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用細菌拼出的《蒙娜麗莎》嗎?義大利科學家做到了

每日郵報8月20日報道,意大利羅馬的一個研究小組還原了名畫作《蒙娜麗莎》,該作品由一百萬個對光敏感的大腸桿菌形成,需要用顯微鏡才能觀看,被稱“史上最小杰作”。

除了《蒙娜麗莎》外,該研究小組還利用細菌繪製了科學家愛因斯坦和達爾文的肖像畫。

見過用細菌拼出的《蒙娜麗莎》嗎?意大利科學家做到了

用細菌創作出來的《蒙娜麗莎》。

見過用細菌拼出的《蒙娜麗莎》嗎?意大利科學家做到了

細菌結構。

見過用細菌拼出的《蒙娜麗莎》嗎?意大利科學家做到了

利用光源影響細菌流動速度,從而形成畫作。

《蒙娜麗莎》之所以被創作小組選中,是因為它被大眾熟識,研究成果更有利於得到大眾認可,而愛因斯坦、達爾文則象徵著該研究的意義——打破物理和生物學之間的界限。

為了完成三幅畫作,該小組研究了很長時間,首先對大腸桿菌進行了基因改造,使其含有一種叫蛋白酶的蛋白質。

據悉這種蛋白質一般生存在海洋細菌中,對光敏感。他們將這種化學物質放置在細菌鞭毛的尾部,讓它更加活躍,對光也更加有敏感性,從而對他們的速度產生影響。

“我們希望利用這一現象,看看是否能利用光改變細菌的濃度。”隨後,他們用光進行不斷測試。結果正如所料,細菌在明亮處流動很快,會在光線比較暗的部分聚集。

見過用細菌拼出的《蒙娜麗莎》嗎?意大利科學家做到了

另兩幅細菌畫作。

“這只是我們展現的二維密度成型作,我們認為,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可以製造某種‘膠水’,然後使細菌能夠搭建3D結構。”參與該項目的羅伯託·迪·萊昂納多在《eLife》雜誌上發表文章稱,他們希望通過控制大量的微小細胞群,創造出微型運輸裝置,甚至有朝一日可以用細菌來打印出3D照片。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