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跨區域「河長」新機制,宜賓市高縣這樣干……

探索跨区域“河长”新机制,宜宾市高县这样干……

一條河流如果流經多個區縣,管理上就容易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

為了“一條河、一盤棋”

宜賓市高縣從今年3月份開始

以起源雲南省威信縣

並流經宜賓多個區縣

總長350公里的南廣河為載體

探索創建跨區域河長合作機制

並於9月成立

“南廣河流域縣級河長聯盟”

探索跨区域“河长”新机制,宜宾市高县这样干……
探索跨区域“河长”新机制,宜宾市高县这样干……

南廣河是高縣的主要河流,也是該縣“讓母親河更美麗”專項行動中的重點治理流域。該河流經雲南及宜賓市內等地,高縣先後投入3.7億元,建設完善10多個城市、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引導全民參與水生態修復。

“但依然感覺一個縣的力量太過單薄。”高縣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流域內各區縣間信息互通不暢,遇到問題時,很難有效、快速、低成本地解決。比如,去年汛期,南廣河上、下游缺乏信息互通,致使下游地區在防汛應急處置上往往處於被動。”

探索跨区域“河长”新机制,宜宾市高县这样干……探索跨区域“河长”新机制,宜宾市高县这样干……

為將“各自為政”變為“協同作戰”,今年3月以來,高縣陸續與南廣河流域的敘州區、珙縣、筠連、興文、長寧和雲南威信縣、彝良縣、鹽津縣等地,探討設立南廣河流域議事機構。

探索帶來正面效應:今年8月份汛期,鹽津縣及時將雨情傳遞到高縣,為高縣在洪峰到達前爭取了至少3個小時的防汛應急處理時間;珙縣門檻灘電站、高縣月江電站等南廣河流域各梯級電站,實行聯合調度,汛期錯峰運行,枯水期保證生態下洩流量,“整個汛期,在八縣一區的共同努力下,南廣河流域防汛減災工作中無一人傷亡,沒有大的財產損失,沒有決堤垮壩等事故。”

經過半年合作實踐和反覆修改完善後,由高縣牽頭的該流域“八縣一區”跨區域縣級河長聯盟成立。聯盟確定了全面完成全流域“水環境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六大任務,建起“聯防聯控、會商、統一調度、預警、監管、信息共享”六個機制。

“聯盟的成立,極大提高了辦事效率。”上述負責人表示,過去流域上的事情都必須縣與縣協助解決,甚至需要省上出面協調。有了這個聯盟機制後,出現問題馬上可以直接解決。

聯盟也促使成員單位

在保護環境上更加齊心協力

據不完全統計,流域內區縣已經

✔ 共同關閉環保不達標的畜禽規模養殖場30家

✔ 治理環保設施不符合要求養殖戶10餘戶

✔ 跨縣聯合執法16次

✔ 沒收並銷燬非法捕撈工具2000餘套

✔ 放生漁獲物2800餘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