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任何人都有對美追求的權利,但是我們不希望審美的變化日趨畸形,影響孩子們的言行舉止,進而使年輕人逐漸忽視堅強勇敢的美好品質,忘記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陰柔之風”甚囂塵上,甚至成為另一種“社會流行色”。滿屏都是剝了殼一樣嫩白無暇的小鮮肉,現實中的男人面對危急卻在不斷退卻和躲避,人們都在不斷地追問:中國男人的血性去哪兒了?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雖然我國早已經在古代就有這種男扮女裝的先例,最早的一例是三國時期的司馬懿!(可以百度)

不過發展到唐代,宮廷和民間都盛行歌舞戲和參軍戲,這時的演員既有男亦有女,既可女飾男,也可男扮女。但由於心理因素,人們對其中男優扮女的表演還是頗存非議的,例如韓愈在《辭唱歌》中,先是對身材曼妙的女伶的歌唱倍加讚揚,然後對男優的歌唱予以嘲諷:“豈有長直夫,喉中聲雌雌。君心豈無恥?君豈是女兒?”這裡所苛責的顯然是男優扮女的表演。元明時代,戲曲舞臺上湧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坤旦,然男旦藝術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至清代,男伶逐漸佔據旦行的主流。清人李鬥在《揚州畫舫錄》中就記載了眾多的男旦演員,其表演藝術已達到了較高水準。同書卷九還說:“揚州花鼓,扮昭君、漁婆之類,皆男子為之。”其後再發展到近代的戲曲舞臺,無論是崑曲劇社還是花部戲班中,都不乏男旦的表演。尤其是經過幾代京劇藝人的努力,男優表演已逐漸升華為一種高雅的“男旦”藝術,而且名伶輩出,為國粹添光彩、傳佳話了。需要說明的是,歷代男伶的女裝表演屬於一種舞臺藝術,與其他類型的男扮女裝本質上決然不同。而且男旦的女裝僅限於舞臺或藝術照,日常生活中他們仍是男性裝束。

謝霆鋒在擔任《中國好聲音》導師時,就說了一番讓全中國男人顫抖的話:

其實說實話我都已經有點厭倦現在非常流行的韓風。

我覺得男生也該找回,男生該有的荷爾蒙。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謝霆鋒這麼說確實有資格,17歲憑藉帥氣的面容出道,卻從不甘於做一個靠臉吃飯的花樣美男,玩兒搖滾做歌手,拼了命的去拍電影,不靠父親謝賢,闖出自己一番事業,一身血氣方剛。

在去年11月分,吳京上華少的節目的時候,期間華少跟他講,現在有一種叫所謂的男色時代,對男性的審美標準有一個顛覆性的變化,我們有一個現代90後的女性非常喜歡的一個組合,叫EXO……吳京沒聽懂,問什麼?華少再次強調說是EXO,但不是喝的那個,是一個美男代表,說著華少給吳京指了指視頻中的EXO劇照。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吳京看到EXO劇照後一臉懵,問華少這是男的還是女的?華少告訴他,這些都是男生,全部是男團組合。吳京湊近又仔細看了一眼,然後說了三個字“驚呆了”。華少聽後笑了笑說,確實是非常的漂亮,非常的紅,當然他們有他們自己非常獨特和鮮明的色彩,而且有他們的演藝才華。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當年,F4憑藉著一部《流星花園》,開啟中國男色消費時代的大門。隨著一系列的男性選秀的火爆登場,“小鮮肉”“小奶狗”的頻頻走紅,單純依靠精緻外形成為流量明星,漸成風潮。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韓劇、日劇裡那些皮膚白皙、線條柔美、聲線溫軟的男主,把追劇的萬千姑娘們迷得沉浸在被“老公”包圍著的幻想裡不可自拔。

但如今,韓國女性卻越來越嫌棄花美男,那些標榜“柔弱美”的小鮮肉卻在中國越來越吃香。

而據網絡統計,僅WEIBO追星的人數超過了3億,

大家都知道,明星所存在的價值,只希望他們能夠給社會當來更多的價值觀和娛樂,古代稱之為戲子,是大家消遣娛樂的一個項目,是一種上不了檯面的職業,而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已經看的比自己的父母還要重要,而他們帶給群眾的影響確實是巨大的,

毫無疑問,現在就是小奶狗當道的時代了,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但是這也同時反映出了一個社會現象,就是現在已經更替到了女權主義了,因為只有女人才會喜歡這種小奶狗吧!畢竟沒聽過男的有這種愛好的!(不歧視GAY)

現在也有不少的男性也喜歡男扮女裝了,為此,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女裝大佬!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相信大家在去年的中旬,這三個人在地鐵上出現的視頻早就讓人熟悉了吧!何止是妖撓啊!簡直是在對我們三觀的極大衝擊啊!

剛好現在是奧運會,咱們看看各自國家的運動員:

這是別人家的球員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我們球員

瘦的瘦、胖的胖,簡直“毫無訓練痕跡”。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並且被親切的稱呼為白斬雞!(一點毛病都沒有)

記得有一個美國朋友問道:為什麼趙本山可以買得起私人飛機,而錢學森、竺可楨和袁隆平這樣的科學家卻買不起?這叫什麼問題?

我一時語塞,無言以對。只好說:我國的科學家、哲學家、作家和中醫學家都一心忙事業、學雷鋒,沒工夫賺錢。不但錢學森、竺可楨和袁隆平買不起飛機,就連中國古代的墨子、張衡、張仲景、祖沖之、孫思邈、畢昇、李時珍和近代的馮友蘭、魯迅都買不起。孔子那麼偉大,有時連吃飯都成問題。

我的解釋不著邊際、蒼白無力。美國朋友似乎明白了,邊點頭邊說:原來在中國科學不值錢,哲學不值錢,文學不值錢,中醫不值錢。

我很奇怪,科學解決人類生存問題,哲學和文學解決人類思想問題,中醫解決人類健康問題,怎麼就享受不了萬人追捧紅得發紫的場面和待遇?為什麼明星、歌星、影星卻那麼值錢出場費那麼高?如果講貢獻袁隆平錢學森沒有明星大?出場費又在哪裡呢?

美國朋友不顧我的感受,仍然趾高氣昂:如果一個民族把演藝界明星捧得比天還高,那麼它是不堪一擊的。記得你們中國有句詩吧?“暖風燻得遊人醉,只把杭州當汴州”!一個連科學家、哲學家、作家和自己的中醫事業、文化事業都不重視的國家。即使航母再多,兵力再強,也形同虛設,不堪一擊!

我被美國朋友好好上了一課,也如同被抽了一記耳光,但不是抽在臉上,而是在心上,是抽在中國人心裡。

由還記得當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記著採訪:您這獎金500萬將用於何處呢?莫言說道:在北京買個房子吧,

那麼剩下的呢?

剩下的慢慢還吧!

。。。。。。。

在此我就特別想問下;當我們國家的文學家,科學家,醫學家都一文不值的時候,我就特別想知道我們國家會不會變成一個除了沒有希望,什麼都不缺的國家和民族!

我現在都還記得普京說過的這樣一句話,原不原諒恐怖分子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務就是送他們去見上帝。

何時我們的國人才會面對社會突發事件的時候,能夠體現出男人的血性,而不是除了拍照就是拍視頻發朋友圈!

是男人,就該有的男人的荷爾蒙,有男人的骨氣和血性。

男人在走向消失,不僅僅在肉體上,還在內心裡。

我們呼喚血性,尋找血性,也是期待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能夠得以重塑,期待中國大地男人血性依舊,硬漢早日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