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用跑車接送孩子,老師覺得會對其它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後又把家長移出羣,合理嗎?

心中百合靜靜開


這次堅決站在跑車家長一邊,老師的處理有些簡單粗暴。我能說跑車大概刺痛了老師的攀比之心麼。


首先這位家長說得對,不偷不搶,靠辛勤勞動賺來的錢,開得起跑車,說明家長有能力。沒有什麼丟人的,家長憑什麼要因為別人的要求,換一輛普通車接送孩子?

對老師而言,難道掩耳盜鈴,學生看不到其他家長開跑車就不攀比了麼?電視上還有跑車的吧,能把電視砸了麼!老師需要做的不是簡單的眼不見為淨,而應該是積極引導。教育學生金錢不是萬能的,但金錢絕不是醜惡的。社會主義鼓勵合法致富,合法享樂。

一言不合直接踢家長出群,只能說老師的水平太差,不具備育人育德的本領。任何事情,堵不如疏,平常心對待才是。


律師獨角獸


這當然不合理,舉重以明輕最能說明一件事情的荒謬之處,我們就試著按照老師的邏輯論述一下。

家長開跑車接送孩子,老師怕讓孩子之間相互攀比,就讓家長單買一輛普通轎車接送孩子。那大馬路上川流不息的各種豪車,孩子放學回家就看不到嗎?為了不讓孩子看到豪車學會攀比,是禁止豪車上路呢還是給孩子挖條地道什麼也看不到地回去呢?

這還不算完,有豪車的家長多半都有豪宅,那是不是為了避免孩子們看到豪宅,就號召全體同學孤立有豪宅的同學呢?讓大家都不要去他家玩呢?如果要讓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同學正常交往,就得單買一處平房再把同學請去家裡做客。

這樣說來,父母給孩子買的名牌衣服鞋子,都不能穿到學校去,以免其他同學看到會相互攀比。那是不是有錢家庭的孩子,一旦穿著名牌衣服來上學就不讓他進教室呢?要進教室可以,先把衣服脫了再說,或者單獨去地攤上買一件廉價衣服穿上才行。

還有,電視也不能讓孩子看了,因為電視上經常播放奢侈品的廣告,孩子們看到了又會產生攀比心理。不光如此,農村孩子也不要讓他們進城了,二三線城市的孩子也不要考到北上廣深了,有錢人家的孩子也不能就讀公立學校了……總而言之就是不要讓孩子們看到任何貧富差距,要讓他們覺得這世界是“均貧富”的。


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樣很荒謬?這種掩蓋事實真相的“催眠療法”和掩耳盜鈴又有什麼分別?其實讓孩子見識貧富差距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正確認識這種差距,讓他們樹立為縮小貧富差距、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的信念,這樣才真正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冰焰


個人認為老師的做法有失偏頗。

據我和孩子們打交道10多年來看,現在的孩子們的確有攀比心。這種事情很普遍,家長和老師需要做的是科學引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是頭疼醫腳,本末倒置地去制止外在影響。

據悉那位開跑車接送孩子的家長收入頗豐,年入好幾百萬,所以買一輛跑車對他來說可能並不是什麼問題。客觀地講,在上下學高峰期開跑車穿梭在車流裡,速度也不會開多快,而且未必見得就比其他家長方便,這位家長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不得而知,但開跑車接送孩子的確是他的自由,別人也無權干涉。



老師應該是聽其他家長反映了這個問題,於是在群裡@了這位開跑車的家長。很顯然,老師有點越俎代庖了。

真正有嫉妒心理的恐怕是那幾位提意見的家長,從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言論中不難看出,透著很重的酸味。

這位開跑車家長的回覆很直白,可以說直接戳到了其他人的痛處。

“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啊,錢是我辛苦賺來的不偷不搶,想給孩子最好的有啥不對?如果開跑車就攀比,那是不是你們孩子太脆弱了?另外,我憑什麼再買一輛普通車來為你們服務呢?”

這樣回答,可以說是話糙理不糙,但這位家長的回答讓其他家長和老師下不了臺了,於是,老師把這位家長直接踢出了微信群。

不得不說,這位老師的做法真的欠妥。正確的做法是應該藉機給孩子們上一堂關於價值觀和財富觀的課。讓孩子們明白物質上有差距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一味地捂著他們的眼睛堵住他們的耳朵,讓他們暫時不受物質差距的影響,那麼等他們長大了呢?是不是還得面臨這些?現實生活中的跑車豪車多了去了,還有私人飛機和遊艇,還有數不勝數的奢侈品,如果說這些東西的存在都能影響到孩子的攀比心,那我們的孩子該怎樣長大,怎麼獨自面對生活呢?

通過努力追求財富並不可恥,但是不切實際地盲目攀比才是可悲的。家長們應該以身作則地教育孩子怎樣不卑不亢地生活,怎樣靠自己的努力來面對差距,而不是抱怨,更不應該把自己的不滿強加給別人。

與其要求別人為自己做出妥協,不如端正心態,強大孩子的內心,端正孩子的人生觀。


夜雨如書


怕孩子之間攀比,其實是家長的攀比心在作怪。

最近朋友圈又有了新的焦點,那就是一名家長開跑車送孩子上學,被部分家長認為會引起攀比心理,老師在群裡善意提醒,跑車家長怒懟回去,被踢出家長群。

我認為有點小題大做了,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大的討論和轉發,還是因為這個話題每個人都會有帶入感,朋友圈裡有窮人也有富人,有孩子正在上學的,也有老師經歷過這種事的,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都想發聲,所以這個話題成功取代了明星逃稅成為新的輿論點。


首先,我認為孩子家長開豪車送孩子上學沒有什麼不對,即便是同學看到了也不會有什麼特別大的反應,因為孩子的世界是很單純的,很快就會被其他事情所吸引,而忘卻了豪車的事情。反倒是有些家長的攀比心被遷出來了,可以一整天想著這事,最後找出這麼一個理由,堂而皇之說是引起孩子的攀比心,實在可笑。家長懟回去說的也有道理,自己掙得錢,給孩子最好的服務,為什麼要買一輛普通車來為你們服務。

我覺得這些家長思考的不應該是攀比心之類的事情,思考的應該是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金錢觀。讓孩子對這些事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樹立一個好的心態,和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讓孩子在身心健康快樂的環境裡成長,家長在這個過程中至關重要,如果家長的心態都沒有擺正,怎麼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呢?

其次,我認為這個群裡面老師的態度也有問題。家長群可以說是最近幾年興起的一個新事物,好的方面我們就不詳細說了。但是這個微信群很多時候都違背了建群的初衷,甚至成了一個虛偽的交流群,有些家長溜鬚拍馬,對老師那是一個吹捧,有些家長小心翼翼,打一句話都要斟酌許久,生怕發錯話引起老師的不滿,有些老師在群裡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動不動“發號施令”指責家長,就像這個老師一樣,有違老師的素養。我們認為的家長群應該是一個暢所欲言、交流討論的群,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不要讓家長群變了味。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的成長路上會遇到很多事,我們要從自身做起,教育孩子把自己做好,才能變得更強大。


非常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歡迎關注並參與討論。


東昇華帝


學生之間會不會攀比?答案是會的!而且,孩子們真的很不懂事,攀比的很厲害。早些年攀比的是誰的父母是“某某長”,後來攀比的是有沒有車。而現在攀比的是誰家更有錢,由於錢是裝在口袋的,或存在銀行的,說有並不能服眾,反而有吹牛說謊之嫌,那麼穿名牌,戴名錶成了弦耀的一種方式。不過學校不讓帶表,光讓穿校服又限制這種表現,那麼想在學校弦耀攀比就不太容易。

老師們的想法也許是對的,因為這種弦耀,攀比之風並不符合孩子們的成長。而且一但容忍這種攀比有時不僅不利於孩子們的成長,還會造成家長們的無奈。早些年私家車少時,車是身份的象徵。有車接的孩子招人羨慕,不管是領導的孩子還是司機的孩子。以至有的人會交結公車司機,接幾次孩子,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不過現在好了,車已濫到自行車的位子,大家平等了。

平等是種奢侈,因為絕對平等很不容易,雖然車都有了,但車和別的事物一樣,總會分個三,六,九等的。這裡就出現了用豪車送孩子的事。老師有沒有限制家長用豪車送孩子的權利?答案是沒有的!“管三尺門裡,不能管三尺門外。”如果老師可以管能用什麼車或不能用什麼車接送孩子,老師就能管更多不該管的事情。不過我想大多數老師不會管那麼寬,因為老師的學識修養知道什麼是自己份內的事。至於這個老師為什麼要管,仔細讀讀下面的微信就可以知道,該老師有種酸葡萄心理,別的我們就不說了。大家看下面對話就是。


天太2


小題大作,三觀不正

這就是當下的學校教育現狀,非常注重家長的反饋,把家長的反饋做為聖旨一般去操作,結果就是如此,有家長反饋開跑車接送不好,就把家長移除群。

什麼是正確的三觀:貧窮就不道德,富裕就是不道德?

為富不仁這或許還是很多人的認知,並不斷傳播影響到下一代,以致看到豪車、豪宅就想當然認為那是不義之財。但每個人都在追求世俗意義上的富裕生活,而不是安穩於普通甚至貧窮的生活。

對於財富,只要是正當手段獲得,都是值得去追求的。

對於通過正當手段獲得財富的人,都應該去尊敬。

豪車是家長的自由選擇,在不妨礙他人權利的時候不應該被嫉妒,進而上升到教育、思想層面。

不是學生的思想受影響,而是家長的思想太狹隘,老師的三觀不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