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魚蟲」之外的齊白石

“花鳥魚蟲”之外的齊白石

齊白石是我國近現代著名的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但國人熟悉的齊白石,也似乎只是因為他筆下那些活靈活現的花鳥魚蟲,他的花鳥魚蟲太有特點了,真像活得一樣。是不是齊白石天生就是畫畫的材料呢?熟悉或研究齊白石的人知道,可不是那麼回事,在他有句名言“不想當畫匠的木匠沒法成為藝術家”,他最先畫的不是花鳥魚蟲,他最初的職業也不是畫家,而是一枚木匠。

生於1864年元旦的齊白石,小名叫阿芝,是一個女孩子的名字。從小時候的他看不出他會有鬚髮飄飄的仙氣,他之所以把花鳥魚蟲畫的栩栩如生,在我看來,與他小時候的貧窮有關係。阿芝小時候也很套路,不僅自幼體弱多病,還因為家裡太窮不養閒人,幼小的阿芝就開始了放牛養家。他和你我小時候一樣也很淘氣,放牛的時候也要偷個懶在池塘邊玩耍,拿著蘆葦杆,伸進水底,去逗那些成群結隊的小魚小蝦。這就是齊白石的天賦吧,沒有小時候的頑皮,或許也不會有後來的大畫家齊白石。

“花鳥魚蟲”之外的齊白石

窮人家的孩子,也不會想到畫畫掙錢。齊白石的職業生涯應該從當木匠算起。齊白石14歲的時候,為了養家餬口開始學習做一名木匠,不過那時候他就開始接觸繪畫藝術了。他家是很窮,但窮得竟有世人學畫必修之書《芥子園畫譜》。近現代的一些畫壇名家如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園畫譜》作為進修的範本。可以說,齊白石一學畫就遇到了名師。山水畫名家陸儼少也是通過臨摹《芥子園畫譜》,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一步。當然,當時的齊白石還沒有要當畫家的遠大理想,他以殘破的《芥子園畫譜》為師學習花鳥畫,不是想以畫畫為生,只是因為繪畫好歹也是一門手藝,藝多不壓身嘛。

“花鳥魚蟲”之外的齊白石

你也別說齊白石沒有繪畫天賦,慢慢地稍不留意,會畫畫的木匠阿芝就出了名。更沒想到的是,那時候有一名大畫家叫胡沁園,看了齊白石的畫,就說這孩子不錯,給我當徒弟吧。齊白石走了狗屎運,時來運轉,過上了有文化的生活,木匠多累,畫畫多輕鬆啊。從此,齊白石開始給人作肖像養家掙錢。請他畫肖像的都是有錢人,稍不留意他就奔進了小康社會,過上了小資生活。有錢了就可以娶媳婦生娃娃,就可以蓋房子過舒適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從此他的文化生活可以豐富多彩了,每天除了給人畫畫肖像,還有大把的時間和哥們搞詩社,吟詩作畫,搞搞篆刻,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生活啊。

“花鳥魚蟲”之外的齊白石

齊白石有錢有閒了,就開始說走就走的旅行。在他自己40歲“高齡”時,開始了自己“五出五歸”的遊學路。他先去西安、北京、天津、南昌,遇到了自己的貴人王湘綺,拜人家為師,後又去了廬山、桂林、廣州等地,不只是把全國遊覽了一遍,還遇到了第二位貴人,把人家收藏的徐渭、八大山人、金農等多位名家的真跡看了個遍,也把這些名家的畫法學了一遍,甚至連西洋畫法都嘗試了一下。這時候的齊白石已經是小有名氣的文化名人了。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老天不讓他“小富即安”,為了躲避匪患,57歲的齊白石只好來到北京。到了北京才明白,天外有天,區區一個地方畫家在北京根本不算啥,自降價格也沒人買他的畫。他的畫有畫什麼像什麼的美譽了,但畫的像不是本事,要超凡脫俗,就得畫不像,齊白石廢了自己修煉幾十年的一身畫藝,重新修煉,他不再按照原作全面臨摹,而是仔細品味人家的筆墨、構圖、色彩等。從此,齊白石的畫技日益精進。

“花鳥魚蟲”之外的齊白石

活靈活現的花鳥魚蟲雖然是齊白石的重要題材,但也不是齊白石的唯一題材,更不是最出名的題材畫。最給齊白石長臉的畫,或齊白石最出名的畫,是鴿子圖和山水畫。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清平福來——齊白石藝術特展”中有一幅《和平鴿圖》,是齊白石92歲時所繪的,是齊白石和平鴿系列作品中的代表作品。畫面以鴿子、雁來紅來直觀表達“和平”的象徵:三枝紅色淡墨的雁來紅葉子與墨色濃重的鴿子濃淡相間,鴿子的紅色喙爪又與紅葉互相呼應,畫面左上方以篆書題款“和平”二字。1955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將“國際和平獎”授予年過九旬的人民藝術家齊白石,他也被成為“和平使者”。當時,他曾感慨道:“花費了我畢生精力,把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感情畫在畫裡,寫在詩裡。直到近幾年,我才體會到,原來我追求的就是和平。”

“花鳥魚蟲”之外的齊白石

有一部分人看一幅畫作,往往用金錢去衡量。在這方面,齊白石做得也“登峰造極”。去年年底於藝術品拍賣市場拍出9.3億元人民幣的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改寫了中國藝術品的全球拍賣紀錄,也令齊白石的山水畫步入大眾視野。齊白石是個全能畫家,他一生畫花鳥草蟲、水族蝦蟹最多,山水畫最少,並且山水畫為他惹上了最多的非議。齊白石畫山水,摒棄了前人講究的平鋪細抹,畫面總是寥寥數筆,簡約稚拙,這樣的另類畫法被人攻擊為“野狐禪”。而事實上,齊白石的山水畫,是其藝術生涯演變的重要脈絡與見證,近年來也越來越為學界重視。

其實,我們所關注的齊白石除了和平鴿圖和山水畫外,最想關注的是齊白石的婚姻,最厲害的是齊白石八十三歲時還能生產,八十四時還鬧著要續絃。這裡涉及齊白石及家人的隱私,暫且不說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