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福建省內專業的鄉村生態文旅投資運營者

鄉村文旅規劃運營一站式服務平臺

一一致力於鄉村文化產業升級

2017年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等14部委共同制定印發了《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7年)》,在《方案》中提出,促進“旅遊+農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推動1000個鄉村旅遊重點村與旅遊電商、現代物流等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持續推進“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一村一品”產業建設專項行動。鼓勵和引導鄉村旅遊與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發展智慧鄉村旅遊。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智慧鄉村被冠以“智慧”二字,許多人便將其與智慧城市掛鉤,按照智慧城市建設理念佈局智慧鄉村建設,並稱之為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了“城鄉一體化”。但農村並不是城市,很多智慧城市理念並不一定適合當下中國農村發展,這種智慧城市簡單延伸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01、智慧鄉村的詮釋

新型城鎮化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方興未艾,鄉村建設也逐步走向智慧型道路。智慧鄉村是不同於智慧城市的一種新興概念體,是以現代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為依託,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建立智能化文化、產業價值體系為目標,創造集休閒旅遊、文化體驗、農耕養殖等多功能業態環境。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02、智慧鄉村的基本特徵

1、空間形態——人+物+網的連接

互聯網平臺的出現打破了地域性的隔閡,來自不同專業技術背景的工作人群進行線上合作,不再受空間距離的制約。在空間形態上呈現分散化佈局,通過網絡將人與人、人與物相連接。傳統鄉村單一的社會空間結構不再適應創客者的需求,未來鄉村互聯網的工作環境呈現“創客+產業+互聯網”休閒化特徵,工作環境、休閒空間和宜居空間邊界發生模糊,將出現緊密聯繫的複合形態。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2、互動體驗——參與和互動

互聯網技術改善了信息的流通方式,從單向變成了雙向甚至是多向。互聯網時代的“參與互動”將極大地調動人們多種意義感官,更加受到人們的追捧和喜愛。鄉村記憶和文化的傳承不再停留在走馬觀花,豐富的互動參與給參觀者留下更深的印象,同時也為兒童打造寓教於樂的數字文化體驗空間。傳統文化因子與現代技術的碰撞,構築江南水鄉與互聯網的完美融合。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3、融合功能——跨界融合,連接一切

“跨界融合,連接一切”是互聯網+的精神核心內涵,如“互聯網+金融”產生了眾籌項目,“互聯網+農業”實現了精準灌溉,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其他產業跨界融合成為可能。新的產業將呈出現新的業態需求,以鄉村農業生產、交通和居住三大傳統空間為基礎,在智慧鄉村規劃結構中納入旅遊休閒、創客物流和農田觀光等新興功能,打造產業複合,遊居完備的鄉村功能型融合模式。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03、智慧鄉村建設

1、網絡佈局:應充分考慮用戶需求

在各地方出臺的智慧城市或信息化規劃中,絕大部分包含“打造城鄉一體的信息基礎設施”這一任務,很多地方將這裡的“城鄉一體”理解為建設與城市相同水準的信息基礎設施。於是,各地運營商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村網絡建設工作,部分一線城市已經實現農村地區寬帶接入能力與城區十分接近,甚至相同。誠然,寬帶網絡建設應該超前一些,因為“總有一天這條大路上會跑馬車”。但由於一些農村地區應用太滯後,造成了大量網絡建設及維護資源的浪費,令人擔憂。所以,就農村信息基礎設施而言,建了不等於用了,用了不等於用好。

因此農村地區的網絡佈局應充分考慮農村地區市場需求,不應強求達到城市地區的水平。即便要建設,也可以將城市地區退下來的一些網絡設備加以改造利用,從而節約投資成本。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2、業務發展:應整合資源豐富特色應用

針對農村市場,除了整合渠道資源發展用戶,維持語音、短信業務,發展數據流量業務外,運營商還應整合其他資源開發特色應用。

在挖掘智慧鄉村建設需求的時候,要把握兩個方面:一是滿足食品安全、產業發展、村民互動等硬性的信息化需求;二是要挖掘智慧鄉村建設帶來的文化、環保等軟環境的改變,如某村通過部署村務管理攝像頭,不僅在村務安防方面起到作用,同時規範了農民隨處便溺、亂扔垃圾等行為,創造了一個更文明的社會環境。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當前農業物聯網應用並不如想象那麼樂觀。因此在推廣物聯網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應整合地方農業科研所和政府層面的資源,才能逐步擴大應用規模。

3、人才模式:要培育新農民,引進新人才

人才是持續動力, 農村地區人才短缺、農民信息素養低是目前智慧鄉村建設的最大障礙,因此,一定要以人才培育為核心。一是加強對農民信息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從觀念上,改變和提高農民的信息意識、網絡意識、樹立數字化觀念;其次要面向村領導、村信息員、村民、鎮村企業、農合組織等不同的農村地區受眾,加強多樣化、創新化、貼心化的信息技能培訓。二是通過政府補貼、培養培訓等形式,加大專業化人才的引進力度,打造智慧鄉村建設專業人才梯隊及培養機制,保障可持續發展。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04、丁蘭小鎮的探索實踐

那麼,到底如何以高瞻遠矚的發展戰略加快創新要素集聚,打造“區域發展靠智慧、社會治理有智慧、居民生活融智慧”的現代化智慧城鎮,成為特色小鎮、智慧小鎮建設跨時代的領跑者?杭州市江乾區丁蘭鎮的建設經驗予人啟示。

自2015年入選浙江省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以來,杭州市江乾區丁蘭鎮立於特色小鎮建設的時代風口,銳意前行,緊抓特色主導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升級的“牛鼻子”,借力“互聯網+特色小鎮”,構築發展新平臺,重塑新格局,以智慧產業化、產業智慧化、應用智慧化“三化同步”的根本路徑,助推小鎮實現智慧化轉型。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丁蘭智慧小鎮效果圖

智慧小鎮建設是一個有起點無終點、持久複雜的系統工程。如今,丁蘭小鎮建設成效初顯、鋒芒初現,但在其建設歷程中暴露出的問題也亟待智慧小鎮各方建設主體進行系統梳理、反思應對。

1.小鎮建設成效初顯

作為“美麗杭州示範區·智慧江干”的先行試點小鎮,丁蘭小鎮以智慧謀發展、靠創新解難題,在智慧小鎮建設的道路上因地制宜、悉心探索、努力推進,根據發展定位,找準切入點、瞄準發力點、踏準關鍵點,在智慧園區、智慧景區、智慧社區協調發展之路上開啟了小鎮建設的智慧之門。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西子智慧產業園

築巢引鳳搭建智慧產業平臺。丁蘭小鎮通過盤活存量留用地、閒置老廠房,與騰訊、華為等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聯手推進智慧產業平臺建設,拓展智慧經濟發展空間,初步形成了“以東部軟件城和騰訊產業園為主、多個智慧園區為輔”的智慧產業平臺。

扶持打造智慧企業標杆。通過出臺扶持智慧產業發展系列優惠政策、組建智慧產業創新技術聯盟等,全力支持做強科技創新引擎,打造園區智慧企業標杆。現已引進培育浙江騰越、拉卡拉、華揚大浙、騰果網絡等多個智慧產業發展樣本。

深度觸網建設智慧景區。以杭州核心景區皋亭山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契機,推動景區管理與旅遊運營的智慧化、定製化和科學化,積極建設智慧旅遊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已成功打造全國首條智慧登山線路、騎行線路。

探索構建智慧社區生態圈。以試點社區公共區域WIFI全覆蓋,開發“鄰里通”智慧社區管理服務平臺,試點“雲屏幕進樓道進公園”,開通“菜丁蘭”系統、智能停車系統、智慧醫療分級診療平臺、“智慧家庭三件套”等作為智慧社區建設的著力點,探索構建智慧社區生態圈。

2.小鎮建設問題解析

2017年8月,浙江78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2016年度考核結果出爐。有16個小鎮評為優秀、32個小鎮評為良好、19個小鎮評為合格、6個小鎮被警告、5個小鎮被降格。此次考核中,丁蘭小鎮考核等次為“合格”,比上一年度考核等次“良好”降了一級。在“特色小鎮整體水平同比有大幅度提高”、“2016年度特色小鎮建設情況遠好於2015年度”、“78個創建小鎮平均得分同比上升13.2分”的考核結果下,丁蘭小鎮的創建成績有所退步,情況不容樂觀。探析問題所在,可以概括為以下四方面:

一、主導產業定位模糊,特色產業有效投資嚴重不足。2015年8月,丁蘭街道辦發佈《江干丁蘭智慧小鎮三年創建計劃》(以下簡稱《創建計劃》),明確小鎮產業發展定位,“圍繞區產業發展導向,重點引進和扶持信息服務業、金融產業、文創產業、大健康產業、休閒旅遊業,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難看出,該產業定位存在的問題是:主導產業跨度大、較分散、集中度和聚合度不高,優勢支柱產業指向模糊,尤其是對彰顯小鎮建設核心特質——智慧產業的聚焦明顯不足,只是在《創建計劃》中提及圍繞“打造國內一流智慧產業集聚區”的總體目標,重點培育信息軟件、電子商務、物聯網產業鏈。《創建計劃》出臺後的小鎮實踐也表明對主導產業的精準定位、特色彰顯、優勢做大等關鍵問題的深入探索研究不足,對培育基於自身資源稟賦的產業基礎、產業優勢、產業升級內外驅動力的創新步伐不大。

二、在特色產業有效投資方面,近年來丁蘭小鎮特色產業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比重過低現象需要引起充分關注。據統計,2015年,丁蘭小鎮完成特色產業投資佔小鎮年度總投資14.64億元的比重為44.40%,2016年這一比重僅為35.56%,2017年上半年比重進一步降至34.18%。這與《浙江省特色小鎮創建導則》提出的小鎮“特色產業投資佔比不低於70%”的要求差距很大。相較於考核成績名列前茅的部分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的該項指標值,如杭州市上城區玉皇山南基金小鎮2015年、2016年、2017上半年特色產業投資佔總投資比例分別為88.42%、92.26%、71.19%,紹興市諸暨市襪藝小鎮同期該項指標值分別為86.23%、69.09%、75.25%,杭州市餘杭區夢想小鎮同期該項指標值分別為68.87%、87.88%、54.32%,湖州市德清縣地理信息小鎮同期該項指標值分別為78.76%、72.53%、60.22%,丁蘭小鎮與它們的差距是一目瞭然的。

三、民間投資持續負增長,未能成為小鎮建設主力軍。數據顯示,丁蘭小鎮入選浙江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以來,民間資本投資小鎮建設金額偏少且持續負增長,在國有資本投資佔比上升13.58%的同時,民間資本投資佔比下降14.08%。民間資本未能成為丁蘭小鎮建設的主力軍。與國有資本投資持續發力相伴隨的是民間資本投資的增長失速、萎靡不振,這也與2017年8月“省特色小鎮建設現場推進會”上強調的“要加強非政府投資的考核,將原來的非國有投資比重達到70%以上調整為政府投資佔比低於20%”的創建要求相去甚遠。

四、大項目謀劃儲備不力,後續投資增長堪憂。2015年,丁蘭小鎮億元以上項目共計14個。其中,融城印象等3個在建項目屬於房地產項目,剩下11個智慧建設項目,趙家智慧社區建設項目二期等兩個項目已竣工、西子智慧產業園一期等7個項目還在建,只有西子智慧產業園二期、丁蘭中央水景公園兩個項目屬於“前期項目”。2016年重點項目中,除繼續推進2015年8個續建項目、新開工2015年兩個前期項目外,新增的前期儲備項目非常少。因此,丁蘭小鎮建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後續項目儲備不足。項目謀劃在產業化、系統化方面進展不夠,項目建設梯次推進格局尚待形成。項目儲備尤其是重大產業項目儲備,作為項目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確保項目建設循序漸進和連貫推動的關鍵所在。項目儲備不足將會直接導致小鎮發展後勁不強、動力匱乏。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丁蘭清華啟迪協信科技園

智慧建設統籌規劃不足,小鎮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尚待提升。

一是系統建設統籌規劃和集成架構不足。各智慧子系統如“鄰里通”、“小區雲”、“丁蘭評”、“菜丁蘭”、智能停車系統、智慧登山騎行等以項目為中心推進,佈局零散獨立,尚未呈現全局性、系統性和“一盤棋”格局,全鎮一體化的“數字丁蘭”整體框架尚未成型。

二是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有待提升,信息平臺統籌管理機制不盡完善。作為小鎮“大腦”,丁蘭街道“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是一個用於解決居民各類急、難、險、災事件,警情信息聯動,檔案管理等的信息服務處理平臺。該平臺對各智慧子系統信息綜合受理和聯動協同的能力較弱、小鎮數據資源互通共享的程度不高、重要信息的獲取整合和針對性應用還不夠,難以對小鎮精細化社會管理和精準化公共服務提供有效支撐。

3.小鎮建設推進策略

丁蘭小鎮建設目前已成為江乾區重要項目之一,今後將迎來智慧產業發展的增長期和智慧應用推廣的擴充期。

丁蘭小鎮如何以高瞻遠矚的發展戰略加快創新要素集聚,打造“區域發展靠智慧、社會治理有智慧、居民生活融智慧”的現代化智慧城鎮,成為特色小鎮、智慧小鎮建設跨時代的領跑者?筆者認為,要從四方面加以重視。

第一,要在新視域中優化產業佈局,擴大特色產業投資。

丁蘭小鎮須緊抓“後峰會前亞運”、杭州市委市政府整體入駐市民中心等時代機遇,借力江乾區智慧經濟快速發展東風,乘勢而上,儘快優化提升產業規劃方案、以戰略思維洞察智慧產業發展動態、鎖定智慧產業主攻方向。始終堅持主航道上的“針尖戰略”,整合優勢資源、聚力發展信息服務業,使其成為小鎮名副其實的特色支柱產業。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杭鋼大健康產業園

在信息服務業的發展上,丁蘭小鎮應聚焦電子商務、軟件、金融信息服務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重點,抓好產業平臺的互動融合和智慧骨幹企業的集聚發展。充分利用智慧產業投資的獨特優勢,精準發力、大幅提升特色產業投資額,加快引進落地一批具有較強承載力、聚合力、競爭力的產業大項目。著力引進、培育、振興智慧產業領軍企業和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助推特色產業的集聚、創新和升級,使小鎮逐步成長為引領區域智慧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同時,以落戶小鎮“杭鋼大健康產業園項目”為平臺,依託皋亭山優質自然環境資源,加大對智慧健康產業,尤其是該產業智慧健康平臺的投資力度,力爭打造國內一流的大健康綜合體和杭州智慧健康產業示範地。

第二,要破除障礙、消除痛點,激活民間投資。

小鎮建設特而強,民間投資必須挑大樑;沒有民間投資的激活振興,就沒有特色小鎮的光明未來。丁蘭小鎮須冷靜審視近年來民間投資失速的核心成因,全力破除民間投資障礙,著力消除民間投資痛點,努力扭轉民間投資失速趨勢,迎來新一輪增長。具體而言,應特別注意以下四點:

⑴跳出刺激民間投資的“功利視角”,確保民間投資在起跑線上的公平,推倒准入高牆、解除體制羈絆,真正使民間投資發展迴歸制度化。

⑵以民間資本為主打通三方資金渠道,進行利益整合。特色小鎮的投資建設呈現投入大、週期長、回報慢特點。尤其是智慧社區、智慧景區等項目,面向民生領域並不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純市場化運作難度較大。需要打通以民間資本為核心的社會資金、政府扶持資金、金融機構信貸資金三方資金渠道,進行利益整合,在特色小鎮建設平臺上共同運行,實現各取所需、特色各顯、收益共享、風險共擔。

⑶“以新應新”激活民間投資。引領經濟新常態需要創新發展理念,以新應新、以變應變。目前,丁蘭小鎮創建過程中與“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四新經濟”相關的投資機會大量湧現,應多方引導、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順勢而為、搶佔未來,促使小鎮“四新經濟”受到民間資本青睞,成為民間投資新藍海。

⑷優化服務使小鎮成為“最多跑一次”改革樣板。應加快推進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推廣一體化受理、網上辦理、代辦服務、快遞送達辦理模式,同時加強風險投資、市場推廣、技術孵化等供應鏈服務,優化產業發展生態鏈服務,把丁蘭小鎮建設成為浙江省營商環境最好的特色小鎮,讓民間投資者充分體會到機會的均等、服務的優質和政策的善意。

第三,要拓寬項目來源,儲備優質項目。

丁蘭小鎮應圍繞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規劃和佈局,立足優勢資源,著眼於拉高建設標杆、致力於補齊創建短板,充分利用G20杭州峰會溢出效應和客商積澱,重點從兩方面入手,深入謀劃、大力度主動出擊項目招商引資。

首先,廣開思路、拓寬項目來源,從對接國家和省、市各類引導扶持智慧產業投資的政策措施上尋找項目;從關注大企業發展、延伸產業鏈上挖掘項目;從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業內專家等產學研合作中生成項目。

其次,精心篩選、儲備優質項目,充分認識到項目儲備是項目建設首要環節的戰略地位,將項目儲備與丁蘭小鎮經濟社會發展;與撬動民間資本、爭取國家投資、吸引銀行信貸資金相結合,按照科學標準化項目儲備原則,積極策劃、尋找和篩選項目信息,抓緊謀劃、儲備一批關係小鎮長遠發展的優質項目。同時要滾動充實項目儲備庫,在科學測算特色主導產業未來五年投資需求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儲備項目,保持項目庫的滾動管理和規模的適度增長。

第四,要實施“活力丁蘭”行動,統籌提升小鎮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

在推進小鎮建設中,只有牢牢把握住頂層設計才能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直指目標。為此,丁蘭小鎮需要進一步梳理優化頂層方案,在對戰略定位、產業特色、資源條件、人口構成等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從全局視角對智慧系統建設進行統籌規劃和集成架構。總體來說,應將信息感知和智能應用作為發展重點,著力實施智慧化引領的“活力丁蘭”三大行動:著眼宜“創”,通過智慧商務、智能製造、智慧企業、互聯網金融等發展高端化智慧經濟,形成以信息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著眼宜“業”,通過綜合治理、電子政務、公共數據開放、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工程信息化建設,構建精細化智慧管理;著眼宜“居”,通過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養老、智慧旅遊等產業,深入推進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信息化,營造智慧生活。

解析丁蘭小鎮:智慧鄉村如何建設才讓能鄉村更智慧?

此外,智慧小鎮需要強大的“智慧心”,丁蘭小鎮應以“受理一體化、聯動高效化、管理智慧化、民生品質化”為宗旨,在紮實建設高可靠、大容量的小鎮數據中心的同時,導入小鎮所在丁蘭街道各相關部門的辦事通道和數據系統,優化升級“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將其建設成為基於各智慧子系統的智慧小鎮綜合管理平臺,並藉此互聯協同、深度整合各子系統的信息資源,打通信息流,使小鎮信息資源庫產生“1+1遠大於2”的良好反應。

ID:fjsxcstlyx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