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投名狀》中,爲何龐清雲要將蘇州城中的士兵統統殺掉?

《投名狀》中,龐青雲殺死蘇州城5000太平軍。在電影中,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缺糧。

電影《投名狀》中,為何龐清雲要將蘇州城中的士兵統統殺掉?

這些俘虜雖然投降了,但他們是人,是要吃糧的。而曠日持久的對峙,雙方早就都沒糧了。這場戰爭雖然勝利了,也是慘勝而已。而這些俘虜放下武器是俘虜,一旦吃不上飯,又拿起武器,那就是兵了,還是敵兵。戰爭已經打到窮途之末,不能再打了,所以對這些戰俘不能放掉給自己留後患,所以最後只剩了一個辦法,殺!因為死人是不吃糧的,死人也不會造反。

電影《投名狀》中,為何龐清雲要將蘇州城中的士兵統統殺掉?

其實《投名狀》在真實歷史就是李鴻章在蘇州殺降兵。

公元1863年,李鴻章的淮軍對蘇州城的攻擊日益強烈。原本駐守在蘇州城的李秀成已經被調到天京,主持蘇州城防禦工作的是慕王譚紹光。而城防主力則是以納王郜永寬為首的“四王四主將”。這8人看出了太平天國大廈將傾,於是與李鴻章派來的招降代表程學啟見面,並同意了獻城投降。

電影《投名狀》中,為何龐清雲要將蘇州城中的士兵統統殺掉?

而李鴻章殺俘虜的原因是對太平軍不信任。

太平軍假投降並不是第一次,而當時太平軍將領提出要保留部隊的完整性。資料記載:八王5日下午16時之後提出要求,他們讓程學啟轉告李鴻章,要求添立二十營(一萬多人)、奏保副將以上官職。當時蘇州太平軍還有約2萬多人,而淮軍圍城的也不過4萬人而已。留著這樣一支不可靠的部隊,對李鴻章是個很大的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