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18個諾貝爾獎,原來都是因爲日本紙幣設計的好?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2001年,日本政府曾“口出狂言”:

“50年內30個諾貝爾獎!”

如今18年過去

日本早已步步為營

輕鬆斬獲18個獎項

到底是什麼催生出這樣的科技文化強國?

大多數國家的紙幣上都印著領導人的頭像

而日本卻不一樣

來看看日本紙幣上的人物故事

大概就能瞭解到日本在這方面的“別有用心”

新版1000日元---細菌學家 野口英世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他是享譽國際的醫學家,他是日本的國民英雄。

他的研究領域從蛇毒到梅毒,從奧羅亞熱到小兒麻痺。

他的墓碑上寫著:“他畢生致力於科學,他為人類而生,為人類而死。”

年幼時野口的左手被火燒傷,手指粘連在一起,以小學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卻無財力繼續升學。於是他在作文中義憤填膺表達對貧窮和殘廢的不滿,沒想到周圍的人籌設基金會鼓勵他,恩師小林榮幫助他完成學業,外科醫師渡部鼎為他動手部手術……

在這些善意的幫助下,野口心智健全地成長著,並立志於醫學。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野口英世青年時奔赴美國求學深造,開展血清學研究領域,發表蛇毒實驗成績。而後,學術的大船又駛向大西洋彼岸,在歐洲開始螺旋體菌類的研究。野口曾被三度提名諾貝爾醫學獎,最後一次有機會得獎,卻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被取消頒獎。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野口曾在中年時偶然間目睹母親的照片,按捺不住思念之情回國。雖深受日本民眾的尊敬,但日本醫學界一次都沒有邀請他演講,從此他便下決心不再回日本。因為探究黃熱病,野口前往西非,卻因此感染,成了一去不回的遠征之旅。死時,野口留下了一句名言:“對我而言,我不懂!”那是1928年5月,他剛剛51歲。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新版5000日元---小說家 樋口一葉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她是日本紙幣上出現的第一位非皇室女性。

她是平安時代一千年後的第一位女作家。

她出生於東京都,死於東京都。

她死時年僅24歲,卻被稱作“現代紫式部”。

就好像每一位作家都要經歷一些人生動盪,才能把苦難寫成歌。出身於士族的樋口一葉明明有條件進入“荻舍”學習日本古典詩歌,卻因明治維新家道中落,寄人籬下,債臺高築。

白天需要洗衣縫補,經營雜貨店,晚上還要通宵寫稿,貼補家用。可是微薄的薪水遠不足以維持生計,出於無奈只能遍地借錢。然而就算有人對她提出非分要求以換取金錢(這其中也包括指導她寫作的朝日新聞記者半井桃水),她還是堅定拒絕了。

然而,就在樋口一葉創作靈感噴井式爆發之際,肺結核又給她重重一錘,她再也沒能站起。她一生未婚,也從未有過愛戀,貧病交加,也未能享受現世的樂趣。

也許正是因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她才能把家父長制下的日本婦女刻畫的入木三分。從《大年夜》開始,到《青梅竹馬》結束,這在日本文學史上被稱為“奇蹟十四個月”的寫作生涯,讓她成為女性文學的先驅作家。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以大音寺前為舞臺,以古色古香的江戶為背景,細緻入微地描寫孩子的哀愁與浪漫的希望,於是便有了空前絕後的《青梅竹馬》;

陪酒賣淫的妓女,窮困潦倒的水泥工,於是便有了《混濁的江》;

沒有受過教育的婦女任人宰割,被封建思想毒害的父母雪上加霜,月夜下相見的初戀情人精神崩潰,於是便有了《十三夜》。

樋口一葉像是一顆耀眼的彗星,燃燒自身,發出一道璀璨的光輝之後陡然隕落。

周作人曾經評價樋口一葉:

“觀察有靈,文字有神,天才至高,超絕一世。只是其來何遲,其去和早。”

10000日元---啟蒙思想家 福澤諭吉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他是日本明治維新的啟蒙人物。

他是慶應私塾大學的創立者。

他將經濟學從西方國家親身帶回日本。

他畢生都在推動資本主義和民主運動的進程。

在日本,老師的稱呼通常為“先生”,醫生、律師也會以“先生”來表示尊敬。但是,在慶應私塾大學,師生間一般稱呼“OO君”,唯獨把“先生”留給了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講得了《通貨論》,寫得出《勸學篇》。他精通英語,但是第一門外語卻是荷蘭語,不僅如此,他一開始辦的私塾還是“蘭塾”。不過,隨著世界局勢的轉變,福澤諭吉逐漸意識到荷蘭的沒落和大英帝國的崛起,於是從頭改學英語,“複式記賬法”手到擒來,近代保險制度一學就會,於是天天抓著國人傳播西方學術思想,寫書翻譯忙的不亦樂乎。

西有培根《論讀書》,東有福澤諭吉《勸學篇》;講得了《通貨論》,寫得出《文明論概略》,靠三寸不爛之舌和一介文人之筆推動社會啟蒙。西方列強入侵中國,慈禧老太太攢錢過生日;西方列強橫掃日本,福澤諭吉“再造日本文明”,把西方先進文明引進了日本。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如此喜讀詩書的教育家,最後的自傳卻叫《富翁自傳》。明治34年腦出血溘然長逝,婉拒各方鮮花,卻唯獨收下了好友大隈重信送來的喪禮。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福澤諭吉《勸學篇》當中有句話叫做:“天在人之上不造人,天在人之下不造人。”這句話以拉丁語刻在了慶應大學東門口,以此鼓勵各位一起研究學問。

是可謂,教育興,則國興

當別的國家把政治領導人鐫刻在金錢上時

日本人卻是清一色的學者

也許正是這樣的思想覺悟

把他們送入了諾貝爾頒獎典禮的殿堂吧~

- 完 -

快來把小通標星吧!

不錯過每一條精彩內容~

2.然後按照如下操作就可以~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沒有星標選項的旁友

效果是一樣的吼!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日本通丨ribentong-517japan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