風險單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影響,公司貿易業務利潤總額同比減少1.35億元,減幅164.08%。

資料顯示,四川翔齡是川化股份2016年和2017年的第一大客戶。截止今年6月30日,公司對四川翔齡的應收賬款餘額為26808萬元。由於四川翔齡資金緊張,不能按期履行對公司的還款義務,公司已於今年6月29日向成都市中院提起訴訟並提出財產保全申請。此後的8月10日,法院方面向川化股份送達《執行裁定書》,凍結了四川翔齡5個銀行賬戶,查封了四川翔齡的房產等,並暫停中石化華南公司支付應向四川翔齡支付的約1.9億應收賬款。然而,在執行財產保全時,經法院初步核查,四川翔齡對中石化華南公司的1.9億應收賬款不存在。於是,川化股份認為四川翔齡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並於8月15日向成都市公安局提交了《刑事報案書》。

同時,中報還披露,截至半年度末,公司對成都塑天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應收賬款餘額為764.71萬元,其中逾期金額為682.97萬元。由於成都塑天經營困難、資金緊張,不能按期履行對公司的還款義務,於是公司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

公司對四川翔齡應收賬款的壞賬對公司有多大影響,公司表示,將取決於司法機關對該案的最終判決結果。但就目前來看,三季度的業績並不會有明顯好轉。

雖然更名“川能動力”,但公司鋰業佈局還未成形,外貿業務大幅下降,業績僅靠電力業務支撐,未來“動力”究竟如何,還得時間來檢驗。

000155:新名字的新故事如何演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