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祕事2》師爺告訴淮安知縣沈叢君,前任知縣的死另有隱情!

背景:架空唐朝,元朔元年(年號),主角沈叢君科舉,中同進士。被派任淮南道淮安縣知縣,在赴任前,他的好友,大理寺評事裴泠風託他查訪前任知縣死亡真相。到任後,沈叢君馬上叫來師爺,詢問舊事。

時間:元朔元年六月

人物:江如姝——淮安知縣沈叢君夫人。

沈叢君——沉船秘事主角,現任淮安縣知縣。

《沉船秘事2》師爺告訴淮安知縣沈叢君,前任知縣的死另有隱情!

------------

沈叢君與夫人鏡辭(江如姝小字)一同來到淮安縣內赴任,交接之後又清點各項事物,忙碌不停。

他記起那裴評事與他所說其姐夫,也即前任知縣周懷瑜一事,便開始喚來了師爺打聽:吳師爺,我且問你,你可還記得這淮安曾有一位叫做周懷瑜的知縣?

江如姝初到淮安,讓詩情畫意回內堂打理,與夫君來正堂, 交接一些文案, 清點一些事物。

這日沈叢君招師爺二堂問話,她本要回避,沈叢君示意她留下旁聽,遂沏了茶給夫君和師爺後,聽夫君問話,並未退下,聆夫君問,心下納悶,這個周懷瑜的若曾為知縣,師爺當知他現在何處,或升遷,或貶職,或辭官,夫君又為何會知道此人呢,在一旁聽著師爺如何回話,並不出聲。

裴評事與沈叢君相交日淺,雖道出一些原委,但並未言及太多,其餘之事,他只有向這個師爺多多打聽了。

那師爺見沈叢君問話,有些沉吟之色,半晌才答道:沈明府如何想起這位郎君來?

這位師爺說話有些吞吐,倒是叫沈叢君疑心上了,眉頭一皺:怎麼?有何不妥?

江如姝眉頭微皺,雖到淮安府衙的是日尚淺,卻也聽聞這位師爺口齒伶俐,今兒沉默半響後反詰,看來他對夫君突然問起周郎君頗為意外,那麼周郎君除了曾是知縣, 還做了什麼事兒, 讓師爺看起來似乎不想提起此人。

她道:師爺但說無妨,這兒就我們三人,小婦人可以保證,出你的口,過我們的耳,絕無旁人聽到。

聽見我夫妻二人的勸說,吳師爺嘆息一聲,眉眼間盡是惆悵之意:那位周明府,是個好官。只是可惜了黃初十六年那場意外。

沈叢君神色一凜,這師爺似乎有難言之隱。便有些猶疑的開口問道:什麼意外?

師爺:十六年周明府微服私訪在那淮河之際,結果沉船遇難。

聽著師爺的話,江如姝的心不由的一詫,一位知縣,朝廷正七品官員,怎麼竟會死於意外,心裡不由的感慨,禍福無常,又聽師爺答的後話,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於是反問:沉船?黃初十六年(年號)?

這好像不是卸任之年吧,那麼周郎君為何會乘船到淮河一帶啊,心中疑惑,卻並不相問於師爺,且聽夫君如何說。

師爺見沈叢君二人同是神色驚詫,倒是有些拿捏不準,不知是否該講下去:沈明府突然問起這周郎的事情,莫不是之前就知道什麼?

沈叢君知道這位師爺起了疑心,便拿出些話兒來安撫於他:沈某隻是遇見了周郎故人,將這事說了幾句。本來只是無意相問,但觀師爺神色,似乎另有隱情?

沈不知師爺是否信他,但沈既然道出原委,師爺自然要回他一番話:這位周明府當時似乎在秘密查詢些案子,卻突然間出這意外,期間隱情吳某也不得而知。

江未聞夫君言語,又聆師爺反問夫君,所言正是她心中疑惑之一,夫君之言過耳,覺倒是答的非常妥帖,師爺的末話倒是讓我心裡波濤洶湧,想必是因這秘密查的案子讓周郎君惹來殺生之禍,思此與夫君交換了眼神,思量著問了句。

那周明府出事前有沒有什麼人找過他,或是有沒有對師爺你交代過什麼呀?

其實鏡辭所問的也是沈想問的,但是心中早已料想到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果然便聽見師爺搖著頭,一副不勝嘆息的模樣:唉,這件事周明府一直未曾提起,就是他離去那日也不曾說什麼。

既然周郎對師爺未曾提起什麼,那這師爺怎麼會聯繫到這些呢?莫不是他還知道什麼別的隱情?:那師爺如何猜想這件事情不一定是意外呢?

師爺一怔,隨後環顧左右,看了鏡辭一眼,這才低聲說道:那艘船,原本是打撈上來過的,但後來不知為何,突然間就不見了。

江聽到料想的話從師爺嘴裡說出,面無波瀾,執盞掀蓋,輕啜一口茶,回想師爺方才說的是意外,應該不至於只是沉船之事兒這麼簡單,而後夫君所問,正是她想知道的,見師爺答話前的神色,越發細聽師爺如何說。

突然不見了?

江聆師爺話兒,不禁反問,見師爺點頭,又看了看夫君,交換了眼神,知道夫君也覺得此事絕對有蹊蹺,又問了師爺一句,卻再無所獲,見夜漸深,示意夫君讓師爺下去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