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課堂教學管理「十法」

教師課堂教學管理“十法”

1、目光注視法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學生通過教師的目光窺見教師的心境,從中引起相關的心理效應,產生或親近或疏遠的,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緒,進而形成這樣或那樣的師生關係,影響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恰當的運用目光為教學服務。如果在開始上課時,教師用親切的目光注視全體同學。教師親切的目光一定可以使學生情緒安定,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學習。

教師課堂教學管理“十法”

2、情緒感染法

表情是師生溝通情感,交流思想,建立聯繫的過程,教師的表情是學生關心的目標。他們從教師的表情中獲取信息以確定自己的反應,這就要求教師上課時表情要自然,一定要讓自己的內心活動與外在表情一致。使學生看到老師表裡如一的坦誠自然的形象;要充滿自信,使學生得以健康向上的精神;要溫和,使學生感到親切可信。

教師課堂教學管理“十法”

3、趣味激勵法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是人行為的有力動機。學生不可能在每節課內對某一事物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設計一些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活動。如一段故事,一個小實驗,一個小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調節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振奮精神,產生良好的心境,提高學習效率。

4、目標指引法

在每節課開始時,教師要明確本節學習的目標及要求,利用語言及其它教學手段,激勵學生產生為達到目標的慾望和興趣,從而提高自己的有意注意和主動思維。

教師課堂教學管理“十法”

5、疑問法

疑問是激發學習興趣的基礎。巧妙的設疑是組織教學中的一種藝術方法。當某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設置一疑問讓學生回答以促使學生注意力轉移。在學生學習情緒低落時,利用疑問,引導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設疑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注意提問的思考價值,無目的地設疑會破壞教學,影響學生的思維。

6、停頓吸引法

由各種原因造成課堂教學比較混亂時,教師可採用突然停止講課,等學生感到意外,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在此時教師特別注意不要批評學生。以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打亂教學思維。

7、激勵法

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發現學生的優點並及時給與鼓勵。這不僅是對某個學生的鼓勵,也是對大家的激勵,使學生有了努力的方向,成功時候的讚揚能使學生進發繼續向上的慾望;遇到困難時,教師的激勵更為重要,它可以使學生產生自強不息的信心,激起學習的慾望。

8、板演法

恰當地選擇時機板書,不僅可以使學生很好的掌握知識,更主要的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思維調整。

9、語言表達法

語言條例清楚,通俗易懂是組織教學的基本要求。只有講得有條理性和邏輯性,才會使學生獲得系統全面的概念;語言準確,簡明扼要是組織教學的基礎。這樣才能使人聽著舒服,愛聽;善於例證,形象比喻,適當應用一些格言,名句,典故,順口溜等也是語言組織的一些技巧。生動的語言給人一種直觀和感動,使人興趣盎然,同時也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語言的使用影響著意思的表達,感情的色彩。在不同的情況下,恰當的使用語氣也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總之,在教學中還要注意語言使用得當。

10、暗示法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恰當的運用暗示可以使師生間產生默契,使學生保持大腦的激活狀態。如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語言暗示“你能夠做出”激發學生刻苦鑽研;若課上某些學生注意力分散,教師的眼色或手勢可以使學生自覺地調整自己的注意力。暗示給與學生自尊,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課堂效果。 總之,課堂的組織藝術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發展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不同方法因勢利導組織教學。組織教學中要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主,保證課堂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力求最佳的教學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