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國華老師一年培養了8名清華北大學子

全文共2624字,閱讀全文約

7分鐘。

蔣洪濤走在校園的小路上,看陽光穿過樹葉,將斑駁的光影投映在孩子們身上。“老師,祝您教師節快樂!”不斷有學生迎面走來,送上節日的祝福。一聲聲簡單質樸的問候,讓平日總是唱“黑臉”的他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這位國華老師一年培養了8名清華北大學子


國華紀念中學

蔣洪濤來到國華紀念中學已經整整14年了,是這裡的“明星”教師,去年他帶的學生裡有8名考進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然而,蔣洪濤說,所謂的教育理想不只是“集天下英才而教之”。“並不是說我培養了多少個優秀學生考入清華北大就是成功,在國華,為這些家庭貧寒的學子提供優質的教育,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這才是我的教育理想。”

選擇來到國華,是為了實現教育的理想

“情繫教育,回報社會。”採訪安排在國華紀念中學的一間會議室,牆上掛著時任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教授在2007年來到國華紀念中學時所題的字。

這位國華老師一年培養了8名清華北大學子


“情繫教育,回報社會”(許智宏 題)

“我2004年來到國華紀念中學,一直從事地理學科教學。選擇來到國華,是因為這是一所特別的學校。在這裡當老師,不僅是一份簡單意義上的工作,更意味著超出職業範疇的偉大事業。”蔣洪濤說。

國華紀念中學,是由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及其女兒楊惠妍在2002年捐資2.6億元創辦的一所全免費、純慈善的民辦高中。這所學校專門招收品學兼優、瀕臨輟學的貧困學子,為他們提供從高中到大學乃至研究生、博士生、出國深造的全部費用。

據統計,辦學16載,國華紀念中學共資助學生2924人,其中在校學生546人,已畢業2378人,碩士616人,博士97人,出國深造50人。

在學校的宣傳欄上,可以看到,國華的足跡分佈在各行各業:有研究精尖端技術的科學家、有救死扶傷的醫生、有保衛國家的軍人、還有受愛感召進入慈善事業的公益大使……

這位國華老師一年培養了8名清華北大學子


國華學子合影

“國華學子當以奉獻社會為終生追求”,這是在國華中學階梯教室上的一句話,也是所有國華學子銘記一生的使命。“看到孩子們能夠為社會做貢獻,我們這些年來的努力就沒有白費。”蔣洪濤感嘆萬千,“國華中學的校訓是由楊國強先生親筆提的,‘立志、修身、博學、報國’,可以說是國華育人的準則,要學會做事,必須要先學會做人,如果我們的學生不懂這一點,自私自利,那麼我們的工作就是失敗的。”

蔣洪濤的三重身份:朋友、家長、老師

蔣洪濤的課總是很受學生們的歡迎。作為蔣洪濤班上的地理課代表,孫沐天說:“在課堂上,他不止是給我們講案例,還有故事、傳聞,以及他對於各種地理知識親身感受,非常貼近我們的學習形式。”

“我記得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地理課上講中國地勢三級臺階,他用了一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下就讓我們記住了這個知識點。”孫沐天說。

這位國華老師一年培養了8名清華北大學子


國華紀念中學校訓

在蔣洪濤看來,國華的老師有三重身份。第一重身份是朋友,聆聽孩子們的訴求,瞭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併為他們提出指導性的建議;第二重身份是家長,由於孩子們家庭貧困,背井離鄉來到國華,作為老師的蔣洪濤也常以“家長”的身份照顧他們的生活;第三重身份才是老師,教他們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

教育是慢活,不能急於求成,不僅要教會他們知識,更要教會他們做人。要讓孩子們在具像的認知中掌握知識,在實踐中和社會中學習,在實踐和體驗中獲得新的感悟。”蔣洪濤總結。

“導思、導心、導行、導學。”這也是國華紀念中學的教育理念之一,每位老師都會成為10-15位學生的導師,負責關心孩子們的生活、學習、行為和心理成長。

高二學生蔣思涵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學期選擇了蔣洪濤作為她的導師:“有兩次月考沒考好,遇到了一些瓶頸,蔣老師主動來找我談心,瞭解我在生活和學習上所面臨的困難,並給我提出許多指導性的建議,

既像朋友,也像尊長。

這位國華老師一年培養了8名清華北大學子


國華新生在軍訓

據介紹,國華紀念中學相當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我們提出了合格國華學子10條標準,文明有禮,艱苦奮鬥,強身健體……”蔣洪濤說,每一年,國華紀念中學都會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各類活動,譬如萬米長跑、80華里遠足、暑期社會調研、一日打工等等,“我們希望通過思想引領和實踐感受,讓他們從活動中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培養孩子們樂觀向上、積極開朗、文明有禮的習慣,我始終認為這是比學習成績更為重要的品格。

批評的藝術:“我習慣唱黑臉”

在國華學生李博聞看來,蔣洪濤是一位“嚴肅但平易近人”的老師:“蔣老師作為年級組長,對我們的要求很高,挺嚴肅的。但我特別能理解,因為他會告訴我們哪裡做錯了、哪裡溝通得不夠細緻,在他的幫助下,我提升了很多。”

“學生們都比較怕我,我對他們要求很嚴格,因為凡是對學生未來發展有好處的,我們就要堅持,這也是師者另一個重要原則。”蔣洪濤坦言,自己習慣“唱黑臉”,在他看來,教育不能只有愛心,不能只有對優點的肯定,批評亦是重要的一環,只有通過批評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批評更要講藝術,也是愛的更高表現形式。”

這位國華老師一年培養了8名清華北大學子


蔣洪濤(右三)和學生們在一起

“老師和學生們每天在一起,從早餐到晚自習,對每一個學生的瞭解都比較深入,要讓孩子們進步,就要藝術地指出他們的問題,不能一味做老好人。如果一個老師從來不批評學生,他一定不是好老師。”蔣洪濤說。

採訪期間,我們也得知了一個有趣的細節。在學生面前愛“唱黑臉”的蔣洪濤,也是一個能“豁得出去表演”的“紅角兒”。

“在每年的元旦晚會上,老師們都會表演節目,2016年蔣老師就參加了《豬八戒背媳婦兒》的表演,穿著西裝,拿著紅扇子扭秧歌。2017年他還和其他男老師一起跳了一支‘直男版’的《四小天鵝》。”三位國華學子笑著說,“2016年我們還沒入學,這些故事都是學長學姐們傳下來的!”

這位國華老師一年培養了8名清華北大學子


國華紀念中學的教師節板報

採訪告一段落,我們終於明白,這所學校的“神奇”,不只是外界所看到的培養了多麼優秀的學生,也不是簡單的貧困學子發奮圖強改變命運的故事,而是一種“授人以漁”“亦師亦友”的精神傳承。這裡的學子也許不是最拔尖的,但是在像蔣洪濤這樣的國華紀念中學老師們的培育下,在碧桂園集團企業價值觀的薰陶下,孩子們不僅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更成為一個個懂感恩、能吃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小小追夢者”。

“今天是教師節,我收到了很多畢業生寄來的賀卡、發來的祝福短信。看到孩子們成家立業,在各行各業努力工作,傳承國華的奉獻精神,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這就是我一輩子最開心的時候了。”蔣洪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