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中華」、「中國」、「華夏」、「中原」最初都指的是關中地區?

清樂堂


歷史就是歷史,是要能經得起考驗和推敲的。首先說說“中國”一詞為什麼最初指的是關中平原或西周的都城鎬京。我們先看看“成周”一詞到底指的是“鎬京”還是洛陽? “成周”始見於周成王五年的“何尊銘文”——“唯王初壅宅於成周”這句,它的翻譯應該是“成王登基後開始營建豐鎬京”。


在這裡,有三個名詞需要解釋一下,“岐周”、“宗周”、“成周”。岐周:是指周原;宗周:周族宗廟和禮儀祭祀中心(“宗”為祖先或家族的意思):也是指周原;成周(“成”為完成或做完的意思):是指豐鎬京。從周文王公元前1100年遷都“豐京”,豐京是西周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都城,後來文王去世後周武王開始營建鎬京,豐京成為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周文王公元前1050年去世,“豐邑”開建才剛剛一年。鎬京為周王理政的中心和罰殷的前哨基地,後來一直是西周王朝唯一的都城。過了四年,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 ,到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才過去了7年。從公元前1100年周文王從周原遷都豐京到公元前1050年他去世,可以說文王帶領子民四處征伐,不但佔有雍州的大部分肥美土地,大面積開墾農業,而且當時臣服於“周”的部落已經佔全國的2/3以上。這是武王伐紂前7年的事。

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認為,夏商周是並存的部落文化,同時期小部落無數,之間征伐不斷。可以這樣說,文王時期的“殷商”也是一個部落城邦,是部落到國家的重要過渡 。武王伐紂前孟津會盟於諸侯,2/3已經歸周。武王伐紂後,分封諸侯、創制禮樂宗法制度,開啟了中華文明的偉大新紀元,西周王朝就此誕生。到公元前770年西周滅亡,鎬京還有280年左右的都城史。《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這個“宅”在這裡就是“營建”的意思,這裡記載的就是武王開啟了營建“鎬京”的序幕。但很不幸,伐殷後2年武王就突然病故,鎬京尚未建成,成王登基後就擔負起了大規模興建都城“豐鎬”的歷史重任。


基於“成周”謬指洛陽唯一的根據就是“何尊銘文”,那我們就具體看看何尊銘文是怎麼記錄的。

何尊金文:“唯王初壅,宅於成周。復稟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勳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鹹誥。雍州何賜貝卅朋,用作口(周)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銘文翻譯是:成王登基後開始大規模營建豐鎬京。周成王五年四月丙戌日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在京宮大室中對宗族小子何進行訓誥,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治天下。武王滅商後則告祭於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周成王賞賜何貝三十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訓誡勉勵的文告。


在華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於受天文地理知識的限制,人們總是把自己的居域視為“天下之中”,即“中國”,而稱它族的居域為東、南、西、北四方。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副院長陳亮認為,在古代,“國”的本意指城、邦,並非國家;“中國”原意為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它並不是一個專有名詞,歷史上的“中國”也不等於今天“中國”的範圍。 周代文獻中記載,“中國”一詞有五種含義:京師,即首都;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中原地區;指國內、內地;諸夏或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曾表示,“最早中國”的形成誕生經歷了一般聚落、族邑、中心聚落、邦國和王國等階段。“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周初,成王在鎬京祭典上誥命中有“餘其宅茲中國”。這是最早提及“中國”的記載,寶雞發現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最早的“中國”應該指的是中央之邦或都城,和洛陽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因為在西周都城祭祀武王並賞賜何尊的主人“何”和洛陽沒有一點關聯性。寶雞的宗族小子“何”不可能遠涉1200裡地去沒有建成的“新邑雒”接受從沒有去過“雒邑”的成王的訓誥。所以說把“成周”理解成洛陽可以講是當代史學界一個重大的烏龍,是一個重大錯誤。


歷史上的“中華”、“中國”、“華夏”、“中原”最早都指的是關中地區。“中華”一詞是由“中夏”和“華夏”衍變而來的,最早出現在西晉時期,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有“遊步中華”之句,僅僅指關中地區,以南有華山,北有中條山,中間地區,就是中華。後來,“中華”同“中國”一樣,廣義地用於中國的別稱,成為國內各族人民對祖國的共同稱呼。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華夏”。“華”來自華山,華山之華來自半坡陶器玫瑰花。“華山玫瑰燕山龍”是考古界經常的說法。夏的來源,吳季札聘於魯觀周樂,觀秦的點評,“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見《史記.吳太伯世家第一》)此點評說明秦聲就是夏聲,因秦居周舊地,所以周就是夏聲夏地。以上說明,華夏是周人舊地,也是指周人。武王伐紂,通過分封周人子孫,叫諸華諸夏。華夏才成為全國漢人和漢人居住地的名稱!范文瀾《中國通史》講夏有西的意思,他舉例,孔子學生子夏,字西。所以“華夏”最早指的就是關中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關於“中原”最早指的是關中平原的論述已經很多了,在此就不多說了。歷史上的關中平原最初就叫“中原”,隨著周秦漢唐等中原王朝在關中的興起,“中原”的概念才延伸至“黃河中下游的漢人居住地”,關中在清代以前一直是“中原文化”的核心。“關中者,中原之龍首也”,從周代到清代的大量史籍和名人著述無不印證一個事實,古人一提起“中原”,首先想到的是關中,是華夏聖都長安。關中渭水流域是炎黃故土,也是夏商周秦的肇始之地,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源地,是黃河文明的搖籃,是中原王朝長期建都的地方,為中華文化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歷史性貢獻。

您是如何解讀的呢?我是清樂堂,歡迎關注交流。


清樂堂


關中地區指渭河平原,也稱關中平原,介於秦嶺和渭北山系之間。

“關中”之名始於戰國時期,是秦國的故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關中是地塹式構造平原,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自古就灌溉發達,多盛產小麥、棉花等,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關中平原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關中從戰國時期鄭國渠修好以後,呈現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的景象,也成了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自西周起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如西周、秦、西漢、唐等等,歷時1100多年。

《史記》中稱關中平原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和“四塞之國”,它是我國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發源地,也是我國最早的原始農業發祥地,形成了最早的農耕、房屋建築、織布、製陶等生產技術,甚至還創造了最早的文字。

所以我們在稱道“中華”、“中國”、“華夏”、“中原”時,最初都是指關中地區,因為在關中地區能追溯到我國人類起源、自然地貌、歷史發展、經濟鼎盛的史蹟;關中平原代表我國發展史是當之無愧的,它不僅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也是整個亞洲最重要的人類起源地,是史前文化的中心之一。


小孔君子


華夏——中國——中原——中華。可能是這麼一個過程。但“宅自中國”出現於何尊名詞早,華夏是歷史文化名詞。華,與華山有關,因為你到華山就會明白:華山本身就是一塊蓮花狀的大石頭!華陽 指華山以南的南方廣大地區;華陰 華山以北。中原,是相對於西域和塞北關外——長城線以遠很遠,的地區民族而言,包括整個黃河——長江中下游。近代後,中原專指洛陽為核心的河南中部。我最早接觸中華,是近代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口號。

從以上的名詞,有的偏重歷史感,例如華夏;有的偏重民族感,例如中華,有的偏重大區域,例如早期中原,我理解的最早"中國"是偏重地點——國家中心。如果我們再聯繫到族源和漢族,例如 秦人,是西方波斯(伊朗祖先)、東羅馬人(統治今希臘意大利土耳其)對中國人的稱呼,翻譯為china,是秦人——中國人的翻譯,以後才演化為指稱中國人。本意是秦,秦人。相同的是,漢朝人,漢人,唐朝人,唐人,元代外國人 又把中國人稱為契丹人。但是絕沒有外國人 用蒙古人、滿人或“清人”指代中國人。可見,陝西從漢族人起源和發展,特別對外影響方面,其歷史作用是其它地域所無法替代的。

歷史文化是一定的人群、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尊崇一定的價值觀為核心的精神追求的歷史綜合存在。歷史文化的名詞、概念要與以上三個要素(人、地、精神)準確地對應起來 ,不能鬧出關公秦瓊大戰紫禁城笑話。

個人體會,沒查閱有關書籍詞典。歡迎批評。


文物陳列策劃設計樑子


這幾個詞,“華夏”、“中國”、“中原”三詞大約出現在西周到春秋時期,“中華”是近代才出現的詞。在早期的文獻中,如《國語》《左傳》裡,周人自稱“華”或“夏”。“華”源自“華山玫瑰燕山龍”的玫瑰花,也即半坡遺址。周人發祥於華山附近,所以自稱“華”。那麼“夏”是哪裡呢?《史記》記載,吳季札聘於魯,觀周樂,他點評秦風是這樣說的,“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其意告訴我們,“夏”就是周秦舊地的名稱,夏聲,就是周秦故地的人的歌聲。所以,華夏最早指的是關中涇渭流域。

什麼是“中國”?中國就是居於中心的國家。中華傳統文化,“天子”必須居中。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的“何尊”。我們知道西周首都是豐鎬,是周天子的居所,所以最早的中國指的是周天子所居的關中豐京鎬京。《何尊》銘文第一句是“唯王初雍,宅於成周。”雍,當然是雍州,宅於成周的成周,必定在雍州,也就是西周首都。因為這裡是句號!過去解釋成周,認為是洛邑,這個沒錯,但這是後起的名。(周朝這種情況很多,如西虢、東虢,鄭、新鄭、中原,成周也是,都是先在西,後在東)。

什麼是中原,就是居中的原野。《詩經》“漆沮之從,天子之所,聸彼中原,其祁孔有。”這裡的中原就是天子之所的關中。正像前面所講,中原也是先西后東。因為這是周人從西向東發展的。後世的中原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指黃河流域,狹義僅指河南。

一孔之見。歡迎探討,謝絕辱罵!


至樂無如讀書


這是有人在故意黑陝西了吧。陝西什麼都不用爭,禮周強秦霸隋盛唐在那兒擺著了,誰能偷得走?中原就是中部平原的意思,有什麼好爭的?老子稀罕中原那個稱號嗎?發現有些人現在越來越無聊了,居然淪落到去和河南人爭什麼地名。中國歷史上哪一次大分裂是由河南人完成統一的?中國歷史上哪一個大一統王朝是由河南人建立的?而中國歷史上三次大分裂,陝西人統一了兩次半,就連後來成了華夏民族的族號的大漢朝,也是發源於陝西漢中,輝煌於陝西長安,誰敢反漢?河南人敢反漢嗎?


大秦摯愛詠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3d12f408496b69f4762450104b992b2e\

中華第一古都長安


中國最早的赤縣神州、中冀、華夏都在魯東的兩河(沂水、沭水)流域;赤縣來源於赤水(就是沭水),為赤帝(炎帝)妻子聽沃的家鄉;神州來源於神農氏炎帝,位於沂(沂=匠=江=姜)水邊的臨沂,神姓人就起源於此。炎帝族的刑天和蚩(赤)尤都被黃帝殺於此。


周乙1963


因為關中地區是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鼎盛輝煌的時代,是當時全國甚至全世界人所向往的地方,也是當時的名人騷客群雄逐鹿各地英豪才子爭權奪利大顯身手的聖地,這裡創造的輝煌放眼全國絕無僅有,到現在雖然歷經千年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但他一直是華夏名族的驕傲和靈魂,無可代替無法磨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