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別亂說 美女可看著你們評論哪!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信息,是收藏者的行動依據。當然,對於信息的來源和渠道應當嚴加考證。善於利用信息者,必將成就大業也。一條來自中國書法家協會公佈的消息稱,“中國20世紀十大傑出書法家”經過專家們的投票評選,已經揭曉。其名次以得票多少排序為:吳昌碩、林散之、康有為、于右任、毛澤東、沈尹默、沙孟海、謝無量、齊白石和李叔同。這樣一個名單次序的排列,無疑為收藏界帶來了許多可以借鑑和參考的依據,同時也是包容信息含量很廣的載體。書畫收藏者完全可以圍繞著這份名單排序去理清自己的收藏思路和策劃好近期和中長期的運作目標。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書畫收藏,當然應以藝術品質為第一要素。出於個人品味的格調偏好和藝術審美觀及鑑賞力不同,往往會對古今的書畫名家作品產生截然不同的取捨態度。有時恰恰是收藏了當時不被市場看好,而在若干年後卻備受青睞的作品,這就得看收藏者的鑑賞品味和有否戰略性的眼光了。比如有近代“草聖”之雅稱的林散之,在他50歲之前幾乎不被國內的書畫界看好,也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書藝境界,哪位仁兄如果在那時收藏了林散之的手稿原作,想必在林散之成為了當代最負盛名的書法大家之後,這些寶貝會使他興高采烈之至的。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林散之書藝的被發現,緣於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覽的徵稿,那時是1978年,在歷經文革後,年邁的著名書法家有的已荒廢許久而拿不出精品,後輩中出類拔萃的也不多,林散之的一幅大草震驚了所有的評委,包括郭沫若等在內,都對他的筆走龍蛇之大氣、線條使轉之精靈佩服之至。後來由於日本書法界的崇拜,林散之的書法在國內迅速地走紅。那時他已經年近60歲了。

筆者在細細辨別這份出自中國書法界最權威機構的報告名單時,產生了以下幾點思索。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一是純以書藝服人。從這份名單可見,不論恭列者的政治信仰或人格精神如何,光以純粹的書法藝術而言,前4位名家的書藝光芒確實是最亮點的,也是他人無可替代的。尤其是康有為和于右任二位大家的入圍,更令人信服,他們才是真正的書法家和大師,而非一般的寫字匠。相比較起齊白石、沙孟海和沈尹默等名家來,這二位書壇高手的知名度一時間似乎要低些,或許在書壇之外更是如此。但這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人們政治觀念和信仰的影響。然而,金子總是要發光的。撇開紛雜的意念,光以書藝的內涵和美學境界而論,這二位大家躍居十大傑出書法家前列,是世人對他們的公認。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于右任留給世人的作品,以行草書對聯形式居多,那種摻和著北碑精髓的墨跡,沉穩拙重又筆辣蒼勁,紙面瀰漫著大氣神韻,以大局觀來營建章法的獨特。其書藝的精神與人格的方正是極其吻合的。堂堂正正的他,其心跡風骨,天經地義地鑄成了只能是屬於于右任的氣象宏大的書法神韻。

認識康有為的書法藝術,大多數人是基於中國歷史上的“戊戌變法”,可以這樣說,康有為為推動中國書法藝術的流傳和發展所作出的貢獻,絕不會比他在歷史上的政治作為要遜色。藝術神話的傳說,有時是會逾越國界和時光的。康有為書法的最大特點是深受魏碑的影響,卻又富於變化。常常是起筆無尖鋒,收筆無缺鋒,也無挫鋒;折筆處方圓並用,運筆時迅起急收,妙入毫端,其腕下的功夫之精深,足以令人折服。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十名傑出書法家中的前4名藝術韻味,有吳昌碩的大氣雄強、林散之的乾枯空靈和康有為的意境宏闊及於右任的蒼勁老辣,不說是20世紀,恐怕連21世紀也是無人能夠超越他們的。因為現時的人們實在是太浮躁,太為功利所左右了,而功利二字往往是會夭折藝術家的靈性。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謝無量,行書“蒸鬱晴天”

二是謝無量和齊白石的入圍,顯示了藝術和傳播作用的效果。前者是10位大家中名聲最不響亮的,但恰恰是他的廣博深邃的學識修養和看似散淡又漫不經意的書法藝術,博得了人們的厚愛。有些藝術品在開始看時,常常有不怎麼樣、不讓人心動的感覺,但品賞的時間一長,就會越看越有滋味。謝無量的書法就是這樣的例子。他的字體結構新穎別緻,寓巧於拙,疏朗而不鬆弛,實則是成竹在胸,自有法度。沈尹默先生曾有這樣的評價:“無量法書,上溯魏晉之雅健,下啟一代之雄風,筆力扛鼎,奇麗清新……株守者豈能望其項背耶?”以筆者對他的書藝理解,他們作品之所以能突破前人的藩籬而不落窠臼,不僅反映了他對書法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得力於他那廣博深邃的學識修養。因此,他的書法筆姿凝鍊遒勁,柔中見剛,不為固定形式所限,也毫無矯柔造作之狀,而是神飛意揚,逸趣橫生而耐人尋味。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齊白石的書法也能夠入圍20世紀十大傑出書法家行列,純粹是沾了他自己的畫名而贏得了人們的首肯。比起他卓有藝術實性的洗煉水墨畫來,他的書藝似乎是不值多談,倘若那些詩句不是配在其精妙的圖畫旁側用以題款,誰還會去眯起細眼仔細品評呢?從純收藏的角度來說,恐怕是十個齊字也抵不上一幅畫的經濟價值。畢竟,經濟價值的背後,有藝術含金量支撐著。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三是沈尹默和李叔同的恭列,筆者的一孔之見是頗有戲劇性。沈氏書藝在海上藝壇曾被認為是近代的開拓者,也確是影響了當今正在從事書法藝術的幾代人。然而在我國的北方和中原地區,又常常被認為是阻礙了現代上海書法的發展和前進。兩種意見和觀點截然相反又針鋒相對。如果從收藏和鑑賞的角度去討論,部分地吸收和收藏一些沈氏的書風和作品是種高明之舉。但如果將其視作為藝術典範,則往往成了收藏者眼光前進的絆腳石。

李叔同的書藝,自然與眾不同,出家人自有的超脫和清雅,一絲不存人間之浮躁,細筆慢功寫來,真讓品賞者在大伏暑天見之也會立頓清涼起來。曾在其學生,現代著名藝術大師豐子愷的石門古鎮故居里,看到過李叔同的一副精品,甚為崇拜。書寫的對聯為“欲為諸法本,心如工畫師”,一樣粗的線條,略為呈長方形的結構,用筆沒有絲毫的牽帶,隨意而出,禪勁十足,要想學之,真是難而不易。數年前曾見國內有人試圖詮釋李氏的書藝風格,而去模仿其書法作品,但給人的感覺總是不倫不類的。沒有其境其藝和修煉,哪有摹仿即成書作之理?

解讀“20世紀十大書法家”

“中國20世紀十大傑出書法家”的評選產生,對收藏界肯定會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筆者以為,十大傑出書法家中,吳昌碩、林散之、沙孟海的字,其身價早已被抬到“高處不勝寒”之境地了,而康有為和于右任的作品,隨著被人認識程度的迅速提高,身價也會竄得很快。那麼其下的只有謝無量的作品還能作番收藏上的運作了。當走在大眾醒悟後的腳步之前,肯定是能有不小空間來盤旋的。 《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