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陽河圖「小發明」解決道路「大問題」

編者按:近日,在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河圖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上,瑞圖公共服務管理合作社,自發研製瀝青砂石炒設備,對轄區範圍內損毀路面進行修復,既方便了群眾的出行安全,又減輕了集鎮的保潔壓力,此舉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好評。

河圖街道位於保山市中心城市建設的核心地帶,近幾年來,隨著項目的進一步實施,大量的工程車、機械每日在河圖的道路上川流不息。據不完全統計,每天在河圖進出的車輛達2000多輛。大量外來重型車輛的進入,遠遠超出河圖道路的承載限度,轄區範圍內道路設施損壞嚴重;工程車輛拉砂運泥,加之損壞的道路坑坑窪窪,泥沙潑灑撒導致路域環境汙染嚴重。在創衛、創文工作持續推進的態勢下,所有人都繃緊了環衛意識之弦,掃之不盡、控之不竭的路域汙染無疑又給環衛工人加重了工作負擔;被損壞的道路對大車或其他機動車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可對電動車和摩托車而言卻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路上的小坑小窪一度成了河圖街道黨政領導幹部們最頭痛的頭等大事。

隆陽河圖“小發明”解決道路“大問題”

隆陽河圖“小發明”解決道路“大問題”

修?河圖街道位於保山中心城市規劃範圍內,投入大量資金對路面進行恢復,得不償失,且解不了燃眉之急。不修?老百姓出行危險、環衛工人工作量日益加重、河圖整體風貌備受影響!問問專業人員怎麼修?對接的有瀝青路面建設的公司和施工隊均表示“範圍小、運距大、利潤低、沒法做......”算了!自己修吧!於是,河圖街道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修路補路”研究課題。用泥?只能“逞一時之快”。用沙?抗不住重車“壓榨”。用瀝青吧!什麼?一臺機器要好幾十萬!最後,河圖街道瑞圖公共服務管理合作社站了出來。

“我們剛接到這個工程的時候內心是非常緊張的,因為合作社的人員大都是剛放下鋤頭的拆遷戶,原來根本沒有接觸過這樣的工程,但是我們不相信沒有一個適合我們辦法,沒有一種適合我們情況的工具和材料。但是我們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真的沒有!我們就自己製造!”瑞圖合作社的理事長這樣說道。

就這樣,在街道創衛辦的指導下,合作社理事長帶著人到瀝青攪拌站和瀝青路面施工隊進行取經,虛心求教,學習瀝青的比例、炒瀝青砂石的溫度、路面鋪設的程序等要求。回來後,研究專業道路鋪設備的工作原理,就地取材利用鐵桶等材料自制了一套滾筒式炒砂石工具。當合作社的工作人員滿心激動“開著”自己製造的“河圖牌補路機一號”上路時,“一號”卻沒有給大家帶來預想中的效果——鐵桶的鐵皮太薄,砂石溫度不夠標準,鋪路失敗......

“上路鋪設效果十分不理想,大家都很沉默,返回合作社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鼓勵大傢伙的話,可坐下來之後大家都不再沉默了,開始七嘴八舌討論怎麼升級,怎麼改造,沒有人氣餒,沒有人放棄,我看著他們,有街道的領導、有“平頭老百姓”,突然有點感動,他們是真的在想著如何讓河圖更美好,所以他們沒有覺得失敗,只是還不夠成功而已。”合作社的理事長這樣說。經過研究,合作社決定購買鋼板製成140*80*20公分的炒鍋,這一次“河圖牌補路機二號”幸不辱命,通過改進砂石與瀝青攪拌的溫度提起來了,河圖街道通過向瑞圖合作社購買服務,成功自行修補河圖集鎮上的6個點,23平方米的道路。

世界上本沒有什麼工具,因為生產和發展的需要便有了一切。只要有用之不竭的為民之心和取之不盡的建設家園熱情,再小的問題也是心頭的大事,再大的困難也能幹、群協作共同攻克。下一步,河圖還將進一步升級自己的“河圖牌補路機”,在穿河圖而過的多條中心城市道路建設完畢之前,河圖街道黨員、幹部將充分發揮為民服務的精神,不斷強化群眾參與建設家園的積極性,共同努力,補好經濟、社會發展道路上的“小坑小窪”!

(張曉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