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權益保衛戰,摩拜起訴滴滴「青桔單車」專利侵權索賠800萬

共享單車的興起是伴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的故事開始的,無論是出於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需求,還是為了尋找線下場景獲取流量,共享單車的出現都很完美地填塞了這兩方面的需求缺口。

想當初集齊“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彩虹顏色,現如今還依然堅挺在市場上的所剩無幾,這幾年從投資人的趨之若鶩到棄之如敝屐,共享單車之間的“市場戰”基本收尾,轉而在另一方向似乎開始了它們的“權益保衛戰”!

近日,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已向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4項專利侵權訴訟,案件被告均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杭州青奇科技有限公司。

打響權益保衛戰,摩拜起訴滴滴“青桔單車”專利侵權索賠800萬

據瞭解,杭州青奇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推出了一款共享單車“青桔單車”,而摩拜提起的4項專利侵權訴訟均指向這款車型,主要涉及“智能鎖和座椅升降調解技術”相關專利。摩拜公司認為,小桔科技和青奇科技未經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製造、使用、銷售和許諾銷售了侵害專利權的產品,已構成侵權。

據此,摩拜公司請求法院依法判令兩被告停止侵權行為,包括立即停止使用、製造、銷售和許諾銷售侵權產品的行為,銷燬侵權產品,並要求法院判令兩被告共同向摩拜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共計800萬元。

打響權益保衛戰,摩拜起訴滴滴“青桔單車”專利侵權索賠800萬

作為共享單車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摩拜一直很重視技術創新,它首創智能鎖,讓掃碼開鎖成為共享單車模式可以快速實現推廣運營的關鍵。從2015年至今,摩拜針對智能鎖結構提交了多達40餘件專利申請。此外,摩拜還針對車輛定位、控制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改進提交了多達30餘件專利申請件;針對車型提交了多達70餘件專利申請,涉及車架主體結構、把立、座椅調節裝置、車輪等。

今年8月初,摩拜單車宣佈截止到2018年6月,摩拜單車在國內外總共提交的專利申請多達450多件,已獲得授權專利有200多件。這些專利讓摩拜單車的性能得到優化,也讓用戶得到更好的體驗。相對的,滴滴旗下的青桔單車於今年1月份才正式上線,在智能鎖技術等方面都處於落後地位。

打響權益保衛戰,摩拜起訴滴滴“青桔單車”專利侵權索賠800萬

目前,摩拜單車起訴青桔單車專利侵權一案已被法院受理,具體結果只有等待法院進一步的審理。關於此案,青桔單車方面回應稱:充分尊重知識產權,相關訴訟案尚未做出任何判決,一切以法院的最終生效判決為準。

就目前市場來看,共享單車恐難再現昔日輝煌,但它們應對行業專利風險的意識卻是很值得肯定的。在整個共享單車的發展過程中,不論是永安行、摩拜或ofo,都或多或少捲入各類專利侵權糾紛,比如:

1、共享單車專利侵權第一案:2017年3月,國內手機門禁品牌“令令開門”(深圳市呤雲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對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其多項發明專利提起侵權訴訟和行政救濟處理請求。

2、ofo“拆彈”解救共享單車行業:2018年6月1日,就ofo小黃車針對針對有格公司名下“使用條碼的電子鎖系統”(專利號:2012207539457)的實用新型專利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專利複審委員會經審理認為涉案專利不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因此,作出了“宣告全部專利無效”的審查決定書。伴隨該專利被判無效,懸在ofo小黃車頭上的專利侵權隱患被徹底清除,與此同時其他數十家一同被有格公司起訴的共享單車企業也同步被“解圍”。

據不完全統計,共享單車領域在2017年至少發生了14起專利侵權糾紛,其中永安行涉訴5件,摩拜單車涉訴5件,小藍單車涉訴2件,ofo單車涉訴1件,酷騎單車涉訴1件。

從以前的市場爭奪戰,到現在的專利大戰,共享單車領域“硝煙又起”,這一次摩拜和滴滴誰會是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