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嗖」上漲!粉絲37萬,月收入上萬元,梁平這對母子「紅」了!

母親做農家飯菜

兒子拍視頻上網

半年多時間粉絲達37萬

每月廣告收入上萬元

直播製作的特產等被網友一掃而光

今天(10月8日)

梁平這對“網紅母子”登上

《重慶日報》頭版


“嗖嗖”上漲!粉絲37萬,月收入上萬元,梁平這對母子“紅”了!

(2018年10月8日《重慶日報》頭版)


一起去打探

“網紅母子”成長背後的故事!

梁平“網紅母子”成長記

國慶期間,一個叫“渝鄉桃子”的頭條號火了:一對母子,母親做農家飯菜,兒子拍視頻上網,半年多時間粉絲達37萬。從6月開始,他們每月廣告收入上萬元,直播製作的鹹菜、辣子、蘿蔔乾等被網友一掃而光。

10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輾轉聯繫上這對母子,趕到他們家中,一探“網紅母子”成長背後的故事。


“嗖嗖”上漲!粉絲37萬,月收入上萬元,梁平這對母子“紅”了!

母親炒菜,兒子攝像。每一條視頻,母子倆都用心完成。彭瑜/攝



這對母子家住梁平區回龍鎮民勝村一組,母親叫範蘭瓊,47歲,兒子叫胡濤,22歲。此前,範蘭瓊與丈夫胡貴平一直在外打工。2014年,胡濤高中沒畢業就去了上海一家餐館打工。

工作之餘,胡濤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做旅遊自媒體的網友。他受到啟發,註冊了一個叫“搞機桃子”的頭條號,撰寫、轉發手機資訊,但幾個月粉絲僅有5000多。隨後,胡濤專門買來平底鍋、電炒鍋等,在寢室製作大盤雞、滷肉飯等美食,通過“美拍”上網,但收效也不大。


“嗖嗖”上漲!粉絲37萬,月收入上萬元,梁平這對母子“紅”了!

梁平柚 劉婭莎/攝


去年7月,範蘭瓊的右腳在工地上受傷,回到了梁平。聽說母親回了老家,胡濤也於同年11月底辭職回家。

“很多‘三農’頭條號都紅了,收益也不錯。”胡濤說,今日頭條對“三農”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梁平有百里竹海、田園風光,還有梁平柚、張鴨子等特色農產品。胡濤告訴記者,“打算跟拍媽媽幹農活的場景,推介農產品。”


“嗖嗖”上漲!粉絲37萬,月收入上萬元,梁平這對母子“紅”了!

梁平張鴨子 (資料圖)


然而,範蘭瓊與丈夫起初一致認為,兒子耍手機拍視頻完全是“瞎折騰”。但拗不過兒子,範蘭瓊幹農活、做飯菜時只好任由胡濤拍攝,然後發到註冊為“渝鄉桃子”的頭條號裡。

令範蘭瓊沒想到的是,自己做飯菜很受歡迎,特別是她做麻婆豆腐的視頻,播放量達到192萬次;存放20年的鹹菜視頻也有189萬次播放量。隨後,粉絲也每天幾百人“嗖嗖”地向上漲,很快上了1萬多人。

“看到網友留言讚美我的廚藝時,我越幹越有勁,開始配合兒子拍視頻。”範蘭瓊說。

受網友熱捧成“網紅”


範蘭瓊是家中老大,從7歲時就開始做飯,長大後更是練了一手好廚藝。她與兒子商定,花1萬多元錢,新買了電腦和攝像機,只拍攝做飯菜的視頻。

油炸酥肉、粉蒸排骨、香豬臘肉……範蘭瓊的廚藝受到網友熱捧,胡濤的視頻拍攝、製作技藝也逐步提高,幾個月下來,渝鄉桃子”粉絲逼近10萬。

“網友們紛紛要郵購農產品。”範蘭瓊沒想到自己普普通通的廚藝,經過兒子拍攝、上網,引來這麼多網友的喜歡。內蒙古、西藏、北京、廣東等地1600多微友加了胡濤的微信,留言要買他們家的秘製海椒、川味蘿蔔乾等。“泡椒豇豆每斤賣10元、辣椒羮每斤20元、蘿蔔乾每斤18元,都是做來自己吃的,結果全賣完了。”


“嗖嗖”上漲!粉絲37萬,月收入上萬元,梁平這對母子“紅”了!

10月6日,“網紅母子”正在用心完成視頻拍攝 。


重慶主城的網友杜先生,乘坐動車到梁平,買了一條魚專程到範蘭瓊家請她製作,現場感受她的廚藝。範蘭瓊分文不收,還特地烹飪了玉米燉排骨,讓杜先生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渝鄉桃子”頭條號還為胡濤引來了女朋友。小蔣是四川成都人,從小就喜歡吃酥肉,在頭條號看到範蘭瓊製作的酥肉後就私信了胡濤。交流互動中,兩人戀愛了,現在小蔣也來到胡濤家中,跟著範蘭瓊學廚藝。

粉絲37萬 月收入上萬元


從年初開通“渝鄉桃子”頭條號,範蘭瓊與兒子幾乎每天都要製作上傳一條視頻,很多時候還是兩條視頻,粉絲也因此一路飆升。到8月底,粉絲量達到10萬,此後每月以10多萬的增量上漲。到10月7日,母子製作了近400條農家飯菜的視頻,粉絲已達到37萬,每月廣告收入都在1萬元以上。

過去,除了打接電話,範蘭瓊很少摸手機。現在,放下菜刀、鋤頭,她就要看手機。先看掉粉沒有,再看閱讀量,還要看看網友的留言,看大家有啥建議和意見。現在,範蘭瓊想得最多的是接下來做什麼飯菜、拍什麼內容。她告訴記者,“兒子改變了我。”


“嗖嗖”上漲!粉絲37萬,月收入上萬元,梁平這對母子“紅”了!

10月6日,“網紅母子”一家正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


10月6日,“網紅母子”一家正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


胡濤與母親都沒想到“渝鄉桃子”這麼快就火了,家裡製作的蘿蔔乾、鹹菜、辣椒等不夠賣,到目前為止農產品銷售收入只有3000多元。他與母親商量,接下來將多種蘿蔔、辣椒、青菜頭等,待粉絲量更多、銷售渠道穩定後,他們將帶動更多的鄰居擴大種植規模,把梁平的農特產品推介給網友。


短評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田園網紅”

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前後,重慶日報記者深入區縣採訪多位種養大戶發現,一部分種養大戶依然存在銷售難問題。究其實質,還是存在“需要的不曉得哪裡買、生產的不知道賣給誰”這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而在農業生產經營實踐中,又存在會農村電商的沒有生產農產品、有農產品的不懂互聯網營銷的現象,生產者往往不是信息的發佈者。

無疑,範蘭瓊、胡濤母子成“網紅”背後的故事告訴我們,好酒也怕巷子深,即便範蘭瓊廚藝了得,沒有兒子的視頻發佈,她的美食出不了村;同樣,胡濤的視頻拍攝製作技術再好,沒有母親的一手廚藝,他的頭條號就成了無源之水,“渝鄉桃子”也不會這麼快就火起來。

鄉村振興,發展產業是關鍵。這既需要埋頭種地,也需要抬頭看市場。互聯網時代,農村電商顯然是產業推廣營銷的捷徑。但農村電商並不是開拓市場的靈丹妙藥,需要像範蘭瓊、胡濤母子那樣,既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又有推陳出新的創新力。

鄉村振興呼喚更多的新農人回到農村,扛得起鋤頭,用得來鼠標,讓鄉村振興的田野成長出更多的“網紅”,將自家獨具特色的農產品、鄉村美景、民俗工藝等推介出去。


來源 重慶日報(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彭瑜)

未署名圖片由記者陶開星拍攝

值班副總 高小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