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微信还有多少个群没屏蔽?


你的微信还有多少个群没屏蔽?


文 / 凉爽

自从退出了一百个群后,我每天多了很多时间。

“支付宝红包再升级,红包种类更多,金额更大!人人可领,天天可领!长按复制此消息,打开支付宝领红包!xxxxx。”

“【美团外卖】第X个领取的人红包最大!”

“我在砍价免费拿XXX,借你大刀砍一砍!”

不断被群优惠、群广告充斥着的生活,究竟失去了什么。

当初微信群聊被设计出来的初衷,是为了聚集一群人在一起,提升沟通效率。但在我们的社交实践中,却逐渐变成了一种“群聊焦虑症”和压力。

有一位郭女士,她的女儿学习成绩不错,便时常在老同学群里晒晒女儿的优异成绩。后来高考过后,郭女士的女儿考上了清华大学,就把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拍照发上老同学群,配上一句话:“清华录取书就是大气”,想着“这么高兴的消息,应该和老同学们分享分享。”

不料,她却被移出了群聊,并被老同学拉黑。

分享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种优越感爆棚的炫耀,别人实在欣赏不来。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同学齐齐把这位爱显摆的老同学踢走了。

微信是一个小型社会。手机震动——查看微信——回复消息——刷朋友圈——再点开订阅号几篇推送——查看微信——震动是错觉,这估计是大多数人在微信上的百态。微信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微信群也是我们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途径。

你的微信还有多少个群没屏蔽?

你的微信还有多少个群没屏蔽?

尴尬的群聊,“有人@你”的红色焦虑

曾经一起参加活动的,拉一个群;有一样兴趣的,拉一个群;大学宿舍一个群;大学同班同学、大学同级同学、大学同专业同学、大学社团,拉一个群;高中同学、初中同学、小学同学拉一个群,别忘了同级也拉一个;你还记得我吗?跟你幼儿园同一个班的,还有A,B和C同学,还有联系吗?我们拉一个群……

不怎么熟的人,在群里聊得热火朝天。毕业几年都没见过面的,却叫嚣着喝茶吃宵夜。但却从不见他们真正约见面。

2016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04人进行了调查,75.4%的受访者感觉微信群已经打扰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有人最喜欢拉群。无缘无故被拉进了一个群,手机突然显示的几百多条未读信息。打开一看全部是,外卖红包、招聘信息、乱七八糟的广告、投票链接。还有的保险群、育儿群、听书群、运动群,其实我一点也不感兴趣里面的八卦和尬聊。无论我如何左滑群聊,眼疾手快地点击删除or标为已读,但!群里显示新消息的那个小红点仍然顽强在线。

小红点不消失让我好焦虑!我躲不及,我不可以删掉退群吗?

不可以。有些群是无法一退了之的。

在工作中,这些因为某个任务而临时组建起来的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工作安排,你@我,我@你之后,这些有着短暂目标的微信群最后会成为一个不断被新消息压下去、成为垫底的沉寂消息,最后还可能会被误删。如果群里的“推销人员”过多,可能还摇身演变为一个新的拉票、推广或砍价群:“感谢大家帮我投票,记住是4536号哦”、“正在抢票回家/一分钱买XX,麻烦大家帮忙加速/砍价”……

有时候我们却不得不一个个群点开查看,防止有遗漏安排自己工作的信息。

你的微信还有多少个群没屏蔽?

你的微信还有多少个群没屏蔽?

本来家长微信群的目的不过只是为了方便学校信息的传达,却成为各路“戏精”家长的“照妖镜”。一条通知,就带来家长们轰炸式的回复。客套话“谢谢老师”、“老师辛苦”等一轮接一轮,把重要的通知淹没;下班到家,如果老师在忙,稍有晚回复,家长就有一堆意见;幼儿园的老师每天都要把小朋友吃饭的照片、学校通知等内容发送到家长群里,但就有家长开始“作妖”,为什么我孩子的照片那么少,为什么……各种不满情绪都往群里倒,已严重影响其他家长的情绪和学校老师的正常工作。

有老师在网上感叹:“自从开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

微信群是现在家校沟通最便捷的方式,但却成为老师的隐形负担。

后来,某所幼儿园专门为家长微信群立了几条规矩。包括:微信群内不得发任何与孩子无关的信息,如投票、广告、红包等;班主任发布通知后,如无特殊情况,不必回复。教师在上班期间无法随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请尽量避免晚上与老师交流等。

你的微信还有多少个群没屏蔽?

你的微信还有多少个群没屏蔽?

当今网络时代,信息太多,选择太多,让人眼花缭乱、眼高手低。不仅是家里的物品需要断舍离,对自己接收到的杂乱信息也要做一个有效的筛选。

面对毫无意义但又不能退出的微信群,除了不去增加垃圾信息刷屏之外,我们最勇敢的举动不是“删除并退出”,而是默默选择“免打扰”。

微信群不再是单纯的微信群。砍价、拉票是中国传统人情的线上再现,专业群、兴趣群、工作群则体现了虚荣心和毛躁心态。

如果是自己拉起的群,尽量建立固定的群规和惩罚方案。

尽量少加入一些“竞争性质”的群,比如各式各样的妈妈群,升学面试、考试考级、报考学校、各种比赛无时不刻不充斥在这一群陌生妈妈口舌之中。一开始是因为有共同的育儿问题聚集到一起,但是随着“谁考上了什么重点中学,谁三岁就能背一百首古诗,谁国外钢琴比赛第一名”的消息越来越多,回头看看这个从来不让你骄傲却只会让自己劳心劳力的亲生孩子,非但没有在群里学习到优秀的教育策略,居然徒增了满脑子的育儿焦虑。

不加入各种微信群,我可能会错过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失去了高谈阔论的渠道。但一点也不遗憾,因为同时,你多了很多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也与无谓的焦虑、虚荣失之交臂,避免让自己陷入信息过载的境地,完美地错过了这个消耗自己能量的深渊。

你的微信还有多少个群没屏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