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三句精選名言,不容錯過的人生智慧!

佛曰:“苦難即是福祉,煩惱即是菩提。”人生往往就是如此,只有在經歷了苦難、擺脫了煩惱,才更能明白幸福是什麼、知足方能常樂。

所謂“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人生想要過得安樂自在,何不在苦難到臨前修福,在起煩惱之前學會思考。

在國學經典《圍爐夜話》中,有許多傳世名言,這裡精選三句,皆是不容錯過的人生智慧。

《圍爐夜話》三句精選名言,不容錯過的人生智慧!

一、貧無可奈惟求儉,拙亦何妨只要勤。

釋義: 貧窮得毫無辦法的時候,只要力求節儉,總是還可以過的。天性愚笨沒有什麼關係,只要自己比別人更勤奮學習,還是可以跟得上別人的。

世間常有無常事,人生難免會有窮困潦倒的時候,在貧窮面前,想要快速的度過這段時期,那就要在節儉上多下功夫,若是不知節儉,可能連短期的貧困都難以捱過了,人生就再難有翻盤的機會了。

俗語云:“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才。”每個人來到這世間,總會有各異的差別,有的人天資聰穎,而有的人卻天資愚鈍。但先天條件好的人若不知勤奮努力,人生依然難有作為,而愚鈍之人通過後天的努力勤學,其成就亦能不可估量。

《圍爐夜話》三句精選名言,不容錯過的人生智慧!

二、處事要代人作想,讀書須切己用功。

釋義: 處理事情的時候,要多替別人著想,看看是否會因自己的方便而使人不方便。讀書卻必須自己切實地用功。因為學問是自己的,別人並不能代讀。

一個人總是利己容易,而利他就難了,古人云:“利人實利己的根基。”有時處處為己著想,不見得快樂、受益的那個人就是自己,相反,常替別人著想,一時可能利益有所損失,但為別人開方便之門,日後別人也會給予你方便,至少,人生做到了無愧於心。

學問為濟世之本,如今,讀書雖不是唯一出路,但卻是改造命運、救濟於人的最快捷方式,讀得好,受益的是自己,讀得不好,別人也無力分憂,勿要貪圖一時享樂,只有切實的用功,才可實現鴻鵠之志與助人利人。

《圍爐夜話》三句精選名言,不容錯過的人生智慧!

三、心能辨是非,處事方能決斷。人不忘廉恥,立身自不卑汙。

釋義: 心中能辨別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處理事情就能毫不猶豫。人能不忘廉恥之心,為人處事就不會做出卑鄙汙濁的事情。

在處理一件事情時,如何判別其對錯?如何才能隱惡揚善?這些都是由我們的心決定的。古德雲:“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如果我們的心中早已有了善惡、因果的標準,自然心存敬畏,對於如何做事也會毫不猶豫了。

“廉恥”之心作為衡量一個人道德仁義的標準之一,能夠做到持身高潔,對於蔽聰明、壞心志的事自能敬而遠之,也是最易使人信服,人生福氣也會長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