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航母行蹤簡直了如指掌,即使交鋒只怕美軍也是有心無力!

美國經過多年航空母艦的發展,是現時全球擁有最多、排水量和體積最大、艦載機搭載數量最多、作戰效率最強大、而且全部使用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現時美國正打造兩艘排水量十萬噸的次世代航空母艦。航空母艦發展至今,已成為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機場的情況下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他有固定翼飛機航空母艦、短距起降航空母艦及直升機航空母艦,前者可以搭乘和起降包括傳統起降方式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在內的各種飛機,一般噸位在4萬噸以上,現有美、俄、英、中國、印度裝備。而中者則只能起降直升機或是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飛機,噸位較小,一般是4萬噸至2萬噸的中小型航空母艦,大多為西方歐洲等國家裝備。


中國對美航母行蹤簡直了如指掌,即使交鋒只怕美軍也是有心無力!


後者噸位最小,只能攜帶一定的直升機以及少量的垂直起降戰鬥機。核動力航空母艦以核反應堆為動力裝置。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以蒸汽輪機為基本動力。常規動力航母的缺點是有一個極大的煙囪,非常礙事且容易暴露目標。而核動力航母就沒有煙囪。而且核動力航母的續航力比常規動力航母要強大得多,如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滿載核燃料可以以35節的最高速度行駛10萬海里(赤道周長為3萬海里)。其他,一些國家的海軍還有一種外觀類似的艦船,稱作“兩棲攻擊艦”,也能搭乘和起降軍用直升機或是可垂直起降的定翼機。這種兩棲登陸艦好似被縮小的航母,用途也很廣泛,主要是作為搶灘登陸的運輸工具。基於我國國防需求與國際形勢考量,中國還將儲備6艘以上的航空母艦,成為世界的航母第二梯隊國家。中國製造的航母要以趕超美國現役核動力航母為己任,奮力追趕。在中國的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一旦解決了電磁彈射等的技術壁壘問題,中國的核動力潛艇也會很快問世。


中國對美航母行蹤簡直了如指掌,即使交鋒只怕美軍也是有心無力!


與美軍航母相比,以目前中國的發展來看,還有天壤之別的差距。因此,除了核動力航母的研究外,反航母研究計劃也不能摒棄,中國的所謂“反介入”,通過打造反艦彈道導彈、反艦巡航導彈、高性能戰鬥機、無人機、先進水雷、靜音潛艇、反衛星武器、網絡武器等系統,迫使美軍不得不在遠離中國大陸或這些武器的有效射程之外活動,從而喪失對中國近海危機的介入能力。“區域拒止”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若不能阻止美軍自由進入相關海域,上述力量應立足於遲滯美軍進入,或通過襲擾降低美軍的行動效率,從而讓美軍不能隨心所欲任意橫行,按照美國人的描述“拒止戰略”是說中國現在正努力地發展一種力量,同時把這些力量付諸到行動當中,制止美國的軍事力量進入臺灣海峽及中國沿海地區,或者是沿海海域。 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是一家獨立政策研究所,主要向重大問題的決策者提供“及時、公正和深度”的分析。


中國對美航母行蹤簡直了如指掌,即使交鋒只怕美軍也是有心無力!


該報告稱,美國維持向遼闊地域投放和維持軍事實力的能力非常關鍵。冷戰時期蘇聯對美國的力量投送曾構成嚴重威脅,但冷戰後十年裡美軍力投送能力沒有受到任何挑戰。不過現在美軍在關鍵的利益區域——西太平洋戰區執行任務的能力,正受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嚴重挑戰。為了提升這種反航母導彈的精準度,就必須不間斷關注到美航母的位置信息,中國的36顆衛星承擔了這個重任。哪怕是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中國這些偵查衛星依然能夠對美國航母進行嚴密的監控。而且利用它還能為中國反艦彈道導彈提供更為準確的位置信息,從而打造了世界上最強反航空母艦系統。中國半小時刷新一次航母的位置信息,配合中國的超強反航母能力,即使中美航母正式交鋒,美軍想要毀滅中國航母,只怕是有心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