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今年秋冬季没有“停工令”!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最强停工令”,要求从10月1日起所有的工地要全面停工!现在终于有了后文。

近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公布。以前的是初稿和征求意见稿,这次出台的才是最终确定版本。

定了!今年秋冬季没有“停工令”!

拒绝“一刀切”停工 因地制宜错峰生产

方案中并未明确要求从10月1日起所有的工地要全面停工,只有在第9条中指出:建筑工地要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

方案中还指出所有的工业企业因地制宜推进错峰生产。实行差别化错峰生产,严禁采取“一刀切”方式。这就意味着,今年秋冬季的“停工令”不会再来了!

去年的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钢铁、建材、焦化、铸造等行业,都设定了具体数额的限产比例,譬如限产30%,甚至50%。这样的“停工令”,导致大批行业企业被强制停工限产,大量工人失业,引发了一部分负面情绪。

今年的《行动方案》,正是考虑到去年的各种情况,不再“一刀切”式停工停产,要求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差别化错峰生产。

定了!今年秋冬季没有“停工令”!

打响“保卫蓝天”攻坚战

覆盖“2+26” 着重强调扬尘治理

此次行动方案时间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

实施范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含河北省定州市、辛集市,河南省济源市)。

《攻坚行动方案》第9条要求各地加强扬尘综合治理。严格降尘考核,各城市平均降尘量不得高于9吨/月·平方公里。自2018年10月起,生态环境部每月向社会公布各城市降尘监测结果,各省(市)每月公布区县降尘监测结果。

定了!今年秋冬季没有“停工令”!

扬尘监测综合治理

1、各地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联网。各类长距离的市政、城市道路、水利等线性工程,实行分段施工;

2、各地要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畴,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

3、将扬尘管理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

4、对渣土车辆未做到密闭运输的,一经查处按上限处罚,拒不改正的,车辆不得上道路行驶;

定了!今年秋冬季没有“停工令”!

5、大力推进

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