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圖鑑》啓示錄:認同、接納、寬容,不過是讓你更專心上

十幾個關於《北京女子圖鑑》的小視頻在網上瘋傳。那些關於女主陳可從“北漂”到一路開掛的職場升級故事,吸引了太多惺惺相惜者的目光。


這部明明模仿日劇的作品,融入了太多一線奮鬥者的日常縮影。


哀嘆者,也許會對著屏幕上失戀失業徘徊無主時的陳可依掩面哭泣,哀憐日復一日面臨晉升空間狹窄的自己。


奮鬥者鄙夷她即使改名也無法改變她借男人上位的歷史,而後繼續默默地,以鬥士的孤勇無所畏懼地在偌大的城市裡抗下一切。


人生不易,追夢不易,學會包容、理解接受他人的選擇原來也不容易,卻可以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正如有網友評論到,在大都市裡,借男人上位,也是一種生存本領啊;要不然,你看陳可豔羨的上司顧總離過兩次婚,也能坦蕩地說關於婚姻的選擇也是成就自我的一種方式。




《北京女子圖鑑》啟示錄:認同、接納、寬容,不過是讓你更專心上

再不然,去欣賞隔壁南喬情敵——那個強勢女大佬安寧時,你大可痛心疾首地批判她為了錢途嫁給婚姻而非嫁給和時樾的愛情。


在這個女權主義尚不具體落實到位的時代裡,似乎不管什麼方式,能成功才是王道。


有人批判社會風氣江河日下,有人汲汲求取物質的豐盈。那些殘酷到“買不買房都能證明階層不同”的事實,讓太多的人不得不對社會風氣俯首稱臣。


那些密不透風、無處不存在計較和比較的細節,動輒輕易將你逼至“沒有財務自由就沒有成功名分”的死衚衕。


但是,這世界的成功真的有很多種,這個世界的天才真的有很多。有些東西也的的確確是你渴望了大半輩子,或許也未能企及半分的。


同事潮汕人,李嘉誠是賺錢能力超級強的大富豪,而儒者饒宗頤卻是讓家道中落的國學才子。

牛頓、愛因斯坦、霍金是百年難遇的天才,是太多皓首窮經者窮其一生也未能匹敵的榜樣。


就像有些人,生來就在羅馬,雖然說法有些消極,但是你能學會承認某些事實,放下心中的較勁,也是一種認知上的成熟。


一個人從青澀到成熟、從倔強到從容、從偏執到接納,不是一個僅僅承認自我失敗的過程,而是認清了世間有些天然不平的東西,在承認、接納、與之和解之後,找到屬於自己的救贖、升格、成就的過程。


古人常說,四十不惑。所謂不惑,大概不是不會有疑惑了,而是不去計較那些疑惑了吧。


我們大多數人也曾經像“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那般自信,也曾像痴狂的詩人北島那般凌厲地高喊“告訴你吧,我不相信”;但是不是也會在人到中年的某個時候突然醒悟,也會像嚐遍繁華滋味不再狂傲地聲稱“自是白衣卿相”的柳七,變成也想功名加身,得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得到不枉此生的約定俗成意義上自我價值的柳屯田。


試著寬容,是相信有些叫做“壁壘”的東西天然存在。可能是頭腦,可能是情商,可能是在原生態家庭裡所擁有的一切。


人生應該追求平等公正,緣由之一是起點不同。而試著承認這些東西,是不讓我們這些人,輕易被強大落差感所帶來的一系列焦慮擊垮。


《北京女子圖鑑》啟示錄:認同、接納、寬容,不過是讓你更專心上

當你看過太多“xxx30歲擁有多少億,悄然將你拋棄”的標題時,你會抓狂到絕望。時代變遷速度加快,而我們卻在追隨著他人影子亦步亦趨時,豈止是焦慮,更是盲目到失去自我。


為成功而竭力去成功,其實你也說不準那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當女人埋怨著那個負心多情的人轉而無情冷酷時,糾結、沉溺於因被拋棄而帶來的自我懷疑痛苦,並不會讓多少親朋故舊對你持續投入太久憐愛和同情,反而是你的負面情緒能量引得眾多人避而遠之。


其實,相對成功是一種關於自我的人生選擇。認清你的潛力,挖掘你的所長,在你願意傾情投入的領域孜孜耕耘,成功只是一種世人眼中的符號,而且是你自我不斷升格所帶來的連鎖效應。


身材矮小、滿腹經綸的名校才子,一開始並沒有因為一般的顏值和較高的學歷贏得美女、領導的青睞。人們眼中的大長腿、學而優則仕的成功標籤,一開始於他就是真正不曾為他停留的浮雲。但同專業的女博士同事欣賞他的才華,傾慕他的人品,一場女追男的戲碼倒是上演得轟轟烈烈、無怨無悔。


那些年,百家講壇的影響力如日中天。繼而以學術成就被邀請開講的才子,伴隨著自己在央視的三集露臉,一下子成了同圈子的名人。學術資源、政壇職位紛至沓來,以前從未考量念想過的名望、薪資,都成了猶如探囊取物般易得。


你說他真的眷念這些麼,未必!這些東西恰恰就像是世人對他太久的辜負,讓一度懷疑自我的他歷經了太多精神的負累、身心的委屈。


浮名,功利,像是一口氣,站在事業的巔峰,其實他無須去計較得與不得,得,不過是想對那些人說自己做到了罷了!


試著理解那些不平,試著寬容別人的眼光和選擇,也是一種從容。


《北京女子圖鑑》啟示錄:認同、接納、寬容,不過是讓你更專心上

我們總是糾結著為什麼不可得,為什麼不是我;為什麼負我……卻忘記了,那些做選擇的人,其實也有許多不平要接納,甚至是悅納。


劇裡顧總勸陳可看開一些。明明不願結婚的前男友于揚轉而與身價驚人的女總裁結婚,顧總勸道,於揚也有攀龍附鳳的需要。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地輕鬆得到某些東西,拼命地抓住可以救贖我們成就我們的稻草,其實我們想抓住的那類人,或許他們也有同樣的想法。


推己及人,是一種精神和解,理解別人,放過哭泣的自己。


我們能做的,當然也從來不是這種簡單的精神上的放過,而是在願賭服輸之餘,在自己的征程上不斷自我升格,讓自己贏得更好的選擇。


因為不糾結,沒有包袱,我們才能安心做自己,心無顧忌地成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