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學上海話《愛情的邊疆》王雷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拜師學上海話《愛情的邊疆》王雷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純愛史詩《愛情的邊疆》即將於5月8日登陸浙江衛視黃金檔。近日在北京舉行的看片會,讓這段跨世紀的大愛故事未播先熱,觀眾感動於主角們對愛情的忠貞、大愛的溫暖,更領略到現實主義題材的魅力。劇中,萬聲的飾演者王雷以一口地道的上海口音普通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但很少有人知道,為了將劇中這個“上海人”角色演繹得入木三分,王雷幾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拜師學上海話《愛情的邊疆》王雷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拜師學上海話,王雷把自己“折騰”得夠嗆

當年王雷因在《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中的突出表現而大火,之後很多現代戲找到他。在一眾家長裡短的戲中,王雷挑中了《平凡的世界》,雖然一開始也擔憂自己駕馭不了農村戲,但王雷最終堅持了下來,發現了自己身上的不同與更多可能性。

拜師學上海話《愛情的邊疆》王雷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將不可能變為可能,是王雷具有的品質與堅持。此次接演現實主義題材的《愛情的邊疆》之前,導演毛衛寧就告訴王雷,這將是他面臨的又一次挑戰。這所謂的挑戰,其中就有王雷劇中飾演的“萬聲”的身份問題。作為劇中唯一一個“上海人”,王雷是“無援”的。外地人演上海人,很少有演員可以入木三分。於是王雷去上海滑稽戲劇團請了一位老師對自己進行跟組指導,“我覺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外人都以為王雷跟著老師只是學習上海方言,然而王雷有更多想法,“我不想刻意化的表演,語言是一個方面,但是狀態更重要。”

全劇組中,一個要演上海人的演員,和一個來自上海的老師,開始了對“萬聲”的二次創作。“在劇組我一直在觀察這個老師,包括他在那麼冷的地方的狀態,他的為人處世,說話的神態手勢以及人物狀態等等,都在模仿學習。”

拜師學上海話《愛情的邊疆》王雷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劇中,王雷不僅要用上海話朗誦《海燕》,還要唱,滿口上海普通話更是活靈活現,很難相信這出自一個大連人之口。不過,王雷可把自己和老師“折騰”得夠嗆。“記得有次加唱,我在收工了之後請老師教我,真是太難了,比學英文都難。”王雷回憶,當時妻子小萌也在房間,“她也覺得這根本不可能完成,但是我覺得必須堅持,最後一直學到凌晨兩點。”最終呈現的效果也讓所有人滿意,就連地道的上海人曹可凡都直誇:“這是我看過的演上海人說上海話最像的演員!”

直抵人心的表達,體現那個年代的純愛浪漫

從業這麼多年,王雷還是偏愛現實主義題材,在他看來所謂現實主義是客觀真實的環境與人物的表達。就如《愛情的邊疆》,將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故事,用縱向的敘述,通過主人公的細膩情感表達,展示了中國人長達六十年的情感生活狀態。

拜師學上海話《愛情的邊疆》王雷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其中,文藝秋(殷桃飾演)的執著、萬聲(王雷飾演)的守望、宋紹山(李乃文飾演)的陪伴、維卡(帝莫西·謝爾蓋耶維奇扮演)的期盼,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複雜糾結的人物命運,表現得淋漓盡致。宏大歷史背景下的平凡人物的故事,經過王雷的表達直抵人心,讓觀眾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那個年代獨有的質樸文藝與純真愛情氣息。

拜師學上海話《愛情的邊疆》王雷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王雷看來,他所飾演的萬聲與文藝秋一般,都是一個愛情至上、為愛而生的人。“他們單純、純粹,為了愛讓他幹什麼都可以。現在缺少這樣的愛情,所以才打動年輕人,讓年輕人反思、借鑑。”王雷說:“現在不一樣了,對於愛情與生活的困惑或者矛盾也不一樣了,沒有當年那樣訣別、兩難的選擇。但是他們有著屬於那個年代的浪漫,即便很傻。”這與現實中的王雷也有一分相似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