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發聲方式與流行唱法之間的關係

可能我說完這點,你們都不信,嗯,剛開始我也不信,也是經過兩天琢磨,看了一些京劇視頻,最後又在網上找了很多京劇發聲方法之後,才認為其實有道理,京劇發聲方式與流行方法之間真的有一定的聯繫,本人還是學生,業餘時間看了很多視頻,同時知道了伍文斌老師與上海關勇老師發的朋友圈,伍文斌老師曾講述了京劇,我國傳統的京劇中發聲方式與流行唱法的聯繫,並且說明了sls唱法,適用於一部分人,不適用於全部的人,所講述的說話式唱歌的方式,是眾多平常人所達不到的,而關勇老師則是在同一天發出了一段京劇選段,簡單明瞭的三個字,半混聲。

而話說回來,這個京劇跟流行唱法之間有什麼聯繫?小編看過京劇發聲方式的簡介,其分為真嗓,小嗓,左嗓,調嗓,喊嗓,響堂,腦後音...等等,這麼多的劃分而具體在流行中可以用上的又有多少,小編認為可借鑑,不可百分之百就認為全部可以套用,畢竟兩種東西,有些東西可以模仿有些東西是沒有辦法去套用的,流行唱法講的是自身特點,要把個人魅力體現出來,而京劇屬於傳統藝術,除了發聲方式可以進行借鑑之外,其餘的東西小編覺得是可以摒棄的,可以用來練,不可以拿來直接用,其腦後音,講究的是喉腔壓縮,後咽壁與軟顎的狀態,將其送入頭腔,使其感覺一直在腦後,而真嗓與流行中的真聲較為相似,假嗓則是與頭聲更為類似,講究聲帶的控制,讓氣流量通過的大小可以進行控制,,,,,等等,,,

小編也尚在研究之中,東西也是聽說,但是看完了覺得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希望可以給更多不知道的人一個啟示,其實看完兩位老師所表達的觀點,也讓小編最有感觸的一件事就是,不用崇洋媚外,歐美的唱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給了你假象,可能我國5Q年曆史的流傳真的有很多值得去發揚的東西,只不過我們的雙眼已經被一些所謂的對的東西蒙住了雙眼。

最後希望大家多研究一下我國固有的,而不是一味的去索求歐美等國家所謂的唱法。學習是可以的,但是學習的過程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看一下是否適用於自身,再去決定是否要繼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