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宿遷系列|宿遷有一款餅,長得超有型

尋味宿遷系列|宿遷有一款餅,長得超有型

 每座城市,都有她獨特的氣質。而老字號,則是一座城市的精髓。老字號裡的味道、記憶和情懷,讓城市有了溫度。

宿遷是一個“好吃”的城市,從晨曦到日暮,美味最能表達人們生活中的情緒。

今天要說的這道美味,可是宿遷人家餐桌上少不了的酥甜香脆的“車輪餅”,外形酷似車輪,吃起來嘎嘣脆,而且還是清朝乾隆年間流傳下來的特色小吃~

尋味宿遷系列|宿遷有一款餅,長得超有型

而關於它的歷史,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乾隆年間,洋河古鎮上有一家小酒館,店主叫張善巧,人稱巧師傅,他的老伴被稱為巧大媽,閨女被稱為巧姑娘。


一日,乾隆皇帝路經此地,看到人們送給巧師傅的招牌(“三巧酒店”)和一副對聯(上聯是:善做淮北面點,下聯是:巧作江南佳餚)頗為不悅:一個鄉村小店竟也敢誇下如此海口,當真是狂妄至極!


於是乾隆進入店內,要求店家按照他乘坐的車子車輪,在一個時辰內,做出一款類似車輪,金黃酥甜咯吱響,好看好吃又好聽的餅。並補充道:“如做不好此餅,我就要砸你招牌,撕你對聯!”


巧師傅苦思不已,要說手藝,那也真算是九州第一,可幾十年哪曾做過車輪形狀的餅,還要好看、好吃又好聽?於是立即和老伴、女兒一起商量做餅之事。後來三人苦思對策,將難題化為巧思,竟真的做出了“色、香、聲”(純油摻和的面與水油麵糅合在一起,油炸後,酥脆可口;餡料中融入糖桂花、紅綠絲等,顏色十分好看;餡心中加入冰糖,吃起來嘎嘣脆)俱全的車輪餅,就連乾隆皇帝吃完都心服口服。

金黃溜圓,花紋絢麗的車輪餅,輕咬了一口,只覺得甜酥鬆脆,滿嘴流香,非常好吃。細細咀嚼,格吱格吱響,聲音清脆,非常好聽。

乾隆皇帝禁不住詩興大發,龍飛風舞地題詩一道:洋河有餅若車輪,香脆酥甜妙化神。莫道京華糕點好,品來不及此奇珍。

“好看好吃又好聽”的車輪餅從此遠近聞名,代代相傳。

如今,漫步宿遷洋河古鎮、埠子鎮,特色的車輪餅豐盈著人們的美味食譜,製作餡料的時候,要把碎冰糖和豬油,以及桂花、核桃仁、瓜子仁、青紅絲等各種美味佐料攪拌在一起,製作成餡心。

後來技術改良,不同店家所用的餡料不同,做出來的車輪餅酥脆有別,常常供不應求。外地而來的遊客,離鄉在外的遊子,總是青睞這一抹滋味。薄脆的餅皮咬下去,滿口就被豐富的餡料塞滿了,十分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