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8億美元反咬恆大,「戲精」賈躍亭醉翁之意恐已不在造車

今年6月25日,恆大健康公告稱,恆大集團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間接獲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這意味著,恆大已成為Smart King第一大股東,正式入主FF。


花光8億美元反咬恆大,“戲精”賈躍亭醉翁之意恐已不在造車

本來以為恆大出手,早已遠離樂視核心業務、只剩下FF(FaradayFurture法拉第未來)的賈躍亭,終於可以甩掉“老賴”帽子,一心在造車大業之上。沒想到,收購公告才剛剛過去3月有餘,恆大8億美元被花光殆盡,沒能看到FF91順利量產,賈躍亭又耍起了手段,在未滿足支付條件的情況下,要求恆大提前支付7億美元。

恆大表示,賈躍亭利用其在合資公司多數董事席位的權利操控合資公司,在沒達到合約付款條件下,就要求恆大付款,並以此為藉口於2018年10月3日在香港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剝奪恆大作為股東享有的有關融資的同意權,並解除所有協議。

而據接近FF的人士表示,這實際上是FF控制權之爭。“恆大的控制慾太強,但FF的控制權是賈躍亭的底線,他必須要掌握控制權。”


花光8億美元反咬恆大,“戲精”賈躍亭醉翁之意恐已不在造車

由於FF實行AB股模式,賈躍亭等FF原股東投票權則高達88%,也就是說恆大健康成為Smart King的“大股東”,而賈躍亭還是FF的直接決策者。但是,恆大入股的同時,還與FF原股東簽訂了對賭協議,如果FF無法在2019年第一季度做到首批電動車量產交付,賈躍亭將失去對公司控制。


花光8億美元反咬恆大,“戲精”賈躍亭醉翁之意恐已不在造車

眼看2018年還剩下不到3個月,縱使拖到2019年第一季度,FF91的交付仍然停留在“預量產”階段。對於本來就是“重資產”的造車來說,8億美元也難以支撐其兩款車型的研發與量產,而現階段主要依靠漢福德汽車工廠,其前期的推廣落地也面臨不小挑戰。

不過,筆者認為,之所以賈躍亭對FF控制權視為“底線”,本質上FF是賈躍亭身後最重要的“搖錢樹”,而非什麼造車理想。

有了“搖錢樹”,賈躍亭才能不斷操盤股市,通過股市波動坐收漁利。

2015年,賈躍亭治下的樂視股價正值高位。賈躍亭通過股份減持計劃,曾表示將減持所持有的樂視網股票套現的資金全部借給公司作為運營資金使用(後被證實並沒有兌現,坐實賈躍亭高位套現)。隨後2016年被爆資金鍊斷裂陷入危機,股價開始斷崖式下跌。

2017年初,樂視獲融創160億元投資,行業紛紛表示樂視有了起死回生的機會,樂視股票再次上揚。可沒過幾個月,融創的160億遠不夠補上樂視的大坑,樂視再次遭遇危機,股價再次頻頻跌停。

通過融創事件後,賈躍亭從樂視核心被剝離,專注FF造車業務。失去了樂視大靠山的賈躍亭,雖然不再是樂視的控制者,但仍然持有樂視大量股票。而樂視股票的漲跌,仍然與賈躍亭的一舉一動息息相關,必然要守護好FF這顆“搖錢樹”。

賈躍亭FF接受恆大入股後,樂視網經歷過數次漲停,彷彿又看到了“起死回生”的曙光。此次賈躍亭與恆大再次“撕逼”,當日受此利空影響,恆大健康開盤暴跌35.24%,最終跌幅收窄為15%。樂視網開盤大跌9.21%,截至上午收盤,樂視網跌幅收窄至5.88%,報3.68元。


花光8億美元反咬恆大,“戲精”賈躍亭醉翁之意恐已不在造車

可見,在賈躍亭的統治之下,無論是當年的樂視、還是如今的FF,都成為了他波動股市的重要槓桿。賈躍亭通過“操盤”,讓樂視網股價“過山車”式漲跌完全在自己的操控之下。縱使賈躍亭在眾目睽睽之下,不敢輕易增減手中股份,但股價如潮水般漲跌,是否有其他方式在“一高一低”之間得利,就不得而知了。

筆者不妨斗膽猜測,不加時日,賈躍亭或將與恆大達成和解,或是FF找到新的資金吸管,FF91成功交付,股票再次應聲大漲。這些會不會出現在賈老闆的“劇本”之中,半年內恐怕就能見到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