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堂實控人張美華夫婦上市以來共39筆股權質押 套現約20億元

來源:GPLP(ID:gplpcn)

同濟堂實控人張美華夫婦上市以來共39筆股權質押 套現約20億元

9月12日,新疆同濟堂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濟堂)發佈《關於回覆上海證交所問詢函的公告》,回答了公司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等問題,以及補充披露龍海新藥自收購以來的主營業務情況。

這是同濟堂2018年中報以來,第二次收到了來自上交所的問詢函。第一封問詢函在8月29日下發,提問主要圍繞原同濟堂子公司監利縣華龍藥業有限公司和同濟堂內部控制等情況。

接連收到兩封問詢函,同濟堂依然鎮定自若。在答覆中稱,其經營穩定、資金充足,並堅持認為,半年報的財務數據完整準確,只是部分內容表述不夠清晰。不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信披頻繁出錯

根據兩份問詢函,對持股51%的子公司華龍藥業在半年報中消失解釋,同濟堂稱,由於其發現華龍總經理存在涉嫌違反該公司章程及股東會決定,且未經華龍公司董事會批准,未按約定開設監管專戶亦未按股東決定收取和使用該專項增資資金的情形,以華龍公司《公司章程》為判斷依據,同濟堂認為,自2018第一季度開始便失去對華龍的實質控制權,所以不再將華龍公司納入合併範圍。

如此重大的事情,同濟堂卻未及時向監管機構反映,並把企業章程作為一個判斷依據,投資者能買賬嗎?

GPLP君注意到,在信披問題上這並不是同濟堂首次犯錯。2017年4月,公司發佈的2016年報中,三大主營業務板塊中,營業收入增長率最高醫藥批發板塊為12.09%,其中非醫藥產品銷售板塊出現負增長,顯然總營收的增長不可能超過12.09%,但報表上總營收竟同比增長13.24%。一個月後,公司糾正修改了其中醫藥批發業務與非醫藥產品銷售營業收入增長率。

兩個月後,在併購這等大事上,同濟堂也出錯了。2017年6月6日,同濟堂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同濟堂醫藥擬出資2.52億元、2.22億元收購南京同濟堂17%與15%股份,收購完成後同濟堂醫藥的出資比例增至83.01%。

這一價碼正是基於由中銘國際出具的南京同濟堂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報告。該報告中銘國際分別採取了資產收益法和基礎法進行了市場價值評估。前者得出的評估值為14.8億元,增值率為74.42%。後者則評估得出8.7億元左右,增值率為2.02%。兩方法的評估結果差異6.1億元,差異率為70.96%。該事項也遭到上交所問詢,最後公司統一改口選用資產收益法評估結果。

最後,市場得到的解釋是,評估助理工作疏忽,誤將校訂前的《資產評估報告》掃描提交給客戶所致。

分紅預案遭取消

除了信批問題,今年年6月,同濟堂推出2017年年度分紅預案,不出幾日,又突然宣佈撤銷這一分紅計劃。理由竟是同濟堂因疏忽未能及時發現公司母公司歷史存在7427萬元未彌補虧損,從而導致了工作程序上的錯誤,並表示會盡快彌補該虧損,再安排公司分紅事項。直到8月28日,同濟堂才再度宣佈新增半年度分紅計劃。

而此事件也被市場質疑為股東抬高股價伺機進行減持,發佈分紅公告後,股價有較大漲幅。但在公司宣佈撤銷分紅計劃之前,股東盛世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完成了股份減持,套現約3.8億元。

股價下跌逾八成

2015年6月15日,隨著同濟堂借殼事件公佈,公司股價一路上躥至29.15元,達到歷史頂點。此後,股價跌跌不休,至今年9月28日,股價為5.34元,創下2009年以來新低。以此計算,借殼以來,股價累計跌幅已達81.68%。

隨著股價輪番下跌,同濟堂實控人張美華夫婦所質押的股權面臨平倉風險,頻頻通過補充質押來化解。僅在2018年6月,同濟堂發佈的20條公告中,8條與股權質押相關,其中,6條是補充質押公告。

同濟堂的三番兩次的錯誤導致其已經列入上交所關注名單,而其是否能完成上交所的“客觀審慎、勤勉盡責”的指導,還是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