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寶寶是不是需要補鈣和VD,看這一篇就夠了

從出生時開的鈣製劑到鋪天蓋地的補鈣廣告,從鄰居阿姨到小區大媽的熱心到不容抗拒的補鈣推薦,加上網上各種各樣的缺鈣徵兆:出汗多、睡覺不老實、枕禿、出牙晚、磨牙……於是中國的寶寶好像永遠在缺鈣。

“反正吃了也不會有害處,萬一缺了呢”,有這樣想法的寶媽請舉手。

自家寶寶是不是需要補鈣和VD,看這一篇就夠了

寶寶到底缺不缺鈣

寶寶缺不缺鈣,首先我們要知道寶寶每天需要多少鈣,從下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寶寶各個年齡段鈣和Vd的需要量。

表1:0-7歲寶寶鈣和維生素D的適宜攝入量及最大耐受量

自家寶寶是不是需要補鈣和VD,看這一篇就夠了

0-6月的寶寶

6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需要攝入200mg的鈣。

如果是純母乳餵養,母乳中的鈣含量大概是34g/100ml,也就是說每天600ml的母乳就能滿足寶寶鈣的需要量;

如果是奶粉餵養呢,我們以市面上一款一段產品舉例,每100g奶粉的含鈣量是350mg,也就是說每天400ml左右的奶粉就能滿足寶寶鈣的需要量。

因此,0-6個月寶寶,不管是母乳還是奶粉餵養,只要奶量充足,不需要額外補鈣。

7月-1歲的寶寶

7個月-1歲的寶寶,每天需要攝入250mg的鈣。換算成母乳大約每天700ml或者奶粉每天500ml左右就能滿足。同時,寶寶6個月以後開始添加輔食,輔食中同樣含有鈣,因此,7個月-1歲的寶寶,保證奶量,正常飲食,也不需要額外補鈣。

1歲-4歲的寶寶

寶寶一歲以後,每天需要的鈣達到600mg/天,同時一歲以上的寶寶接觸的輔食越來越多,有的寶媽可能會忽略了奶量的攝入,這個時候如果寶寶再出現偏食或挑食,就有可能缺鈣了。

因此,1歲左右的寶寶,仍然建議每天的奶量在600ml左右,如果奶量達不到,飲食中就要增加一些高鈣食物的攝入,通過表2裡列舉的生活中含鈣高的食物我們可以看到,芝麻醬、蝦皮等食物的含鈣量遠超於牛奶,但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奶的重要性呢?除了攝入量的問題之外,更多的考慮的是鈣的吸收率。

相較於其他食物來說,牛奶中鈣的吸收率是相對比較高的,因此我們更推薦通過牛奶或者奶酪等奶製品來補鈣。

自家寶寶是不是需要補鈣和VD,看這一篇就夠了

表2:含鈣量高的食物

自家寶寶是不是需要補鈣和VD,看這一篇就夠了

因此,一歲以內的寶寶,如果奶量正常,一般是不會缺鈣的,如果這個時候額外補充了過多的鈣製劑,對寶寶有沒有風險呢?

寶寶補鈣多了會怎樣

首先補鈣多了會有囟門過早閉合的風險,其次鈣和其它礦物質是相互干擾作用,過量的鈣會減少鐵和鋅等營養元素的吸收,增加缺鐵和缺鋅的風險。另外補鈣過多,鈣離子會和母乳或奶粉中的脂肪結合形成鈣皂,導致寶寶便秘。因此,母乳或奶粉餵養的寶寶出現便秘時,寶媽除了要考慮飲食飲食,還要考慮是不是額外給寶寶補充了鈣製劑。

自家寶寶是不是需要補鈣和VD,看這一篇就夠了

怎麼判斷缺還是不缺

星媽們擔心寶寶缺鈣往往是從“枕禿、哭鬧、睡覺不安穩……”等現象來推斷,寶寶缺鈣可能會造成枕禿、睡不安穩等情況,但倒推並不成立。枕禿更多的情況是因為睡覺摩擦導致,包括睡不安穩,寶寶處於生長髮育的快速階段,有太多的原因會造成寶寶睡不安穩,那通過什麼來判斷寶寶缺不缺鈣?骨密度還是微量元素檢測?都不是,寶寶日常飲食中維生素D和鈣的攝入量才是判斷身體是否缺鈣的依據。

骨密度和微量元素做不做

專業的骨密度檢查(不是市面上隨便的小儀器)可以大致瞭解骨頭礦物質含量情況,可以通過X光來檢測,但不能單憑骨密度某個指標的高低來自行判斷,在寶寶生長髮育旺盛的時期,骨密度低於正常值反而是快速生長的表現。

至於微量元素,2013年10月18日,國家衛生計省委辦公廳明確通知:非診斷治療需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測。目前市面上的微量元素往往是指血檢測,誤差極大,即使是靜脈血檢測,也只是反映當時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能反映身體的情況。因為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結合多種因素來判斷,而不是單純的通過一次檢測的結果來判斷寶寶是不是缺乏某種微量元素。

自家寶寶是不是需要補鈣和VD,看這一篇就夠了

寶寶到底應該補什麼——維生素D

Vd為什麼比鈣重要,維生素D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一種類固醇衍生物,又稱“抗佝僂病維生素”。它是體內鈣磷代謝最重要的調控因子,能大大提升鈣的吸收率。主要靠膳食和皮膚合成(曬太陽)這兩種方式獲得。因為母乳中缺乏Vd,因此中國營養學會在《嬰兒餵養指南》第四條明確指出:生後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不需補鈣。但很多星媽日常更多的卻是給寶寶補鈣,而忽略了寶寶真正需要的是Vd。

維生素D每天補多少?

2008年11月,美國兒科學會(AAP)將嬰兒和幼兒維生素D的每天推薦攝入量提高了一倍,從200IU/天(2003年推薦)提高到400IU/天,目的是保證嬰幼兒在出生後的第一年攝入到足量的維生素D。中國營養學會也建議純母乳餵養的嬰兒,需每天補充400IU的維生素D。(400IU=10ug)

奶粉餵養的寶寶需不需要補充維生素D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推薦,所有母乳餵養、混合餵養、奶粉餵養(餵養量<1000ml/天)的寶寶都應補充維生素D。

曬太陽是不是可以不用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3的來源之一是通過皮膚合成,但曬太陽能否滿足寶寶的日常需要呢?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個月以下的寶寶應當避免曬太陽,6個月以上幼兒應該採取防曬措施來儘量減少陽光暴曬,儘管有一些研究建議以曬太陽的方式來獲取維生素D,但是這種方法對誘發嬰幼兒皮膚癌的風險評估數據尚不清楚。另外,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受緯度(高緯度的人群無法在冬天通過皮膚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中國有約3億多人居住在高緯度地區)、季節、是否使用防曬霜、皮膚色素沉著、日照強度、空氣濁度的影響,所以靠曬太陽的方式來獲取足量的VD並不可靠。

維生素D補多了會不會中毒?

由於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長期補充(超)大劑量維生素D可在體內蓄積而引起中毒,這裡的關鍵詞是長期和超大劑量,一歲以內的中國寶寶最大耐受量是20ug(見表格1),為了防止維生素D補充過量的潛在風險,建議中國的寶寶遵循推薦攝入量來進行補充維生素D。

魚油和魚肝油的區別

魚油裡富含DHA和EPA,能降低血脂、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等作用,還有不明顯證據證明魚油對智力發育有幫助。魚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用於預防和治療佝僂病、夜盲症及小兒手足抽搐症。

為什麼我們缺乏的是維生素D一種,而市面上的魚肝油製劑卻同時補充維A和維D呢?這是因為中國維生素A缺乏仍然是婦女和兒童的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同時按照產品推薦劑量補充不會導致維A攝入過量,因此一些廠家生產維生素D製劑時同時增添了維A。

只要按照產品的說明服用,是不會出現維生素A和D中毒的。

因此,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選擇魚肝油或者AD製劑或者維生素D這三種產品選擇其中一種給寶寶補充就可以了,寶媽們需要關注的是產品中維D的含量。

維生素D吃到多大?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是自出生數日後,新生兒需要每天補充400IU維生素D,並一直持續至兒童、青少年階段。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推薦嬰兒出生兩週後,需要每天補充400IU維生素D,一直到2歲。

因此寶媽可以結合中外研究綜合來看,如果配方粉奶量>1000ml每天,可以不用額外補充維D,如果奶量不足,每天給寶寶補充400IU的維D,如果奶量接近1000ml/天,可以每天給寶寶補充200IU的維D。

專家總結

一歲以內的寶寶奶量足夠,一般不缺鈣,需要每天補充400IU的維生素D。一歲以上的寶寶,如果奶量不足,飲食中缺乏富含鈣的食物,會出現缺鈣的可能,但仍然建議通過補足奶量,增加含鈣食物來補鈣,其次才尋求鈣製劑。

針對嬰幼兒,維生素D的補充比鈣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