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尷尬的「夾心餅」不同,印度和俄羅斯反而「距離產生美」!

打開亞洲地圖,你會發現,中國處在俄羅斯和印度之間“夾心地帶”,而去過兩國的旅友回來後,也不盡感言:印度與俄羅斯,天壤之別,卻“距離產生美”——這是不是很讓人“五味雜陳”?!

與中國尷尬的“夾心餅”不同,印度和俄羅斯反而“距離產生美”!

除去軍工買賣之外,俄印貿易額並不大,然而印度長期以來都是俄羅斯少有的外貿順差的非獨聯體成員貿易伙伴,而且俄羅斯與印度的民間交往也十分密切。

我就在昆明遇到過一波俄羅斯遊客,交流之後,才得知,他們之所以來昆明,主要是為了過路去尼泊爾和印度,然而當我問及印度的廁所時,俄羅斯的回答還是讓我大吃一驚:“髒?哦,不,那是一種文化!”我當時差點沒有“噴出來”!

與中國尷尬的“夾心餅”不同,印度和俄羅斯反而“距離產生美”!

印度是一個海洋大國,她的方向是坐北朝南,背依喜馬拉雅山,南望印度洋,有人說近代印度的崛起得益於英國人的殖民統治,其實印度的“自然稟賦”著實很“逆天”:
首先:廣袤的德干高原,是俄羅斯人極其羨慕的;

俄羅斯烏拉爾山以東的西伯利亞地區氣候寒冷,是除地球南北極以為最冷的地區,氣溫低到鋼鐵能變脆易折斷。

與中國尷尬的“夾心餅”不同,印度和俄羅斯反而“距離產生美”!

而印度的德干高原地處低緯,兩側雨量較豐富,內部高溫少雨,以灌木和高草為主,也許算得上利俄羅斯最近的熱帶草原了!德干高原地勢平坦,肥沃的黑棉土,利於旱作農耕,是印度重要的棉花、花生、玉米產地,而高原的東北部富含礦產。

其次:巨大的人口和密集的城鎮,是俄羅斯人去印度永遠也“玩不透”的“迷”;

俄總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445億,是世界上人口減少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而印度的人口已逼近14億,僅次於中國,是增量最快的國家,沒有之一!

與中國尷尬的“夾心餅”不同,印度和俄羅斯反而“距離產生美”!

古印度文化發源於恆河,無處不在的色彩斑斕的印度教神廟,現在我們看到的古印度神廟無色的浮雕,其實都是掉色後的結果,然而伊斯蘭也在恆河流域長足盛行;而近代以來,基督教又無處不在,甚至練英語都比俄羅斯人說的“溜”,更不用說,哪些畢業於英美高等學府的印度精英了!

第三:如果蒙古人讓俄羅斯認識了中國,那麼金髮碧眼的俄羅斯人幾乎完全搞不懂的是:與電影中的豔麗性感的形象不同,“同屬白色人種”的印度國內,為什麼會那麼黑?!

與中國尷尬的“夾心餅”不同,印度和俄羅斯反而“距離產生美”!

俄羅斯的歷史教科書把鐵木真和蒙古當做侵略者和野蠻殘酷統治的,把蒙古人統治的那段時間稱之為韃靼桎梏期,認為近代俄羅斯之所以落後於西方,就是因為蒙古人的野蠻愚昧統治,而印度人對於英國的殖民,大多是持著既謾罵又歌頌承認、甚至以此為榮的。

與日韓中泰等國的電影風格基本上已被西方的電影潮流給顛覆了不同,印度電影真的“很印度”,它保留印度傳統的歌舞元素,劇風獨具一格,劇情美妙絕倫,連跳著高雅的天鵝湖長大的俄羅斯人也樂此不疲!

與中國尷尬的“夾心餅”不同,印度和俄羅斯反而“距離產生美”!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如果真的想去看一看的話,那麼俄羅斯和印度這兩個迥異的國家,也許值得走一走!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