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鏡」

曾國藩有一句名言:“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也就是說人生不要順風順水,否則你的人生就不會風光無限,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其實,誰的人生也不可能順順利利,除非編劇編出來的人生,再說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換句話說,少年有些磨礪,對你的人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曾國藩所謂的“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是說少年是人生的準備階段,也是人生的充電階段,沒有一個好的少年,能會有好的人生嗎?再說誰的少年都能經歷順境,你的家庭為你準備好了嗎?你所處的社會環境能讓你能經歷順境嗎?眾所周知,我們多數人都不會經歷順境,因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誰的家庭會那麼有錢,而且,發展中的中國面臨的社會問題很多,“少年經不得順境”幾乎是一個定律。

我不知道曾國藩時代的中年人是不是都那麼富裕,但我知道現在中國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都不容易,即使下崗了也得拼搏,因為一家老小都在他肩上扛著,他的責任讓他閒不下來,拼搏拼搏還得拼搏。現在有一個詞或一句話很時髦,叫油膩或油膩的中年人,試問在目前的中國真有油膩的中年人嗎?中年人能有時間消閒嗎?在中國有多少中年人能有資格成為油膩的中年人?不得不說很多中年人還不得不經歷少年的磨礪。中年就想經歷閒境,只能是夢境吧。

至於說“晚年經不得逆境”,其實,誰都想“晚年經歷順境”,但事實不是你想經歷什麼就經歷什麼。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很多農民的養老金近乎沒有,即使有可憐的幾個錢,在物價飛漲的今天,也是約等於無,在中國,中國的農民如果沒有阿Q的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晚年註定不如意。即使不是逆境,也不是順境,註定還得為生計操勞。誰都想晚年幸福,但幸福不是天上掉餡餅,如果少年不拼搏,中年沒有攢下養老錢,晚年註定淒涼。

在我看來,曾國藩的“人生三鏡”,是反著說的心靈雞湯,“少年要經歷逆境,中年要經歷順境,晚年才有閒境。”正如陳繼儒先生在《小窗幽記》中所言:“少年人要心忙,忙則攝浮氣;老年人要心閒,閒則樂餘年。”往大了說,“人生三鏡”事關國家,梁啟超就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反之,一個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要從小教育孩子,努力努力再努力,學習學習再學習,拼搏是少年時代的主旋律,我們不要說三天不學習趕不上某某某,就是你步伐慢一點都可能落後於時代發展,自尊自強自愛才會有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