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富養,都不如這5條教養

點藍字關注,獲贈180本美國加州小學原版教材

一直都有家長在討論的話題:

孩子,到底該窮養,還是該富養?

我喜歡一個相聲演員叫郭德綱,偶然一次看他的採訪,他談到和自家兒子相處的一件小事。

有一年,一夜秋風勁,郭德綱家的柿子樹葉子落盡。

紅紅的柿子,就像院子裡升起的燈籠。很快,就有喜鵲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

兒子急了,不由分說,就去驅趕。

穷养、富养,都不如这5条教养

老郭看到,急忙攔阻說到:“別這麼獨,讓它吃!”

老郭摸著兒子的頭,又說:“喜鵲和我們人類不一樣。人的一生有很長,不差這一個柿子吃。而這隻喜鵲這輩子頂多吃這麼一個柿子。看它有東西吃,也是種快樂。”

“別那麼獨,讓它吃!”我覺得這實在是很好的教子方式。

老郭也沒提養孩子是該給予物質還是不該給予物質,唯提到一點:“天下父母,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

對這句話,深以為然。

你窮養,不見得孩子不招人喜歡;你富養,也不見得孩子就招人歡喜。

一個孩子身上若見得教養,那放任何人面前,都是討喜的。

穷养、富养,都不如这5条教养

討喜,是因為,從孩子身上,看到了教養,細微地卻讓人心頭一顫的教養。

我們總是在討論該如何教育孩子,其實真要說起來,以下5條,不妨都去試試。

穷养、富养,都不如这5条教养

禮貌是人生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歌德有句話說:

“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

和人交談多用“您”“請問”這樣的敬詞。

穷养、富养,都不如这5条教养

多用“麻煩您”“打擾了”這樣表示歉意的詞,多用“抱歉”“對不起”“謝謝”......

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神不要遊移,這樣顯得很沒禮貌。

多聆聽,少插話。

禮貌不針對人,無論他是比你年齡小的,還是你的同齡或者你的長輩,都應該保持該有的禮儀。

穷养、富养,都不如这5条教养

人格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

一個是勇於坦白,這是誠信;一個是勇於實現承諾,這也是誠信。

莎士比亞有句名言這樣寫道: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

穷养、富养,都不如这5条教养

圖片來源:電視劇《繼母與女兒的藍調》

站在家長的角度,你答應孩子的就算小到“十分鐘後給你吃零食”這樣的事情,10分鐘後務必要記得兌現承諾。

教給孩子“越小的承諾,越要守信。”

大人也會犯錯,要在孩子面前承認並彌補自己的錯誤。

以身作則,教會誠實。

穷养、富养,都不如这5条教养

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

從小事動手,能自己做的都要去做。自立,是首先該給予孩子的教育。

少做伸手黨,儘量不麻煩別人。麻煩別人的事,要積極道謝,不強人所難。

穷养、富养,都不如这5条教养

尊重他人,不去影響別人

電影院、餐廳等等,公共場合做到恪守規則,不去打攪其他人的清淨,給人添麻煩。

與人交往,熟人也好,陌生人也好。不多討論負面問題,不要隨意去評價別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穷养、富养,都不如这5条教养

圖片來源:電視劇《繼母與女兒的藍調》

有時候你一句隨意的評價,很可能給他人的生活帶去嚴重的傷害。

凡事去徵求對方同意,例如要拿人東西,不要隨便拿,尊重別人的隱私。

唯有學會尊重,才能得到尊重。

穷养、富养,都不如这5条教养

始終善良、感恩、積極

別人對你的好,不是理所當然的。家人是,朋友是,陌生人也是,要心懷感恩。

人之初,性本善。

當你感受到來自旁人的善意時,實際上是因為你也一樣充滿了善良。

好人總能看到別人的好,好人也更懂得享受溫暖。

長大的過程,會遇到很多麻煩、很多挫折、很多困難。

穷养、富养,都不如这5条教养

圖片來源:電視劇《繼母與女兒的藍調》

短暫的消極是人之常情,你認識到了自己不可能事事做得完美。但不要一直消極,一直抱怨。

去想辦法解決,過度抱怨只會消耗掉你生活的積極性。

與其把時間耗在焦慮抱怨上,不如積極一點,去面對,去挑戰,去戰勝。

當我們孜孜不倦在希望得到一個優秀的孩子時,想一想,從我們自己身上,能不能帶給孩子優秀。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無疑在所有人眼裡都是優秀的。

他最容易得到別人的親近,也最能收穫別人的尊重。

窮養孩、富養孩,都不如給他難能可貴的教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