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萬萬沒想到,活到今天能看到杰倫小公舉會和土味扯上關係,各位看官彆著急,聽我慢慢道來,事情是這樣式滴.....

在今年的5月15日凌晨0點,周杰倫發行了他的新單曲:《不愛我就拉倒》。周杰倫上一首新歌《等你下課》發佈後,就有網友打趣道,下一首歌估計應該叫《有種別走》吧,沒想到一語成讖,《不愛我就拉倒》的最後一句“好膽你就麥造”翻譯成普通話,可不就是“有種你就別走”嘛

之前歌名發佈的時候,本以為也就是歌名稍微為難了點,但是畢竟和他一起填詞的是南拳媽媽的彈頭啊,要知道,《瓦解》、《楓》、《擱淺》、《退後》等都是彈頭寫的歌。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結果.....是我想多了,這歌詞“哥練的胸肌,如果你還想靠”難道不是嘎子哥的《哥不是娘炮》的後續?杰倫真的盡情地把自己的口頭禪和冷笑話一路進行到底。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打開微博,wuli愛喝奶茶的杰倫小公舉已經佔據幾個熱門話題,就連方文山莫名其妙也被拉下水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網友們紛紛喊話方文山回來上班,眾籌給杰倫寫歌。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由此也可見,喜歡周杰倫的人心中多麼懷念那個和方文山搭檔、盡情施展自己才華的周杰倫。

吐槽周董掉進土味深淵的人們難道你們沒有想過,一向令人信任的方文山老師就沒有掉鏈子的時候嗎?

不然防彈少年團《男子漢》尬出天際的中文填詞,是出自誰手?

方文山老師您真的不是為了曲線救國嗎?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這尬詞程度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填詞,估計要屬EXO的《call me baby》中文版了。

不得不說,脫離了方文山老師的杰倫,自己寫的詞都不是為了寫詞而寫詞,他幾乎從來不寫無病呻吟的內容,他的詞大都貼合生活,所以這就預示了他的歌詞裡最避不開的一個話題:直白到口水的歌詞。

歌曲《梯田》中,就直接喊話方文山:“文山啊,等你寫完詞,我都出下張專輯咯。”在《威廉古堡》裡插入《鬥牛》的歌詞,在《完美主義》裡反覆用自己的名字唱rap…...他的歌中把自己天馬行空表現的別具一格,把私人化的東西淋漓盡致的剖析在你眼前,叫囂生活,放狠話...完全是一個活在耳機裡的槓精。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四面楚歌》歌詞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孩童時代,第一次用CD單曲循環的就是稻香這首歌,在我懵懵懂懂的年紀,給予了我很多力量,“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對於我來說,這首治癒的歌,讓我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這些快歌涉及到了家庭暴力、環保、他人評價上的自我認知與孝道、娛樂圈文化、、音樂圈現狀等等,更多的是以個人的視角來觀察所身處的大環境,作詞或嬉笑譏諷,或直截了當,或溫暖純真,捧腹搞笑。

周氏情歌的特點就是簡單直白的抒發自身的感情,直擊人心,他的每句歌詞都是發自肺腑,看似是一些白話的歌詞,卻能莫名戳中人心。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在我們這群80/90的人還在用歌詞本紀錄歌詞的時候,每句歌詞都會抄寫下來,那時候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打開那一本本的歌詞本,悄悄地記下那正巧戳中心事的歌詞,每一句都爛熟於心。那時候,我們的青春記憶裡好像隨處都藏著周杰倫。周杰倫很好的還原了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純真戀情,通過手牽手數星星、翹課淋雨、公主病等等情景,用具象的手法讓我們在腦海中想象了一部部純情的言情小說,讓人一聽到這些歌,不僅想到初戀時的羞澀甜蜜、也有熱戀時的無理爭吵、分手時的苦澀心碎。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這種純真美好的感情,太過美好,以至於每到微風吹起,腦海中就會自動唱起“故事的小黃花,從出生那年就飄著。”

記得看過這樣一段話說的特別好,通常很多時候,一首歌曲的歌詞被誇獎,可能是因為它精妙絕倫的平仄互襯,亦或是其優美華麗的辭藻。而往往有些歌詞可能不能做到讓人一眼心動,你需要嘗過相似的人間冷暖,才能慢慢地體悟。一首好詞,我認為當我能明確的感知到這就是我的故事呀,它為什麼要有華麗的辭藻,為什麼要講究押韻,這些平淡直白的歌詞,才是我的人生啊,所以,真正的好歌詞,是在你讀懂它的一瞬間,有種想哭的衝動。

曾經多少前輩想要探索一條中西融合之路,都失敗了,他卻做到了。

在他的手下,可以巧妙地把古風歌詞和R&B曲調搭配起來,古典題材可以完全用西方樂器演繹,甚至於用吉他彈出了琵琶的味道,這些看似有著極大矛盾和反差的元素都可以以周杰倫的風格融會貫通相得益彰。整體水平絕對不低,屬於偶有佳句的那種靈感型詞人,而且值得反覆回味的詞作不少。

關於網友炸了鍋的反應,結論在ins上回應:

你們真懂周杰倫寫的歌詞麼?

就像杰倫說的,如今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不必要再為某些事情一根筋走到底,隨時可以做到不愛就拉倒。事實上我們需要看清的事實是,周杰倫一直中二,只是歌迷長大了。

但反觀當下的環境,很多曾經在神壇的人物再次復出,我們對他們抱有的期待往往沒有達到,這時候迎來的不是唏噓聲就是嘲諷聲,如今早已不是黃金時代,我們也不必太過苛責。

我們時常感嘆英雄遲暮,卻忘了或許英雄本身想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