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xx公司身處裁員邊緣,到程式設計師30歲危機,你覺悟了嗎?

從xx公司身處裁員邊緣,到程序員30歲危機,你覺悟了嗎?

從xx公司身處裁員邊緣,到程序員30歲危機,你覺悟了嗎?

從xx公司身處裁員邊緣,到程序員30歲危機,你覺悟了嗎?

從xx公司身處裁員邊緣,到程序員30歲危機,你覺悟了嗎?

近日網上新聞爆出傳出了“xx公司中國區開始清理34歲以上的員工”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目前原帖已找不到,不過有網友在知乎上貼出了討論內容:

先發放一批應屆生去實習,然後把34+的換掉,某BG領導明確說了不再要34歲以上的人了

老員工帶新員工一段時間,然後新員工接手,老員工滾蛋...

從xx公司身處裁員邊緣,到程序員30歲危機,你覺悟了嗎?

自稱前華為員工的匿名用戶對此事進行了證實,已獲得了近3000個點贊。他表示“這個消息不是空穴來風,是坐實了的”。由於內容比較長,以下為簡單總結:

中國區開始集中清理34+的交付員工,即交付的工程維護人員而非研發程序員。去向是跟海外服務部門交換今年新畢業的校招員工,也就是進新人,出舊人。2016年10月底華為召集後方2000名高級研發技術人員出征海外,也是變相裁員。研發開始集中清退40+的老程序員,直接提前辭退或者不續約。華為的新政策是45歲必須退休(領導除外),顯然是不希望2-3年後這些人安然退休。

上面的這則消息不知是否屬實這個問題暫且不討論。但是需要承認的就是,當前中國程序員這個職業的確有30歲的危機存在,大多數的程序員過了30歲之後,如果還是在基層,那麼無論在編程,身體方面都比不過剛出來的23、24的小年輕們。

過去幾年,對於互聯網從業人員來說,裁員並不是一個壞消息,無非是「拿著補貼換工作」。幾年前雅虎裁撤北京研發中心時,包括尚未入職的應屆生在內的員工都拿到了不少的補貼,然後拿著「special offer」愉快地加入了另一家大公司。

從xx公司身處裁員邊緣,到程序員30歲危機,你覺悟了嗎?

從xx公司身處裁員邊緣,到程序員30歲危機,你覺悟了嗎?

程序員們特別喜歡講一句話「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不少人把這奉為技術信仰。在評價一個人的技術能力時,這是一個合理的準則。然而,工作中能寫代碼並不是唯一的能力準則,很多問題的解決壁壘並不是技術本身。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協作溝通,需要把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傳給其他人。正確的語言溝通,合理地洞察人情世故,處理好各種社交場景,對我們來說同樣重要。這些能力,也許是當「編程技能硬通貨」不能保障我們生存時尤其重要。

我想我們還要預防在一個自認為合理的世界中自我封閉。過幾年完全脫節,對新事物理所當然地用自己認為正確的那一套代入。現實世界中,我對稍複雜的社交場景便有輕微恐懼,但是我並不排斥也認為應該要去接觸各型各色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人。我想,不管怎麼樣,我們應該對這個世界保持關注,不管是現實還是網絡。

過去幾年的互聯網黃金時代,計算機系的畢業生們總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理想而又充滿自信。然而,我們總是容易產生錯覺,誤把「行情好」帶來的「溢價」,認為是自己「智商高」和「優秀」的產物。當然了,最後我相信,只要人勤快,不論做什麼都會達到一個好的結果的。

從xx公司身處裁員邊緣,到程序員30歲危機,你覺悟了嗎?

從xx公司身處裁員邊緣,到程序員30歲危機,你覺悟了嗎?

歡迎大家在下方積極吐槽,小編會一一進行查看並回復,期待你的答案哦……

如果喜歡請轉發,小小支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