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国庆的时候,“金马奖”公布了入围名单。

几家欢喜几家愁。

愁的比如杨幂,如果有个金马提名的背书,不管最后有没有获奖,洗掉自己不会演戏的刻板印象就指日可待了。甚至一旦以后戏不好,都可以把锅甩给导演,“你看,就是导演不行,所以幂幂演技没出来……”(参考周冬雨)

可惜,哪能让你算盘打得那么好,这次不仅没有提名,还被《人民日报》点名骂……“艺术片不是镀金片”▼▼▼▼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人民日报》评论的话,我觉得很中肯。

其实呢,指望靠文艺片,给自己身价镀层金,不是不行,但是你得真有那本事+运气。

在流量剧里没演技,突然到文艺片就一鸣惊人?这种事,自己心里还是要有点数。

那欢喜的就多了,首当其冲的就是邓超夫妇,他们凭借张艺谋的《影》双双入围最佳男主和女主。▼▼▼▼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这两位的野心,肯定不止是提名。邓超如果拿了奖,我觉得还行,虽然在这个片子里,他的表演历史上算不上高光一刻,但也算上乘之作吧。

孙俪,就一言难尽了。用朋友的话说:电视演多了,上了大荧幕,好像就不知道“自然”两个字怎么写。

个人觉得孙俪的演技,合格是肯定的,但是你要说很优秀,或者因为提名了最佳女主角,就觉得是优秀的范围,那就有点问题……

你看哦,连执导《后来的我们》的刘若英都被提名最佳导演,所以,提名的含金量,真的不是那么大。把提名看成一种鼓励,或者某些人情可能比较合适。

除了邓超夫妇,还有一位得意的朋友是著名“不老”艺术家——许晴女士。

这位从影多年的艺人,按照她的采访,因为不在意名利,也从不屑去参加那种你不到场就不给你奖的评比,所以她的履历上,奖项并不多。这话的言外之意是,虽然不多,但是含金量都是杠杠的。▼▼▼▼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然而,仔细看她在2018年之前获得的奖,甚至提名,其实含金量也就soso。

15个A类国际电影节压根没有。▼▼▼▼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中国电影的五大奖和中国电视三大奖,有获奖。

但是有些有点一言难尽。比如2016年,她和ab分别获得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和女配▼▼▼▼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然而这届的百花奖被群嘲得厉害,毕竟这两位连本色出演都演不好的人,都能喜提奖项……含金量令人质疑。▼▼▼▼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可能,再等了那么多年后,又一次等到了华语电影节重要奖项之一的提名,这让许女士高兴得按耐不住了。

姐姐,也就提名呀,还没有拿奖呢。

换成没见过世面,演技堪忧的ab、范冰冰也就算了,你这样可不行呀。

在提名后,许晴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方式是——话题“许晴和李亚鹏交往”,这个爆料还一度占据热搜榜第一。▼▼▼▼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很快许晴方面出来的回应,假的,照片是5月31号的一次饭局——然而5月份的照片,大半年突然被放了出来……好巧。一定是李亚鹏为了王菲的节目收视率干的。

又过了2天,头部影视圈微信号,就在国庆假期中期开始对她在《邪不压正》里演技,花式吹捧。

标题都是这样的:▼▼▼▼

  • 《风情与风骨并存,她早该拿奖》
  • 《这个金马提名证明,许晴的性感撩人,其本质是杰出的表演》
  • 《许晴:皮囊之下的表演智慧》

写的人,可不是我们这样的小咖,都是业内挺有名气的大腕哦。

反正我是不信,这是几个大佬会自发的写稿,有的连夸的点都很相似,更不谋而合的是,还在差不多时间进行推送 ……大放假的,不休息?写稿子?太令人窒息的职业精神!活该我成为不了业内一流人士。

然后呢,许晴官方粉丝后援会,差不多同时搬运了相关稿件:,好巧▼▼▼▼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吹捧你就吹捧吧,但是也要讲个度是不是。

有些稿子,我就不点名了,吹捧的,实在让人看不下去,比如对许晴在电影里第一个镜头的吹捧:

▼▼▼▼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唐凤仪第一次出场,是在亨德勒的诊所。彭于晏扮演的李天然回到诊所,用冷水洗脸之后,听到有人从另一扇门进了屋里。在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只手,轻轻把门把旋开,单单这只手,已经带着戏了。它没有像普通人那样,满把子抓住门把手,用力把门推开,这只手只用了大拇指和中指(甚至不是大拇指和食指,那是普通人的姿势)轻盈地攥住门把手,掌心是空的,其余手指像莲花花瓣一样次第绽开。我们通常在古代的人物画、洞窟里的菩萨像上,看到这种手部姿态。

这个画面出现在银幕上,不到两秒钟,但已经制造出了悬念,也让人产生了巨大的遐想和绮思,拥有这样一只手的人,会是怎样的呢,手的姿态很曼妙,那么手的主人呢?这只手的功能,根本不是开门,而是手的主人递上的一张名片,相当于一张菩萨像的拈花手的局部,或者王熙凤的笑声。可以想见,只是这个开门的镜头,就已经经过反复的讨论,和多次试拍。

说实话,可能导演和表演者都没这位作者想的多………

什么叫“过度解读”,这种就是。

关于打针的解读:▼▼▼▼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当李天然为唐凤仪注射的时候,针头刚刚挨近她的臀部,她臀部的肌肉微微抽搐一下;当针头扎进她身体的时候,她身子微微一震,脸上有欣悦的表情;当她拿出钱和名片要李天然选择,而李天然选择了钱的时候,她瞬间有了失望的表情,但那失望显然是故意做出来的。
尤其是针尖挨近臀部时的微微抽搐,是来自现实生活的体验,有过打针经验的人,都会记得当针尖挨近时的细微刺激,但拿上银幕,那又是一回事。这是心细如发的演员,和心细如发的观众之间的一场亲密交流。

这不就是一个很正常的表演吗?谁打针不是这个样子呀?难道作者打针屁股不微微抽搐一下吗?需要这么特别的拿出来说吗……

而且这能证明这是演员演的好吗?这基本就是本能反应加一些艺术处理呀,科班毕业的都能演出来。吹捧演技不能这样乱吹呀……

像另外两篇,从唐凤仪何时是伪装、何时又是真实的角度,去论许晴对角色的塑造,对虚实的自我理解和把握,虽然也都是废话,但是还能看下去,也能自圆其说,不算太夸张。▼▼▼▼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扯回来。最后是对许晴的表演方式的总结,让我觉得夸得实在太浮夸了:▼▼▼▼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客观的说,许晴的表演和左小青很像,就是走心,细腻,但不是方法的那派,也压根说不上什么表演体系。

在那部电影里,许晴最值得夸的确实是六国饭店的那段,同样是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她演出了层次,非常精彩▼▼▼▼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关于这段戏的解读,某几个公号解读的是到位的▼▼▼▼

有一场戏最见功力,几个大男人都在酒局里,李天然朱潜龙蓝青峰亨得勒山本一郎,都在,就只有唐凤仪一个女人。她偏偏与他们几乎都有联系,是朱的情妇,亨得勒的病人,似乎还知道对方更多秘事比如喜欢香山天体派对,新认识了天然,希望对方与之私奔,唐自己的屁股上盖了戳等等,这个局就是鸿门宴,似乎唐是刀俎上的美人鱼。
可是,唐怎么应对奚落嘲讽,开始忍,如很多妻妾,可是一时忍不住暴露脾气 被朱掌掴,又打算忍下去,可就在男人的剑拔弩张时,又站出来反而掌掴朱,既解围又解恨。这一场戏一气呵成,按照姜文的设计,台词之密空前,还时不时用外语“捣乱”,犹如乱世。
许晴没有掉链子,跟上了节奏,更让人回味的是,她也表现出一个女人在两性关系里的多种反应。被侮辱了怎么办?被揭穿了怎么办?还在意的男人危险了怎么办?语速有变化,眼神有变化,呼吸节奏也有变化,表演上开了车就不随便抛锚,与场面调度达成一致。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那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这段戏好。其实,很大部分原因是许晴给镜头的反应很真实。这里肯定有演的成分,也有设计的部分,但更多的还是廖凡、姜文这些人在戏里给到了她足够的刺激,然后顺势让她产生了足够的反应,于是这段表演跳了出来。

但是,她并不是胜在方法上。

说实话,这位大明星,演的很多角色是和她本身贴近的,有很多表演就是出于本能和本色地方,像我们前面说的第一个镜头、之后的打针,以及和李天然在床上这段,其实在她早期的作品里,你是能看到相似的处理。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我觉得吹捧她的人,有个很怪的逻辑,好像“出于本色的演好一个角色”没有“不是本色的演好一个角色”含金量高。所以,非要强调演员和角色差的很远。

人性本来就有很多共通点,人都有通感能力,所以,演员和角色能有多远??

再说,有天赋,或者就对某种情境和角色有感觉,一看就知道怎么演,不也挺好的呀。有些演员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开窍,比如ab。

而且那些电影节大奖,给的就是这个人在这部戏的表现,不管这人是真的演得好,还是她就是本色出演,只要在这个剧里出彩了,就是好。

比如周冬雨,就是演这种古灵精怪的角色,出彩,她演本色的东西就是比别人演本色的东西更好,也没啥不好的呀。人各有长处呀,你不能贪心的5根手指一样长吧。

之前许晴的很多通稿,给外界的印象是,不在乎外界怎么看她的演技,不在乎是不是戏路不够宽,难度不够大……反正就是各种不在乎,只要自己觉得ok就好了。

怎么金马奖一提名就这样了……当然咯,许晴方也可以说,这是影迷发自内心的评价哦,不是我们这么想的……

说实话,这种稿子,放在她得奖的时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官方认可了演技,往天上吹,也ok。

但是,这个时候出……是要给新晋金马奖评审团主席巩俐姐姐压力吗??

辣评|有些明星团队,夸人要注意分寸

找人夸,要注意分寸和时间点吧。

大家都不瞎,演技好就是演技好,即使没有得奖。

另外真的得奖了,你不用告诉我们打针屁股会微微抽搐,真的,我们知道的。

一个好演员以及他的团队,真的不应该太迷信这些不合时宜的夸奖文会给自己带来美誉度。

再说一遍,观众和读者都不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