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扯火」咋來的?德陽這4件藏品把它扯清楚

上至明末清初的行軍釜、下至改革開放初期的糧票債券,300件散落民間的藏品被集中展示出來,歷史跨度達300餘年。德陽市收藏愛好者張世軍在孝泉鎮政府的支持下,共同打造“孝泉博物館”,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有四件藏品佐證了‘李扯火’一詞的淵源。”張世軍坦言,這20年來,除了生活,基本上都貢獻在收藏裡了,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這些藏品我也沒打算賣,一直以來就有一個心願,開辦一個博物館,將自己多年的收集進行集中展出。”

一張地圖

開啟了收藏者的故事

“這個是抗戰時期的東西,這些是我們以前用過的糧票等票據……”國慶期間,收藏家張世軍向到訪者介紹著他收藏的老物件。位於德陽市旌陽區德孝城內的“孝泉博物館”中,張世軍正在佈置自己的藏品,500平米的展廳內,票據、字畫、書籍、公文函件、老照片、器皿等物件,其中也不乏一些名人的字畫和影像資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人們生存、繁衍、創造、審美的發展歷程。

在孝泉博物館內,有一張上世紀30年代的地圖。而這一張當年德陽縣(相當於如今旌陽區)地圖,張世軍的收藏史也就是從這張地圖開始。“當時從收荒匠那裡看到這張地圖後,非常感興趣,便把它收藏起來,這是德陽的一段歷史。”張世軍介紹,後來又收藏到一張1977年德陽縣的地圖,兩者比較,發現德陽縣範圍大了不少。反映時代變化的物件讓這個愛好歷史文化的張世軍十分感興趣。

“收藏算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張世軍在德陽乃至省內的收藏界小有名氣,早在20年前,他便開始收買藏品,做起了“收買商”,“後來我給自己定了個小圈子,將收藏方向定位在德陽本土上。”在他的收藏裡,多以展現德陽的歷史民俗文化為主,有明末清初時期行軍釜、李調元童山詩集、清末畫家江宗匯所繪德陽潮扇扇面、清末光緒納票、古文孝經、孝泉解放初期果汁牛肉商標等等,藏品有300餘件。

藏品作證

“李扯火”一詞源於兩堰村民爭水

“李扯火”、“打李扯”、“理扯火”,寫法不一,《成都語方言詞典》收的是:理扯火,意思是:說話做事不兌現,不負責任。很多人知其意,不知其來源。

人們常說的“李扯火”,來源於一樁歷史公案。具體發生在綿竹與什邡之間,這樁矛盾從清朝康熙年間一直鬧到民國時期。而張世軍收藏的便是光緒年間4張關於這件事的公文。 “4件都是光緒年間公文。”張世軍介紹,4件官方行文,3份是什邡縣(今什邡市)發出的,一份是綿竹縣(今綿竹市)發出的,其中3份公文和爭水官司有關,一份官文通知各堰長開會,商討淘修、分水事宜。

張世軍介紹,這是源出於一樁歷史公案的兩個詞語。原來,“李”是指四川省什邡縣的李家堰,“火”是指與“李”相鄰卻又屬四川省綿竹縣管轄的火燒堰。每到灌田季節,兩堰灌區常因爭水發生糾紛。這矛盾從清朝康熙年間一直鬧到民國時期,由堰至縣、由縣至省,官司打了數次。兩堰區用水之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級官府則一方面從中漁利,一方面和稀泥抹平了事,因此每一次到頭來都是不了了之。長此以往,官也油了,民也厭了。於是人們便將“李”“火”兩堰之間這種無效之爭稱之為“李扯火”,把官府那種敷衍了事並從中討便宜的做法稱之為“打李扯”。久而久之,這兩個特義概念便以引申義進入了人們的口語流傳開來,以致後來的使用者也只知其義不知其來源了。

辦博物館

將多年收藏免費展出

“這20年來除了生活,基本上都貢獻在收藏裡了,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這些藏品我也沒打算賣,一直以來就有一個心願,開辦一個博物館,將自己多年的收集進行集中展示,為喜愛收藏的人們搭建交流的平臺,同時有利於宣傳和保護歷史文化。”張世軍坦言,剛開始收買藏品,是為“稻粱謀”,但時間久了,當他對四川,尤其是德陽的歷史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後,覺得每一件藏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作為土生土長的德陽孝泉人,有責任將這些‘故事’傳承下來,讓更多的人瞭解和德陽有關的歷史、經濟、文化,瞭解中國上千年的德孝文化。”張世軍的想法也得到了孝泉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並免費提供場地辦民俗博物館。去年年底,“孝泉博物館”開始籌備,並計劃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面向公眾免費開放。

張世軍說,由於場地的限制,還有很多藏品未能展示出來,下一步他將逐漸完善博物館,爭取能讓每件藏品都能展現在世人眼中。“讓這些歷史文物都能得到更好的保護,領略千年古鎮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讓我們的子孫後輩瞭解過去的歷史,珍惜現在的生活。”張世軍說,“國慶期間,來看展覽的群眾超過1000人。”作為土生土長的德陽孝泉人,有責任將這些‘故事’傳承下來,讓更多的人瞭解和德陽有關的歷史、經濟、文化,瞭解中國上千年的德孝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