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褲一輩子,你知道「褲檔」的發明來歷嗎?

褲襠的發明來歷,是一個頗費心機的設計。古時,把下身包藏於褲內的叫褲襠,也叫“窮褲”“緄襠褲”。“窮褲”的首創者是漢昭帝劉弗陵,這個創意是給自己的宮女和姬妾使用的。

穿褲一輩子,你知道“褲檔”的發明來歷嗎?

▲宋墓壁畫《梳妝圖》中衣架上的開襠花褲(圖片來自《宋服之冠》之書)

原來,皇后上官氏是大將軍霍光的外孫女。為了讓上官皇后獲得專寵,輔國主政的霍光設法不讓其他宮女姬妾與皇帝隨時交歡。便以愛惜身體為名,慫恿皇帝制造出一種帶有褲襠,能夠把下部嚴格包裹起來的褲子。

這種褲子連著襠,而且有許多複雜的帶子,不便於倉促行事,這樣皇上只可專幸皇后。

這個故事在《漢書・上官皇后傳》中有記載。自此,有襠的褲子便流行開來。

古時的褲子大多穿在裙或袍的裡面,所以一般人家則用質地較次的布來製成,而富貴人家不差錢,用得起高檔面料。因此,絲織品做成的褲子被社會上公認為奢靡之服。用布縫製的叫“布絝”;以紈素製成的叫“紈絝”。

穿褲一輩子,你知道“褲檔”的發明來歷嗎?

▲《百馬圖》局部 馬伕所穿之褲(圖片來自《宋服之冠》之書)

“紈絝”最早出自《漢書・敘傳》:“出與王、許子弟為群,在於綺襦紈絝之間,非其好也。”後來,明張岱在《夜航船・衣裳》裡就直接稱:“紈絝,貴家子弟之服。”我們今天稱衣著華麗、不學無術的年輕人為“紈絝子弟”就由此而來。

我國古代的褲子除了“絝”,還有一種叫作“輝”的一類。顏師古《急就篇》載:“合襠謂之褲,最親身者也。”

古時候的輝主要專指有襠的內褲。大致上分為大小兩種。一種較為短小,類似於現代的三角內褲,因其“以三尺布作,形如犢鼻”,故稱之為“犢鼻褲”;另一種顯得特別寬大,很像現代休閒的沙灘褲,有著齊膝長的兩條褲管。

穿褲一輩子,你知道“褲檔”的發明來歷嗎?

▲菱格朵花紋綺合襠單褲(圖片來自《宋服之冠》之書)

趙伯澐穿在最貼身的絹面合襠錦褲(編號為84,褲長67釐米,腰寬51釐米,腰頭14釐米,襠深49釐米,腿寬26釐米,腰帶80釐米),其形狀類似所謂的“犢鼻褌”。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褲子外側卻沒有縫綴,留有開口,其功能似乎為的是通暢涼快。

另有一條絹面合襠單褲(編號為85,褲長65釐米,腰寬48釐米,腰頭12釐米,襠深43釐米,褲口寬59釐米,腰帶45釐米)褲口寬大像極了沙灘褲。

輝屬於內衣體系,稱為“褻褲”。之所以稱之為褻褲,是因為內褲是一種在古人看來比較猥瑣和輕慢的衣服,不可輕示與他人。因此,通常除了農夫、僕役或軍人為了行動方便,很少有人會直接把它暴露於外。

穿褲一輩子,你知道“褲檔”的發明來歷嗎?

▲司馬相如和卓君如酒肆營生圖(圖片來自《宋服之冠》之書)

《史記》載有漢代大文學家司馬相如“自著犢鼻衿,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的故事。

講的是,卓文君之父卓王孫得知女兒私奔的消息後,立即斷絕一切經濟供給。出於生活所迫,一代オ子司馬相如在成都買下一間酒肆營生。“自此長裙當壚笑,為君洗手作羹湯”,卓文君親自當壚,做起掌櫃。

司馬相如有時則脫去外衣只穿一條三角短褲,在熙煕攘攘的街市旁洗滌酒具。這樣的情形,丟盡了富豪老丈人的臉,弄得卓王孫最後不得不承認了這門親事。

莫道本土無文化,用心發掘鳴天下!

---END---

【文字:張良 《宋服之冠》第154-157頁】

【感謝:椒江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感謝:椒江區民協】

【“道臺裡20000+”爆文

★★大暑船出海全過程(多視頻)

★★東山頭有家神奇醫院,五行代醫,有留學博士,也有赤腳醫生

★★日本飛機墮葭沚,大將命喪椒江

★★萬濟池的真正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