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前言:本篇文章,分為五段散記,一、《盤夫索夫》和曾銑;二、初聞《一捧雪》和戚繼光;三、《一棒雪》的內容;四、真實的玉杯-“一捧雪”;五、梅蘭芳親演“刺湯”。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陳建華先生主講“永寧史話第一期-曾銑其人其事”,照片來自黃岩政協公眾號

一、《盤夫索夫》和曾銑

時間回到2017年9月1日晚上,陳建華老師主講“永寧史話”第一期-“往事並不如煙-漫談曾銑其人其事”。在課上,陳老師是用《盤夫索夫》的一段越劇視頻引出曾銑波瀾壯闊的一生。

盤夫索夫:

傳統劇目.明嘉靖年間,曾憲全家被嚴嵩陷害,其子曾榮逃出被鄢茂卿收養,並被嚴世藩招為婿。婚後嚴蘭貞察得曾榮隱情,經盤問,曾實言相告,蘭貞探明大義,幫助丈夫度過幾次難關。該劇取材於《十美圖》(《十美圖》最早演出於乾隆年間,李綠園小說《歧路燈》中曾提及此劇目)。

當時筆者一直在驚歎陳老師的獨特構思,後來自己開始整理戚繼光資料了,心中都在想著“名劇和名人”的事,戚繼光和歷史名劇有沒交集呢?一直在尋找著......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張哲能先生

二、從張哲能處初聞《一杯雪》和戚繼光的事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時間一轉就到了2018年6月22日。

那天又去看望張哲能校長,在閒聊時,他忽然想到一部名劇和戚繼光有關係,那就是《一杯雪》。

96歲的他,依舊深深的記著“莫成”、“莫懷古”、“雪豔”、“湯裱背”、“陸炳“、“戚繼光”等角色;更是著重指出此劇是“四大忠僕劇”之一;而戚繼光在此劇中佔了很重要的戲份。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一捧雪》電視截圖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一捧雪》電視截圖-戚繼光

三、《一棒雪》戲劇劇情

據《明史》和《張漢儒疏稿》記載,“一捧雪”為明代著名玉杯,當時的權臣嚴嵩欲將玉杯據為己有,玉杯的主人莫懷古棄官改姓隱居他鄉,“一捧雪”在嘉靖年間失蹤。

另據《新野縣誌》詳載:明朝嘉靖年間,太僕寺卿莫懷古曾於風塵中提拔裱褙湯勤,並將其薦於當時權盛一時的嚴世蕃。湯勤謀佔莫懷古之妾雪豔,攛掇嚴世蕃向莫家索取家藏古玉杯“一捧雪”。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一捧雪》電視截圖-莫懷古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一捧雪》電視截圖-雪豔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一捧雪》電視截圖-莫成

莫懷古以贗品獻給嚴世蕃。嚴世蕃得到古玉杯後,不知是假,非常高興,並升莫懷古為太常。但湯勤認得杯的真假,將真相告之嚴世蕃。嚴世蕃非常憤怒,命人到莫府搜取真杯。莫府僕人莫成將真杯藏起,杯沒被搜走。莫懷古害怕再被嚴世蕃逼交古玉杯,於是棄官逃走。

而嚴世蕃卻在朝上上本彈劾莫懷古並派人追拿他,在薊州將莫懷古拿獲,並命薊州總鎮戚繼光就地將莫斬首。戚繼光欲救莫懷古但無計,莫府僕人莫成願捨身救主,莫懷古因而得機逃往古北口。戚繼光將莫成斬首後,將人頭送到京城,但又被湯勤識破。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一捧雪》電視截圖-陸炳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一捧雪》電視截圖-湯勤

錦衣衛陸炳奉旨調查,並將戚繼光拘捕。嚴世蕃令湯勤會審,陸炳欲斷為真,湯勤堅持為假;陸由雪豔暗示,看破湯意在得雪豔,又思開脫戚繼光,無奈將雪豔斷與湯勤為妾,湯乃不究。洞房中雪豔刺死湯勤,報仇後自刎。為保住玉杯“一捧雪”,莫懷古不惜丟官、棄家舍妾,幾經輾轉來到中原,將莫姓改為李姓,隱蔽落戶。

關於玉杯的傳說,明末清初戲劇家李玉寫有傳奇《一捧雪》。李玉,江蘇吳縣人,崇禎末年中鄉評副榜,明亡後專事劇本創作,作有傳奇40餘種。傳奇《一捧雪》在傳說的基礎上,情節更為曲折複雜、扣人心絃。

後來京劇、徽劇、晉劇、秦腔、漢劇、豫劇、河南曲劇等取材於李玉的《一捧雪》,上演有《溫涼盞》《審頭刺湯》《莫成替主》《搜杯代戮》《薊州城》《雪杯圓》等戲曲傳統劇目。新野縣歪子鎮農民作家陳君昌歷經三載,寫有長篇通俗小說《魂飛情蕩一捧雪》。小小玉杯,它那坎坷曲折、悲壯的經歷,令人驚歎不已。(此段引用自百度百科-一捧雪)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四、真實的玉杯-“一捧雪”

一捧雪”玉杯,明代玉器珍品。河南省新野縣文化館,在七十年代收藏一件古代玉杯,名為“一捧雪”。原收藏者李某,”稱其家族為莫懷古後代,從明代珍藏至今,玉杯已傳世四百多年。“一捧雪”玉杯為白色,略透淡綠,口徑7釐米,深2.5釐米,杯壁厚0.2釐米。杯身琢為梅花形,五瓣,似臘梅盛開。杯底中心部分琢一花蕊,杯身外部攀纏一梅枝,枝身琢有十七朵大小不等的梅花,與杯身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玉質晶瑩,花美枝嫩,顯然玉杯的作者取“臘梅傲雪”之意。經故宮博物院鑑定,“一捧雪”為明代工藝,玉料出自新疆和闐,是明代玉器的珍品。久沉復現,尤為珍貴。

1979年,新野縣文化局前副局長魏忠策先生懷揣“一捧雪”前往北京,請教中國古玉器鑑定權威、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伯達先生。楊先生只能就物論物:就製作工藝而言,“一捧雪”是明代中期遺物;就文物價值而言,“一捧雪”可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楊先生讚歎‘一捧雪’雕造工藝巧奪天工,本來可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考慮到杯子側壁上有根玉筋比較明顯,畢竟尚有‘微瑕’,最後將它定為國家二級文物。”魏忠策先生說,“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有人出2000元的高價,想買下此杯。但對於‘莫李家族’而言,‘一捧雪’不是錢的問題就能買走的。就是錢再多,他們也不會賣掉的。‘一捧雪’,是這個家族不能割捨的記憶。”

楊伯達先生認為,“一捧雪”玉料為新疆和田玉。在《一捧雪》戲劇中,“一捧雪”出自“和氏璧”。(此段引用自百度百科-一捧雪)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梅蘭芳演雪豔(照片來自梨園雜談)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蕭長華飾湯勤、梅蘭芳演雪豔(照片來自梨園雜談)

五、梅蘭芳親演“刺湯”

《一捧雪·審頭刺湯·雪杯圓》是指一捧雪、審頭刺湯、雪杯圓三篇傳統京劇曲目,因三篇曲目劇情相連,所以合稱《一捧雪·審頭刺湯·雪杯圓》。

《一捧雪》:

一名《莫成救主》,又名《搜杯代戮》,見清李玉《一捧雪》傳奇。為賈洪林、馬連良代表作。常《審人頭》、《刺湯勤》、《雪杯圓》連演。

《審頭刺湯》:

一名《審人頭》,也叫《刺湯》,前部《審頭》是老生和丑角的做工戲;後半《刺湯》以青衣為主。梅蘭芳、程硯秋、肖長華、馬連良擅演。另有一本名《雪豔娘》,徐碧雲演出。

梅蘭芳尤其宜於表演悲憤沉痛的地道衫子戲。像《一捧雪》,他的正戲是《刺湯》,看他忍恥蠱敵、委曲求全、巧言令色、揮劍殲仇、從容就義的泣鬼驚神、溢夫眉宇間的一股浩然正氣,真使千古眾生拜倒,的是不朽得意佳構。(引自梨園雜誌-談一棒雪,朱瘦竹)

《雪杯圓》:

一名《柳休會》,劇情與《一捧雪》、《審頭刺湯》銜接。馬連良、李多奎常演劇目。

附錄

【戚繼光抗倭傳說之一】東門嶺頭三衝炮

【戚繼光抗倭傳說之二】戚公亭新考

【戚繼光抗倭傳說之三】倭亂斑斑,斑過南山(內有視頻)

【戚繼光抗倭系列之四】桃緒城新建敵臺碑記

【戚繼光抗倭系列之五】椒江“戚繼光路”地名的來歷

【戚繼光抗倭系列之六】戚繼光在臺州抗倭(連環畫)

【戚繼光抗倭系列之七】戚繼光在椒江兩岸抗倭

【戚繼光抗倭系列之八】在臺州大戰倭寇的,除了戚家軍,還有“台州鄉兵”

【戚繼光抗倭系列之九】戚繼光台州九戰九捷,具體是那九捷?

【戚繼光抗倭系列之十】戚繼光和譚綸遊天台山

莫道本土無文化,用心發掘鳴天下!

【“台州戚繼光研究小組”招成員】

---END---

【文字:里長,參考:百度、朱瘦竹等文章】

【感謝:椒江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

【感謝:椒江政協文史】

【感謝:椒江民間文藝家協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