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狙擊」期貨反轉判斷絕技:峯谷雙雙背離法則

由於期貨投機者的觀念與炒作手法上的不同,從而出現使用不同時空框架下的K線圖。例如,對於炒即時交易的投機者,可直接應用1分鐘、3分鐘、5分鐘等的時空框架(即K線圖)。對於炒波段的可用15分鐘、30分鐘K線圖;對於進行長期性的投機,可使用日K線圖。不論它們如何選用K線圖,但對於K線圖中的規律卻是相同的。即相同的規律,在不同時空的K線圖中所代表的循環週期的大小不同罷了,也就是常說的波動級別不同。

準確判斷的運動方向及其規律,是進行準確投機的前提條件。在經歷大量的研究與實踐基礎上,建立一套準確的判斷方法,即波峰谷雙背離判斷法則。其內容如下:


峰谷雙雙背離法則

1、趨勢行情判斷:當K線近期峰、谷值連線與MACD的近期峰、谷值連在方向(指上升或下降)一致時,代表市場正處於趨勢行情之中。——峰谷同步,市場繼續。

簡言之:峰谷雙雙同向,市場為趨,市場仍將按原有方向進行運動,如上圖中右側所示情況。

2、頂部反轉判斷:當K線近期谷值連線與MACD的谷值連線方向相反,而且以後再出現峰值相反,則證明市場頂部形成反轉,後勢下跌。——先谷後峰,見頂回落。

簡言之:上升途中,只要谷值先背離,後再出現峰值背離,則市場見頂,後勢下跌,如上圖中中間結構。

注:當僅出現谷背離,或僅出現峰背離,均不能視為市場見頂。因為,僅出現谷背離,代表市場多頭主力成本上升,並不能肯定市場不再創新高!而僅出現峰背離,也只能說明市場多頭獲利能力降低,但不能排除後期出現暴漲!

3、底部反轉判斷:當K線近期谷值連線與MACD的峰值連線方向相反,而且以後再出現谷值相反,則證明市場底部形成反轉,後勢上漲。——先峰後谷,觸底回升。

簡言之:下跌途中,只要峰值先背離,後再出現谷值背離,則市場見底,後勢上漲,如上圖中左側結構。

注:當僅出現峰背離,或僅出現谷背離,均不能視為市場見底。因為,僅出現峰背離,代表市場空頭主力成本上升,並不能肯定市場不再創新低!而僅出現谷背離,也只能說明市場空頭獲利能力降低,但不能排除後期出現暴跌!

峰谷突變後反轉行情判斷——主力中途誘騙法

以上討論了最重要的行情反轉法則,下面再討論另一種經典反轉結構。即:

市場反轉=MACD指標與K線形成同步 (KDJ指標/力道線)與K線形成背離

當以前面的雙背離進行判斷時,則發現該反轉形態並不充分,因此,難以開倉下手。如果以KDJ與K線背離,再外加力道線與K線背離,形成合力時,則可以看出它必然要產生反轉。

通過以上的討論,可以得出市場反轉的標準結構如下:

標準1:雙背離結構=MACD指標與K線形態中出現波峰、谷值雙背離條件時,行情反轉;

特性:後勢漲跌幅度大,一般是行情繼續前之2倍。

標準2:同步型結構=MACD指標與K線形態形成同步,但力道線、KDJ指標形態卻出現背離條件時,行情反轉。

特性:後勢漲跌幅度小,一般是前期變動幅度之1倍。

單向背離的繼續運動——行情強行延長式

一般而言,當MACD與K線形態形成單一結構的背離(即峰背離或谷背離時),一般趨勢行情會沿其繼續產生雙背離的結構進行運行,從而完成市場的自然反轉。

然而,由於市場主力的強力控盤行為,有時則不但不會繼續形成市場反轉,而是繼續強勢拉抬或殺跌,從而出現強行延長行情的走勢結構。如下圖中所示的走勢,市場基本形成的雙重背離,本應自然形成向上反轉,恰好受到主力的強力控盤,市場反手繼續快速下行,從而形成了強行延長下跌行情。

在強行延長市場趨勢行情的情況下,一般它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在15分鐘K線上,與以前的規律相符合,並存在相應的“多餘能量”(力道線不趨於零);

2、市場在繼續自然趨勢中將會遇到重大的阻力壓迫,從而形成多重市場阻力。

3、在長期而言,具有趨勢統一性、一致性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